大雨過后的空氣總是比較清新,恰逢集市的云水鎮一大清早就熱鬧非凡。小鎮處于多山地區,往遠處望去,連綿起伏的群山一座挨著一座。
云水鎮往前走是府城,再往后走又是縣城。得天獨厚的交通環境,讓往來的客商都會在這兒停留,也因此帶動了本地的經濟發展。
熱鬧的碼頭上,有在官府指定位置擺攤的小販,還有的劃著烏篷船在大船之間穿梭叫賣的船家。
此刻生意最好的,卻是岸邊一個賣燒餅的婦人。她的攤位前,被許多下船的客人還有水手圍得水泄不通。
賣燒餅的女子叫張蕓娘,20歲出頭的年紀。她是從別的地方來到云水鎮的。因為做的燒餅厚實美味,人又長得貌美如花,身姿窈窕,能言會道,碼頭上的男子都很愿意照顧她的生意。
根據一些大娘打探的消息得知,張蕓娘是被夫家趕出來的,只因她連生了兩個女兒不得婆家歡心。
等到丈夫因病而亡后,婆婆更是破口大罵,說她是個天生的克夫命,帶著自己的兩個女兒趕快滾蛋吧。
幸虧娘家人厚道,在張蕓娘娘和離后,便把她們母女三人接了回去。日子雖不富裕,可人在遭受打擊的時候得到親情的撫慰,也算是不幸中的萬幸了。
為了改善生活,撫養兩個年幼的女兒長大成人,張蕓娘每日便想著辦法賺錢。
後來聽一個遠親說這處碼頭生意好做,她不顧爹娘的反對,拿出最后的一兩銀子置辦了家當。又在附近租了一間破舊的小屋,做起了燒餅的買賣來。
功夫不負有心人,張蕓娘的生意剛開張幾天就非常火爆,她也存下了一些銀子。
錢財有時候就是人的膽氣,原本滿面愁容的女子,如今臉上的笑容也漸漸多了起來。她的出現,也讓這處熱鬧的碼頭增添了一道美麗的風景線。
張蕓娘的燒餅分為兩種,一種有油,一種無油。之所以如此,是因為離云水鎮不遠處的一座山上,有一座規模頗大的寺廟。鎮上也時常有和尚下山采購物品,這些無油的燒餅就是專門為他們而做的。
等那專為行人而做的燒餅賣完后,只見一個長得高大健壯的和尚便走了過來,掏出10文錢買了幾個燒餅。
這和尚吃完也不走,就站在攤位邊,有一搭沒一搭地和張蕓娘閑話起來,不動聲色之間就把她的情況打探了個清楚。
「你那夫家卻也不厚道,生孩子本來就是夫妻兩人的事情,哪能全都怪到你身上。還逼得你一個婦道人家出來拋頭露面討生活。」
「出家人以慈悲為懷,貧道法號慧心,咱們白山寺也需要一些饅頭和糕點作為供奉,不如這份生意便交給你來做吧。」
他們這一番談話也不避著別人,聽得旁邊一個賣包子的攤主酸溜溜地說道:「這年頭人長得漂亮,連和尚也要來照顧生意了。」
張蕓娘聽了也不生氣,能接到新的生意,多增加一筆收入總是好的。賣完燒餅后,她便挑著擔子趕回租房,為明早的生意做準備。
第2日一大清早,張蕓娘就按照和尚的要求,挑了200個饅頭,和10盒糕點,坐著小船順水而下往白山寺而去。
等她挑著籮筐上到半山腰時,專門采購了慧心和尚已經在門外等候了,雙方結清賬款后又約定了下次交貨時間。
幾次之后,碼頭上的人都知道張蕓娘得了寺廟的生意,據說每一次都有一兩銀子的進賬呢。
如此又過了半個月,等大家在碼頭上沒有看到她的身影也就不覺得奇怪。說不定她錢賺得多了,回家看望女兒和爹媽去了,畢竟一個寡婦人家在外打拼總是不方便的。
眾人又哪里會知道?張蕓娘此刻正陷入了險境之中,主導這一切的正是慧心和尚。
事情的起因還要從昨日說起,當時她又挑著一擔貨物上山,因為晚上下雨路滑,于是不小心之下便摔到了山間的一條小溝中。
這一摔讓籮筐里的饅頭上糕點滾得滿地都是,一身干凈的衣服也被泥水弄得臟兮兮的。
在山上等候的慧心看到后連忙走過來,幫著把扁擔籮筐收攏好,說道:
「下雨路滑,張娘子可要小心呀。咱們廟中也有專門接待女客的地方,不如你到那里梳洗一遍再下山也不遲。」
這樣方便嗎師傅?
慧心說有啥不方便的?你若害怕我便親自帶你去,貧僧的為人你還信不過嗎?
就這樣,張蕓娘跟著和尚來到了后山的一排房子。誰知進了院子后,里面靜悄悄地沒有人聲,若這里是招待女客的地方,有那小姐夫人在此居住,院中還是能看到有丫鬟走動的。
心中隱隱感覺不對勁的張蕓娘,連忙說自己一個寡婦人家在這兒不方便,先前是她考慮不周了,說完后轉身就要往院門出去。
慧心和尚卻哼哼一笑,攔在前面擋住了去路。
原本老實憨厚的面容上突然變換出了另一幅表情,還用輕佻的語氣說道:「張娘子別怕,你自管在屋中梳洗,貧僧在外面幫你把門望風,保證不會偷看的。」
張蕓娘一聽這話可是氣得滿臉通紅,也知道自己看走眼了,這和尚就不是個好的。
還沒等她開口責罵,院中的房門便接連被打開,又走出了幾個高大的和尚來。他們看著眼前的情形不也上前阻止,反而聚在一起看起熱鬧來。
這活脫脫的就是一番賊子言語,哪里又是修行的和尚能說出的話語呢?
張蕓娘聽后驚疑不定,慧心一聽卻知道是怎麼回事,這些和尚在逼著他下「投名狀」呢。
頓時他臉上又現出了一副憨厚的模樣,摸了摸自己光溜溜的腦袋,有些不自在地道:「洞房自然是免不了的,不過呢,從此這張娘子就是我的人了,你們可不能欺負她。」
其他和尚聽后大笑,還是那個刀疤臉保證說:
「過了今夜咱們就是兄弟了,這點道理還是懂的,你只管放心就好。為了遮人耳目,以后這寡婦就讓他扮做男裝,到廚房去幫忙打打雜吧。」
慧心聽后大喜,連忙雙手合十對著刀疤臉和尚施了一禮,「多謝慧智師兄提攜,以后必以方丈和師兄馬首是瞻,做一個活得痛快灑脫的酒肉和尚。」
慧智聽后,對他的態度非常滿意。慧心天生神力,人卻有些憨憨呆呆地容易忽悠,兩人見面之后不久他就起了招攬的心思。
當時自己下山,正好在小鎮中遇到望著包子流口水的他。一時好奇之下便上前詢問,這一問才知道他已經三天沒吃飽了,因為年輕又嘴拙,平日也化不到什麼緣。
慧心原本只是二十里外一個貧困農家的小兒子,因為爹娘沒錢給他娶親,常年在家又吃不飽飯。覺得沒指望之下,便自己剃了光頭跑到他們本地寺廟準備出家。
可進了寺廟三天后,因為天天吃素肚中沒有油水,于是便忍不住在后山打了一只野兔來吃,這烤肉的香味很快引起了其它和尚的注意。
等住持帶著兩個和尚看到正吃著兔肉,滿嘴流油的慧心后,不由得痛心疾首將他訓了一頓,說他敗壞了佛門清靜之地,和佛祖沒有緣分趕快下山去吧。
才當了三天和尚的慧心,因為破了戒律而被除名了。自覺沒臉回家的他,就這樣一路流浪來到了云水鎮。
慧智當初一聽他的經歷不由暗樂,一通忽悠之后就把他招到山上寺廟,還給他采辦的活計解決了溫飽問題。
從此慧心就把慧智當成了恩人看待,一心一意地聽他的吩咐行事。前段時間慧智覺得時機到了,就暗示說當和尚其實也能喝酒吃肉的。
老實的慧心聽后疑惑不解,那我以前殺了兔子吃,住持為何還把我趕下山來?
你進的那個廟宇太小,那些和尚修行不夠呢。有句話叫「酒肉穿腸過,佛祖心中留」聽過沒有?宋朝年間,靈隱寺的濟公和尚就是如此行事的,還被眾人稱贊為圣僧呢。
慧智敢如此說也是因為事先調查過的,這慧心大字不識一個,自己這一番話必然能鎮住他。
果然不出他所料,等慧心聽到濟公其實是天上的羅漢入世就高興壞了。他老人家做了和尚都能喝酒吃肉,自己跟著學應該錯不了的。
看到魚兒上鉤之后,慧智又道,你也知道天下有一些貪官收刮民膏民脂,咱們寺廟有時候就會替天行道,將那些錢財搶過來。
大部分用來分給貧困百姓救急,小部分就用來給廟中改善生活,只要參加的師兄師弟都有獎賞。有了錢后自然就能買酒買肉,因為是做善事,和濟公圣僧的目標一致,喝酒吃肉就不會被佛祖怪罪了。
慧心師弟呀,你天生神力,能舉起七八百斤的石獅子,咱們若有你的加入必定是如虎添翼呀。
不過為了讓其他師兄師弟放心,你還需交一份投名狀才行。投名狀只是表示忠誠的意思,讓大家放心。
慧智聽后沉思了一番,說道:
「我前幾日下山,在云水鎮碼頭見了一個賣燒餅的寡婦。那寡婦人長得太漂亮了,師弟若能把他哄上山入了洞房,以后其他師兄弟必會高看你一眼,再有劫富濟貧的機會就會把你帶上。」
慧心一聽可高興了,這個道理他還是懂的,只要搶了貪官他就能有賞錢,于是就樂呵呵地道:
「我愿意聽師父師兄的吩咐,師兄也知道我家窮才來當和尚的。按我自己的心意還是想要娶個媳婦,幫著傳宗接代。等得了賞錢后,我就帶著寡婦還俗回家吧。」
慧智剛聽有些生氣,上了咱們的賊船還想跑走。可後來一想又高興了起來,放他回去也好,以后還能把他的家當成一處落腳點打探消息。
只要有把柄在手,慧心也逃不出他們的手掌心去。因為兩人背后的這一番密謀,也才有了之前故意接近寡婦,取得她的信任后把人騙入后院的行為。
張蕓娘得知自己落入了賊窩,心慌意亂之下為保清白就要往大樹上碰死。
可最終還是被慧心拉住勸說,你不為自己著想,也要為兩個女兒著想,你這一死她們以后的日子可就難過了。
之后又按照吩咐扮作男裝,在和尚廟的廚房幫忙料理食物。剛開始一眾和尚還對她監視著,後來看到她有一雙巧手能做出美味,平日又是一副膽小害怕的模樣,于是便漸漸地放下了戒心。
和尚一松懈,張蕓娘的機會就來了,就在這一天傍晚,兩個和尚偷懶又讓她一人煮飯的時候,她悄悄掏出一包無色無味的藥物撒了下去。
其實這些和尚辦事還是挺謹慎的,雖然偷懶沒看著人,可每次飯菜做好后,都會讓張蕓娘先吃上一些試一試,等沒有異常后才會端去給其他人。
若做飯的人是在江湖中行走的女子,他們自是不敢掉以輕心,畢竟會下毒的人還會解藥呢。可張蕓娘給他們的印象,只是一個被人霸占的弱女子,心中本就存了輕視之心。
于是這一天晚上,喝了加料飯菜的和尚都沉沉的睡死了過去。慧心還嘗試著用力將他們搖了搖,都沒有人把人喚醒。
看到如此情景,他嘿嘿一笑后,從一處地下挖出了一個包裹,隨后他就來到了鎖住張蕓娘的屋子,打開鎖后走進了屋中。
之前看到他就滿臉憤恨之色的張蕓娘,此刻卻滿臉堆笑的走上前來,輕聲的說道:「衣服拿來了嗎?」
慧心晃了晃手上的袋子,拿出兩套夜行來,兩人分別換上。在夜色的籠罩下,穿著夜行服的兩人悄悄來到了一處寶殿。
寶殿上的佛像宏偉莊嚴,佛前的供桌上擺著各式各樣的貢品,以表達人類對心中信仰的尊重和渴求。
不過慧心和張蕓娘此時卻顧不了許多,兩人分別用石塊敲了敲大殿上的幾根圓柱子,細細辯認了一陣回響聲后心中同時得出了結論,這幾根柱子里面是空心的。
對視一眼之后,他們心有默契的做出了同一個動作。就在那一剎那間,好似靈活的猿猴般攀爬到了大殿的屋頂上。
慧心拿出一把錘子,把封閉的柱子頂部用力敲了起來。那錘子雖小,可在他手上敲一下就有上百斤的力道,很快柱子的頂部就被敲開了。
兩人把碎屑扒開,用手往那圓柱中一掏,就掏出了一包被封得嚴實的東西來。等他們將外面的油紙布解開,看到里面的東西后不由得大喜。
只見里面是一包明閃閃的銀子,銀子上面還刻著文字,明顯就是地方運往府城的稅銀。
「這段時間官府和鏢局追查得緊,萬幸的是這筆稅銀他們還沒有來得及轉移。如今人證物證俱在,趕快發信號給山下的人。讓他們給官府報信,派官兵把這白山寺圍了吧。」
慧心和尚點了點頭后依計行事。于是這天晚上,一直注意著寺廟方向的幾個乞丐,很快就看到了一道耀眼的信號彈升空。
幾人隨后很快來到河邊拉出一條小船,就著月色順水而下,快速的往縣衙而去。
至于寺廟里的兩人也不閑著,趁著和尚中了迷藥昏睡,他們把人全部點了穴道后綁在了一起。
于是等天亮官兵趕到圍了寺廟,又用冷水把百十個和尚潑醒,他們看到自己的處境后不由得大驚失色。
縣令當著和尚的面找出了稅銀后,便將公堂臨時設在院子中,對著幾個帶頭和尚審問起來。
這幾人卻是狡猾膽大之輩,他們平日在地方的名聲很好,知道縣令沒有口供之前是不敢隨便定罪的。只要幾個頭目不招供,其他參加的和尚為了活命,也會跟著一起保密的。
「本官可是有人證物證在場的,慧心和尚全都交代了你們的勾搭,包括你引誘他打劫的那一番話語。你們還不快從實招來,否則本官就要讓人上板子了。」
慧智聽了這話后眼珠子一轉,指著慧心對縣令告狀道:
「大人,此人的話一句都不能相信,他前幾日還逼著一個寡婦在寺廟里入洞房呢。貧僧和師傅知道后心中大怒,正打算把他趕出寺廟,誰知道卻走漏風聲反倒讓他下了迷藥,把咱們全部綁了起來。」
接著他又舉例說慧心是有前科的,之前在一個廟里做和尚的時候,因為品行不端被住持趕了出來,自己看他可憐才把他收留在廟中的。
慧心來之前白山寺都平平安安,清清白白的。可他來了之后,先是在廟中欺負良家婦女,接著又在大殿的圓柱子中找出了稅銀,貧僧懷疑他和盜匪勾結,故意栽贓陷害咱們寺廟來的。
慧智如此說的目的是為了什麼呢?原來在他想來,張寡婦被壞了清白,心中必定會把慧心當成仇人看待,肯定會順著他的話語向縣令報案。
如此一來,就能證明慧心的人品有問題,這樣的人作為人證總歸是不能讓人信服的。
只要縣定不能很快將他們定罪,趁著這個時間段,方丈就能請一些達官貴人幫忙說情逃過一劫,這些人的把柄被他們捉住,不敢不盡心辦事的。
縣令為了秉公辦案,很快叫人去請早就換下夜行衣的張蕓娘過來。
縣令先問張蕓娘認不認識慧心和尚,她聽后卻滿臉歡笑地說:
「好叫大人得知,他其實是我的丈夫呢。威武鏢局的老鏢頭就是我公爹,我們夫妻兩人專門為稅銀案而來的,所以被他逼著入洞房,做為夫人我也是愿意的。」
江湖兒女本就不拘小節,她這些話一出,周圍的官兵不由得大笑起來。卻讓本來以為能夠扳回一局的幾個和尚,頓時變得灰頭喪氣起來。
當初押送稅銀時由于人手不夠,官府就請了威武鏢局幫忙。後來不知為何卻走漏了風聲,鏢局的眾人在離白山寺20里處被打劫了。
鏢局丟了稅銀后,一則,引得縣令震怒,命他們擇期追回;二則,也因此失了名聲。若事情不能得到圓滿解決,以后富貴人家恐怕都不敢找他們押鏢了。
威武鏢局的馬老鏢頭因此急得團團轉,可派出去的人一時之間總是找不到線索。就在這緊要關頭,家中的夫人出主意道:
馬老彪頭得了夫人的提醒后連忙照辦,于是原本在山上跟著師傅學藝的小兒子和媳婦張蕓娘,接到家中的來信后就下山了。
他們經過追查一番后發現了白山寺可疑之處,商議一番后就定下了一個計策:一個扮成和尚,一個辦成了賣燒餅的寡婦打入了白山寺中。并在取得和尚的信任之后將他們一網打盡,找到了被劫走了稅銀,挽回了威武鏢局的名聲。
這個事情在本地傳開后揚引起了軒然大波,眾人都不由暗嘆:「畫虎畫皮難畫骨,知人知面不知心。」
好在邪不壓正,再狡猾的狐貍,在高明獵人的眼睛下總會露出馬腳的。表面上行善的一群和尚,背后的勾當最終大白于天下,受到了侓法的制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