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趣闻历史
揭秘三國
金庸武俠传
历代皇帝
野史分享
史料记载
全部
    
守陵宮女如何伺候死去的皇帝?為何她們寧愿殉葬,也不愿意守陵?
2023/05/25

古代皇帝下葬后,為他守陵的宮女,是如何伺候這個已死之人的?

守陵的生活到底有多痛苦?以至于宮女們寧愿殉葬也不想干。如果簡單用三個字來形容守陵宮女的生活,那就是「活死人」。

雖然皇帝已經死了,但中國古代有種原則,名為事死如事生,大意就是把死人當做活著的人來伺候。因此,守皇陵并非是想象中的清閑活,而是個貨真價實的體力活。

首先宮女們的第一件任務就是打掃,皇陵里除了封閉的地宮,還有負責供奉的地上宮殿,這些都是每天所必須清掃的地方。其次,宮女們還要負責皇帝的日常起居。由于古人深信,人死身滅魂不滅,皇帝雖然死了,但他不過是靈魂去了另一個世界,還是需要漂亮宮女的貼身伺候。因此,據后漢書的記載,每天早晚,宮女們要為皇帝整理好被褥,準備洗漱用品。到了吃飯的點,還得將皇帝的食物擺在牌位前供奉,皇帝每天還得吃四餐。而除飯點時間外,還得保證牌位前供奉的水果點心,必須新鮮好看,不能讓皇帝看著不開心,更不能餓著皇帝。

再者,皇帝生前后宮三千尋歡作樂,死后時間有多,更加要注重精神層面的享受。于是這些宮女還得打扮得漂漂亮亮,時不時就在陵墓前表演唱歌跳舞。而且還不能總唱同一首歌,跳同一支舞,要與時俱進。現在外面流行什麼舞曲,就得重新編排出來給皇帝欣賞。因此在歐陽詹的《相和歌辭 銅雀妓》中,便有一句「惆悵繐帷前,歌聲苦于哭」,來反應當時守陵宮女強顏歡笑的場面。

對于守陵宮女來說,最痛苦的不是這些繁瑣的工作,而是對于她們本身那些極其苛刻的要求。很多看宮廷劇的人,都會有這樣的一個認知。宮廷本身是一座扼殺天性的墳墓,然而皇陵本身,就是一座墳墓。生活在其中的人,為了伺候那位死人,不得不壓抑自己全部的人性,把自己變成行尸走肉的活死人。

首先,作為守陵宮女,終生都不能與外界有半點接觸。哪怕與家人見面都是一件不被允許的事情,她終生只能在這座陵墓中,與死人相伴。其次,守陵宮女的待遇一點都不好。要知道,皇陵和皇宮里雖然都住著皇帝,但畢竟皇宮里的人才是新皇帝,有些什麼好東西肯定得先往皇宮靠攏。

至于皇陵,只能撿些剩下的,就這還得先給死去的老皇帝享受,輪到各位宮女手中,基本就是些清湯寡水。

前面我們也說過,守陵宮女一整天的工作是非常忙碌的。其中也不乏一些體力活,與此同時待遇卻有這麼差勁,還真是應了那句老話,想要馬兒跑,又不讓馬兒吃草。如果說身體上的痛苦尚且還可以克服,那麼精神上的絕望著實是無藥可醫。

宮女們年紀輕輕,卻被迫關在這座皇陵之中,過著苦行僧一般的生活,耗盡自己的生命,卻只是為了一個死人服務。明明神經已經不堪重負,到了點卻還要強顏歡笑給死人跳舞,這樣如同死水一般絕望的日子,她們卻連自盡的權利都沒有。因為她們的生命屬于皇帝,她們要是膽敢自盡,那家人便將面臨滿門抄斬。

在古代,最早的宮女守陵制度,可以追溯到西漢時期的呂后。大家都知道,呂后和劉邦這對夫妻,到了大漢建立后,兩人間的關系更像是創業合伙人,誰都覺得是對方占了自己便宜。因此劉邦娶了一大堆的寵妃,把呂后膈應得不行。不過好在呂后活得久,于是等劉邦一去世,她就把那些個貌美的寵妃,統統發配到劉邦的皇陵之中,美名曰守陵,實際上就是讓這些沒吃過苦的妃子,到里頭去自生自滅。

后世的皇帝們一看她這個做法,覺得呂后真是一個鬼才。畢竟自己一死,就管不了那些年輕貌美的妃子了,但如果把她們都發配來守陵,那她們便能永永遠遠地陪在自己身邊。

因此,后世的皇帝們繼承了呂后的做法,甚至把宮女守陵,作為一項制度給規定了下來。而且越來越變本加厲,禮節越來越多,規矩也越來越繁瑣。把這些宮女們往死里折騰,好讓皇帝享福,也好讓那些勝利者獲得心理上的滿足。

因為會派來守皇陵的妃嬪,往往都是那些宮斗失敗者。她們或許曾經風光一時,享盡富貴榮華,但一旦踏入皇陵,曾經的一切都變成過眼云煙,等待她們的,只有死水一般的絕望生活。

古人為什麼都不吃貓肉?李時珍早已在《本草綱目》中給出答案
2023/05/30
古代的丐幫有多可怕?別被武俠小說騙了,看看真實的丐幫是啥樣?
2023/05/30
「寒門子弟」在古代屬于啥階級?別被騙了,是你我高攀不起的存在
2023/05/30
秦始皇49歲而亡的背后,只是因為他吃「元水」,難怪史書不好記載
2023/05/30
古代青樓除了女性還有「男妓」?他們的一生,或許比你想象的悲慘
2023/05/30
如果你是這個姓氏,可能不是炎黃子孫,而是波斯人的后裔
2023/05/30
民間故事:男子假裝醉酒,對妻子霸王硬上弓,妻子說:你膽子太小了
2023/05/30
民間故事:徒弟哭喪,半夜打開棺材說:活該你去死,以后師母是我的
2023/05/30
民間故事:妻子探親回家,見丫鬟穿著肚兜,丈夫:別著急,聽我解釋
2023/05/30
胤礽:1歲封太子,20歲替父處理朝政,并非無能卻兩次被廢,為何?
2023/0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