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趣闻历史
揭秘三國
金庸武俠传
历代皇帝
野史分享
史料记载
全部
    
民間故事:道士半夜借宿,見男主人長出狼牙,道士說快去后山挖筍
2023/05/26

明朝年間,杭州府臨安縣有個塘秀村,這個村從南宋的時候就已經存在了,至今已經有幾百年的歷史了,村里的人世世代代在這里靠山吃山,以農耕為主。

這里的環境確實不錯,山上有藥棗、毛竹、茶葉、石筍等等,老一輩的一些人一輩子都沒有離開過這個村子,也就沒有見過外面的世界是什麼樣子的,他們安于現狀,覺得這樣的生活很好。

年輕一輩的人未必這麼想,趙龍也是村里的一份子,他從小就在這個村里長大,可惜的是他從小就無父無母,家里一貧如洗,是年邁的爺爺一把屎一把尿將這個襁褓中的孩子拉扯長大。

趙龍一直想去深山外面的世界看看,可是爺爺的年紀大了,對自己有養育之恩,他不應該這麼自私丟下爺爺,不然爺爺就真的成了孤家寡人了。

至于趙龍的父母,在他剛剛出生的時候,就不見了,據趙龍的爺爺說,他的父母外出謀生,可是有一日爺爺打開房門,就看見門口有個嬰兒,還留了一張紙條,爺爺才知道這是自己的親孫子。可他的父母到現在都沒有出現,是生是死,一直是爺爺心頭的痛。

趙龍也知道爺爺的心病,從來不敢在爺爺的面前提自己的父母,因為爺爺年紀大了,他不想讓爺爺傷心,只想要好好報答爺爺剩下來的日子。

有一天早上,爺爺吃完早飯就在院子里泡了一壺自己親手種的茶葉,然后對著一旁在劈柴的趙龍說道:「龍兒,我知道你一直想去大山外面的世界看看,是我這個老家伙阻擋了你前進的步伐,現在你可以過你想要的生活了。」

趙龍以為爺爺開玩笑呢,一邊劈柴一邊吃力地說道:「爺爺你說什麼呢?我還要陪伴在你的身邊,我們要一直在一起。」

過了很久,爺爺都沒有回應,趙龍覺得不對勁,就走到爺爺面前,看爺爺睡著了,便推了推他,說道:「爺爺,我劈完柴了,中午要吃什麼,我給你做。」

可爺爺拿著茶杯的右手連同茶葉一起從胸口垂了下來,茶杯碎了一地,爺爺的手再也不動了。

趙龍用手放在爺爺的鼻子下面一測,跪了下來,傷心的喊道:「爺爺,你不要丟下我,嗚嗚嗚!」

葬禮過后,趙龍每天在家里郁郁寡歡,沒有了爺爺的日子他的心里失去了寄托,覺得日子好難熬,他時常想起爺爺說的話,去外面的世界看看。

這天,他終于下定了決心,把家里曬的筍干,梅菜干還有大米等等都拿出來,送給隔壁的李叔,并對他說道:「李叔,我決定到外面去闖一闖,不知道以后還會不會回來,這是爺爺生前和我一起做的干貨,現在給你了吧!」

李叔看著趙龍從一個嬰兒長成小伙子的模樣,他們之間的感情就和父子一樣,在深山里,人們的感情總是樸實無華,不會管你是不是自家親戚,只要是街坊鄰居,時間久了,大家就像一家人一樣。

李叔一聽見趙龍說要出去闖蕩,雖然舍不得,可還是祝福他,淚眼婆娑地說道:「孩子,如今你已經沒有一個親人了,以后要是想回來,和李叔一起住也沒關系,在外面要好好照顧自己,別只知道干活,別生病。」

趙龍一一點頭答應,他怕自己哭得會比李叔更傷心,就借口家里還要收拾,趕緊走了,他知道再聊下去,他就走不了了。

趙龍在收拾爺爺遺物的時候,也就是簡簡單單的幾件衣服,老人家一輩子住在大山里,生活簡樸,根本沒有什麼東西留下。

理著理著,他看見床底下有一個盒子,這個盒子趙龍從來沒有見過,打開一看,盒子里面是他嬰兒時期裹的襁褓,襁褓里還有一張紙,里面寫著龍虎山和白云觀六個大字。

趙龍覺得這個東西有點蹊蹺,為什麼爺爺從來沒有和他提過這個東西呢,而且還裝在一個盒子里,這個盒子還放得這麼好,仿佛是怕被人發現一樣。

趙龍覺得,反正都是要去外面的世界看看,不如就去龍虎山的白云觀好了,或許能找到和自己的爹娘有關的消息也說不定。

就這樣,他在這天的下午做了很多饅頭,然后還帶了水壺,打算在路上吃。

天一亮,趙龍就出發了,也沒有和隔壁的李叔打聲招呼,他怕見了李叔兩個人又要依依不舍,到時候場面會很尷尬。

經過了一個多月的跋山涉水,趙龍終于到達了龍虎山,可是龍虎山上大大小小的道觀很多,他打聽了好久,才在半山腰一個特別僻靜的密林里找到了白云觀。

趙龍敲了敲門,沒有人應聲,看道觀的新舊程度,好像沒有人,他觀察了一圈,旁邊有個小門開著,趙龍沒有多想,走了進去,問道:「有人嗎?我是路過的,想借口水喝可以嗎?」

這時走出來一個白眉道長,看上去非常德高望重,趙龍便說道:「道長您好,我想借口水喝可以嗎?」

道長慈眉善目,忙說:「可以可以,修道之人連口水都不給人喝,那還修什麼呢?」

趙龍彎下身去拿水瓢喝水的那一刻,他的那塊襁褓從包袱里掉了出來,道長看見,撿了起來,輕聲自語道:「這…終究還是來了。」

道長的這一嘀咕,被喝水的趙龍都看在眼里,聽在耳里,趙龍轉頭說道:「呀,東西掉了,不好意思,道長,這是我父母留給我的,看樣子您好像認識這塊布啊!」

「不認識不認識,喝完了就走吧,這個道觀平時不留人,施主早些下山吧!這個還給你。」道長似乎要趕人的架勢。

趙龍是個很聰明的人,從剛剛道長的反應他斷定這塊襁褓一定跟他有某種聯系,于是跪了下來,說道:「道長,我想出家當道士,您收我為徒吧!這個道觀只有您一個人,我想和您一起修行。」

「你走吧!老夫早已不收徒了,等到我百年之后,這個道觀就這樣放在這里,隨路邊的人怎麼處置吧!」白眉道長說著就把趙龍趕了出去,旁邊的小門重重地關上了。

趙龍怎麼也想不通為什麼會這樣,就順著山路一直溜達,碰見了隔壁道觀一些年長的道士,他們告訴趙龍,在很多年前,白云觀也是有很多徒弟的,只不過有一天,白云觀的空虛道長忽然將徒弟全部遣散,并且趕了出去,一直到現在都是他一個人在道觀里,也不收徒弟,二十年了,白云觀就變成如今蕭條的模樣。

趙龍聽了,決定用自己的誠心打動空虛道長,第二天,他翻墻進了道觀,根據廚房里的一些野菜和山貨做了早飯,然后把整個道觀打掃了一遍。

空虛道長起來之后,看見趙龍做的一切,就默默地吃飯了,可還是不說話,也沒有說要收他為徒。

趙龍做完一切之后,又拿著自己的包袱,走出了道觀,就在道觀門口的草地上坐著。累了就躺下休息。

又過了一天,趙龍不僅煮飯做家務,還把道觀里放著的干柴都劈了,劈好后怕下雨,都搬到了柴房,累得滿頭大汗。

一連過了好幾天,趙龍都是把道觀的活默默地干了,從來不說話,他尊重空虛道長,知道空虛道長不讓他進門,就一直在門口的草地上住著。

一天深夜,天空下起了雨,而且很大,趙龍就在門口淋著雨,也沒有傘,更沒有因為下雨而準備翻墻進道觀避雨。

趙龍覺得自己快堅持不下去了,身后傳來一個聲音:「你這樣要是生病了明天怎麼給我做早飯,我這把老骨頭,柴也劈不動了。」

趙龍一聽就知道空虛道長這是要收他為徒的意思,趕緊跑進白云觀避雨,開心地說:「道長,明天我一定好好做早飯。」說話間還打了好幾個噴嚏。

接著空虛道長嚴肅地說道:「別以為你進來了就天天笑嘻嘻的,我很嚴格,內功和輕工都要好好努力,學習也要跟上,你這樣吊兒郎當的,以后丟白云觀的臉還是要被趕出去的。」然后指了指旁邊的一間屋子,繼續說道:「自己去打掃一下那間屋子,以后都住那里吧!」

「是,恩師,徒兒一定好好努力。」說完就拖著濕漉漉的衣服進房間了。

接下來一連五年,趙龍都跟著空虛道長修行,修行的第一步就是做家務,比如燒飯,打掃院子,砍柴,去山上摘野菜等等。

趙龍從小就和爺爺相依為命,這些對他來說簡直是小菜一碟。

空虛道長見如此,就給他增加了難度,除了每日做這些以外,還要提著兩大桶水,跑到山頂再跑回來,這樣可以鍛煉臂力和耐力。為練習內功和輕功打下堅實的基礎。

基礎打好之后,空虛道長才開始教他一些內功心法和輕功,并告訴他,學這些乃是強身健體用的,而不是用來欺負弱小的,如若讓他發現日后用所學的武功做卑鄙之事,定不饒他。

趙龍一一記下恩師的教誨,要做一個除強扶弱的人,幫助有困難之士。

在學了一段時間的武功之后,空虛道長帶他來到書房,對他說:「身體練得差不多了,我們要開始修心了,我們道家之人一開始就是研究醫術、天文,地理以及煉丹等等,用畢生所學造福世人。」

趙龍看著滿屋子的書,巴不得每天都可以埋頭苦讀,用心研究,尤其是煉丹,他聽說煉丹煉得好,可以給很多百姓治病用,現在可以學這些,他由衷地感激恩師對他的栽培。

雖然如此,可趙龍仍然有一件事情放不下,那就是他的那塊襁褓到底和恩師有什麼關系,他終于在一次晚飯的時候鼓起勇氣問道:「道長,我的那塊襁褓……」

空虛道長聽了之后,整張臉拉了下來,連飯都沒有吃,就站起來回房間了。

趙龍十分后悔,恩師待他恩重如山,他知道自己惹恩師生氣了,他就不該問。

就在這件事情發生的第二天早上,空虛道長把他叫到自己的跟前,對他說道:「孩子,你已經在這里待了五年,該學的都學得差不多了,內功、輕工、文化都教給你了,你還需要歷練,這些我給不了你,需要你自己下山去體驗。」

「恩師,是不是我昨天問了不該問的,我以后不問了,你不要趕我走。」趙龍跪了下來,哭著說道。

「孩子,我老了,你不應該被困在這里,你的善心和對疾苦的體驗需要自己去經歷,我就像這座白云觀,已經滿目瘡痍,你要去過自己的人生,而不是陪著我這個老頭子。記住我昨晚跟你說過的話和交給你的任務。」說完就將一個瓶子遞給了趙龍。

趙龍謝過之后,就帶著五年前剛來時的包袱,離開了白云觀。

他下了山,來到一個村莊,見村口有賣包子的店,就摸了一下自己的口袋,沒錢,就對包子店的小二說道:「您好,我是從龍虎山剛剛下來的道士,身上沒錢,能不能拿這個跟你換?」

店小二看了一下趙龍手里的東西,是野果子,山下的人一直對龍虎山的道士很尊敬,因為龍虎山是一座很有靈氣的山,在那里修行的道士個個身手敏捷,醫術高明,還經常幫助有困難的人,在山下的百姓眼里,這些道士可以說是半個仙也不為過。

而且龍虎山的野果子和野菜,山下的百姓是很喜歡的,說吃了可以長壽,只是山太高太陡峭,大家都不愿意上山,因為他們沒有那麼好的體力,去一趟山上跟要他們半條命差不多。

如今道士模樣的趙龍拿果子來換包子,店小二求之不得,恭恭敬敬地說道:「這位道長,您客氣了,您給我幾個野果子讓我嘗嘗鮮就好,我娘子懷孕了,讓她沾沾龍虎山的靈氣。」說完接過趙龍手里的野果子,拿了五個包子給他。

趙龍忙說道:「施主,我們道家之人不能太貪心,你還要做生意,給我兩個就好。」

他拿了兩個包子就走了。

店小二馬上追了上去,對趙龍說道:「道長,您這麼善良,救救我家娘子吧,她現在懷孕了,可是…可是得了一個很奇怪的病。」

趙龍覺得拿了人家的東西,就要幫助人家,而且空虛道長就是要讓他下山歷練,懸壺濟世的,就說道:「施主請帶路。」

店小二去包子店交代了一下,就領著趙龍回家找媳婦了。

來到店小二的家,他妻子一個人挺著大肚子在家,看見丈夫帶著一個道士過來,眼神里充滿了驚恐的表情,說道:「相公,這位是誰?不會是來抓我的吧?」

「娘子,這位是龍虎山的道長,他剛剛給了我野果,我聽說龍虎山的道士都是行醫救人的,請他過來給你看看。我沒有被其他村民看見,放心吧!」店小二神秘地說道。

店小二告訴趙龍,他的娘子在懷孕之前被山上的一只狼咬過,現在懷孕之后每晚都會不由自主地學狼叫,村民們都好奇半夜哪里來的狼,還懷疑他們夫妻兩個養了狼,他們現在有苦難言,都說自己不知道。

更奇怪的是,大夫明明把脈了,說妻子懷孕了,妻子根據身體狀況也確定自己懷孕了,可現在已經懷孕八個月了,妻子的肚子還和懷孕之前一樣平,根本沒有隆起,就跟沒有懷孕是一樣的。

他們怕被村民看見,引起流言蜚語,就塞了個布包在肚子上,現在他的妻子根本不敢出門。

店小二的妻子卸下布包,果然和沒有懷孕的婦女身材一樣,趙龍把了把脈,的確是懷孕八個月左右沒錯,可孩子很虛弱,像是被吸干了精力一般。

趙龍似乎猜到了什麼,皺著眉說道:「我能在這住一晚嗎?你讓我睡柴房就行。」

店小二聽他這麼一說,仿佛有了希望,連忙說道:「沒問題,只是這樣會不會太委屈道長了。」

「出家人四海為家,以天為蓋地為廬都是常有的事情,哪有什麼委屈不委屈。」趙龍應和道。

到了晚上,妻子很害怕,就和丈夫聊天來放松心情,可一到點,她就暈過去了,眼睛變成了紅色,開始學狼叫,店小二不知道怎麼辦,趕緊去叫柴房的趙龍。

只見趙龍捂住孕婦的嘴,從袖口掏出一顆丹藥,塞在了孕婦的嘴巴里,再拿出一張符貼在她的額頭上。

那張符頓時變得濕潤潤的,而且從孕婦的嘴巴里吐出了一團黑色的火焰,趙龍當即撕下那張符,用符把這團火焰包了起來,嘴里不停地念咒,火焰一燃,就消失得無影無蹤。

過了一會兒,孕婦原本扁平的肚子鼓了起來,變得和正常的八個月肚子一樣大,店小二趴在肚子上一聽,還能聽到寶寶踢肚子的聲音。

二人雙雙下跪表示感謝,趙龍忙說:「舉手之勞,何足掛齒,你這是中了祝由術,這種術很邪門,剛剛你吐出的火焰在你的肚子里吸收孩子的精氣神,所以才長不大,現在好了。貧道還有要事,就先告辭了。」

趙龍告別之后,想到自己離家這麼久了,不知道李叔怎麼樣,決定回家一趟,而且他還要確定一些事情。

和五年前不一樣,他在白云觀鍛煉了這麼久,腳力很好,這次只花了半個月就到家了,可已是半夜,他推開自己家的家門,由于多年沒有住人,家里一股霉味,看來還需打掃一下才能住。

于是,他走了幾步路,去敲了一下李叔家的門,李叔提著燈籠看見趙龍三更半夜回來,激動地老淚縱橫,他趕緊讓趙龍進來了。

第二天早上,李叔醒來的時候,趙龍已經給李叔和他們一家人都做了早飯,李叔非常驚喜,以前在家的時候,趙龍雖然會幫爺爺干活,但是從來不會起那麼早,都是爺爺做好飯等他吃。

如今小伙子不僅主動做家務,李叔瞇著眼仔細看了看趙龍,他的個頭還長了不少,此外,身體也硬朗了很多,不再像以前一樣瘦瘦小小的了。

李叔笑著說:「該娶媳婦了吧!」

趙龍回道:「李叔,我現在是道士,修行最重要。」

李叔也不勉強,只是用眼睛一直盯著趙龍看,深怕下一秒趙龍就要逃走了,把趙龍看得都不好意思了。

他從來不知道,李叔早就把他當成了親兒子,這五年趙龍沒有一點音信,李叔可擔心了,如今這個在外的兒子回來了,恐怕身邊的親兒子都要吃醋了。

「李叔,我家還沒有打掃干凈,想在你家住幾天可以嗎?」趙龍問道。

「想住多久就住多久,你自己看著辦吧!」李叔毫不吝嗇地答道。

晚上,趙龍躺在李叔的旁邊問道:「好了嗎?我要把燈吹滅了。」

李叔應了一聲之后兩個人就躺下了,過了一會兒李叔忽然爬起來,掐住趙龍的脖子,還好趙龍身手敏捷,察覺到不對,迅速閃躲。

李叔的兒子在隔壁房間聽到動靜趕緊拿著煤油燈走過來問道:「趙哥,怎麼回事?」

終于有了光之后,趙龍看見李叔雙眼發紅,還學了幾聲狼叫,和半個月前他看到的孕婦情況一樣。

更意想不到的是,李叔的嘴巴里還長出了狼牙,看上去面目猙獰,隨時要把人吃了。

「小李你聽我說,你爹現在中了祝由術,你快去后山挖筍,那里的筍能救你爹。」趙龍說道。

「可是趙哥,后山那麼多筍,隨便哪一顆都行嗎?」小李急切地問。

「你要找到一顆會發夜光的筍,是我昨天回來的時候滴了解藥的,現在天黑還能找到,再過會兒天亮了就找不到那顆筍了,你爹我來拖著,快去。」趙龍解釋道。

小李走后,李叔更加兇相了,他那個表情恨不得把趙龍吞了,就在這時屋里出現了一陣陰冷的笑聲,一個人影從趙龍后面閃過,來到了李叔后面,準備指揮李叔進攻。

趙龍卻是沒有慌亂,鎮定地說道:「我是該叫你缺德師叔還是叫你百足道長?」

對方慌亂地說道:「你…你竟然都知道了,那個老東西和你說了吧,那我再說一遍,我是錢德師叔,什麼缺德,你小子不要給我取外號。」

原來眼前的這位可以算得上是趙龍的師叔,他們的恩怨可以從二十幾年前說起。

那時趙龍的父母外出謀生,在一次機緣巧合之下被空虛道長所救而拜入他的門下。空虛道長將這兩夫妻帶到白云觀的時候錢德很是嫉妒,覺得空虛道長開始對趙龍的父母偏心。

因此錢德開始研究周易的祝由術,這種術很危險,不僅自損壽命和修為,還會讓中術者受到傷害,任由他擺布。

錢德以為自己學完祝由術之后就會受到空虛道長的嘉獎,哪知空虛道長不但沒有夸獎還因為他練習這損人利己之術把他逐出師門。

空虛道長一氣之下,都怪到趙龍父母的身上,趁著夜深人靜,將術施到他們夫妻倆身上,那時趙龍的母親已經懷孕,空虛道長見此用了半生修為保住了趙龍,頭髮和眉毛全白了。

可趙龍生下之后他的父母知道自己命不久矣,就把他放在家門口讓親爹撫養,自己找錢德同歸于盡了。

空虛道長覺得是自己養出了錢德這種逆徒害了兩條無辜的人命,心中有愧,就解散了白云觀的所有徒弟。

哪知十幾年后趙龍帶著襁褓找來,感動了他,再次收他做徒弟,下山的前一晚,空虛道長將一切都告訴了趙龍,并且打趣地說趙龍應該叫他師公才對,希望他可以找到錢德為民除害,并將自己提煉多年的一瓶解藥給了趙龍,只要在種的花花草草上滴上一滴,那長出來的東西便可解祝由術和人間百毒。

趙龍剛一下山就碰到了這個缺德師叔在作怪,他利用祝由術控制狼群,還咬了孕婦,吸收孕婦體內嬰兒的陽氣來為自己增加功力。

可是這個缺德鬼碰上了趙龍,幫孕婦解了祝由術,他知道缺德師叔肯定不會放過他,會找他親近的人下手,就趕著回家看看了。

果然一回來就發現李叔不對勁,于是趕緊去后山的筍地找了一顆筍,滴上幾滴解藥。

「一顆小小的筍也想解我的術毒,你未免太小看我了吧!」錢德師叔壓底了聲音說道。

「到時候就知道了,你這個缺德鬼,害死了我的父母,還想吸收胎兒修行,心術不正的人是不會有好下場的,我要替天行道,完成師公交給我的任務。」趙龍不甘示弱道。

「這恐怕有點難吧!桀桀桀桀桀」錢德師叔發出了令人毛骨悚然的笑聲后,開始指揮李叔加入戰斗。

只見李叔手上拿著一根木棍,看見趙龍就往死里揮舞,連自己撞到桌子手掌流血了都不管不顧。

趙龍不是不想還手,只是他還手的話李叔受傷會更嚴重,對方真的太卑鄙了。

錢德見趙龍沒有還手,便笑道:「自己都自身難保了,還要考慮別人有沒有受傷,我最討厭了,你以為自己很善良,其實你和你的父母一樣虛偽,我今天就要撕破你這副嘴臉。」

只見錢德嘴里念念有詞,李叔放下了木棍,開始自殘,他先用頭不停地撞擊墻頭,還流了很多血,趙龍見狀馬上拉開了李叔。

可李叔的眼里只有錢德的命令,開始變得敵我不分,見趙龍拉著他就用自己剛剛長出的狼牙咬了一口趙龍的胳膊,趙龍疼得齜牙咧嘴,又放開了李叔。

李叔仍然沒有清醒,他見咬不到趙龍的胳膊,就伸出了自己的手,露出了狼牙,那表情還非常享受的樣子。

趙龍沒法,迅速移動過去,抱住了李叔,說道:「你咬我吧,不要再傷害自己了。」

同時他還看了看窗外,天好像快要亮了,小李怎麼還不回來,再這樣下去他也要完蛋了。

千鈞一發之際,小李匆匆從門口踏進來,問道:「趙哥,是這顆嗎?」

可一不小心他便被門檻絆倒了,筍從小李的手上飛了出去,趙龍馬上扔出了自己手上的小刀,那小刀和筍在半空中相會,準確無誤地插在了筍上,那顆筍頓時裂開了,同時向四周折射出無數道金光。

周圍的人在金光的照耀下,覺得很暖很溫馨,連李叔也開始冷靜下來,倒在了趙龍的身上,失去了意識。

只有錢德師叔被金光照過之后,身上爬出了蝎子,蜘蛛,蛇,這些蟲子在失控的狀態下開始咬他的身體,在痛苦的叫聲中,百足道長的身體消失了,這些毒蟲也被金光所殺。

等他們三個回過神來的時候,天已經亮了,看著恢復意識的李叔,趙龍失聲痛哭道:「李叔,還好你沒事,不然我會內疚一輩子,嗚嗚嗚嗚…」

李叔仍然像個老父親一樣安慰著這個大男孩。

趙龍再次告別了李叔,想去白云觀和師公有個交代,便又匆匆告辭了。

回到白云觀,他發現師公盤腿而坐,已經圓寂了,旁邊留下了一封信,寫道:孩子,當你看到這封信的時候,為師已經駕鶴西去,相信你也已經完成了為師交給你的任務。

這個白云觀為師留給你,留下或是離開全由你自己決定,但是無論如何,請記住,我們道家之人要以善為本,切不可作惡多端,心存善良才能找到人生的真諦。

趙龍拿著信,哭成了淚人,完了為師公立了墓碑,還為師公在白云觀立了排位。

接下來他開始招收徒弟,成了白云觀的新主人,他從不敢忘記師公的教誨,就是傳授徒弟學會善良,通過考核之后才能向他學習道家本領進行修行。

當然,他偶爾也會把白云觀交給徒弟打理,自己偷偷下山懸壺濟世,體驗人間冷暖,不斷用自己的本事在人群中傳播善心,代代流傳。

古人為什麼都不吃貓肉?李時珍早已在《本草綱目》中給出答案
2023/05/30
古代的丐幫有多可怕?別被武俠小說騙了,看看真實的丐幫是啥樣?
2023/05/30
「寒門子弟」在古代屬于啥階級?別被騙了,是你我高攀不起的存在
2023/05/30
秦始皇49歲而亡的背后,只是因為他吃「元水」,難怪史書不好記載
2023/05/30
古代青樓除了女性還有「男妓」?他們的一生,或許比你想象的悲慘
2023/05/30
如果你是這個姓氏,可能不是炎黃子孫,而是波斯人的后裔
2023/05/30
民間故事:男子假裝醉酒,對妻子霸王硬上弓,妻子說:你膽子太小了
2023/05/30
民間故事:徒弟哭喪,半夜打開棺材說:活該你去死,以后師母是我的
2023/05/30
民間故事:妻子探親回家,見丫鬟穿著肚兜,丈夫:別著急,聽我解釋
2023/05/30
胤礽:1歲封太子,20歲替父處理朝政,并非無能卻兩次被廢,為何?
2023/0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