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88年,努爾哈赤打算把10歲的嫡長女東果格格,嫁給自己的好兄弟何和禮。
但完婚沒多久,何和禮的原配就帶兵打上了門。
何和禮嚇壞了,躲在房里不敢出來。
努爾哈赤也不敢給女兒撐腰,連忙出來勸架:「我的女兒是妾室,你的正妻之位,無人敢奪!」
原配聽了,這才收手,還帶著部眾向努爾哈赤投了降。
至于可憐的東果格格,就這樣從明媒正娶的正妻,淪為了人人可欺的妾室。
何和禮的原配是何許人也?
為何她一介女流,居然能讓堂堂梟雄努爾哈赤都服軟?
要解釋這個問題,就要從努爾哈赤的野心說起了。
嫁女這一年,努爾哈赤29歲。
他想要一統女真,但手上能用的兵馬太少,便盯上了何和禮的棟鄂部。
棟鄂部是個小部落,但武力值很高。
此前,努爾哈赤幾次和棟鄂部交手,不僅沒有占到便宜,還幾次吃了大虧。
一次,努爾哈赤和棟鄂部交戰,卻被一柄利箭貫穿了肩膀,差點危及性命。
努爾哈赤是個有野心的人,他想要收復女真各個部落。
既然打不過棟鄂部,那就合作吧!
如果能把棟鄂部收歸己用,那麼,努爾哈赤的戰斗能力,就能得到大幅加強。
但收歸己用,又怎麼可能那麼容易呢?
當時,棟鄂部首領并不是何和禮,而是他的哥哥。
他的性格又臭又硬,也不喜歡和別的部落合作。
但努爾哈赤畢竟是梟雄,他一直沒放棄,努力盯著,想盡一切辦法拉攏。
不久,25歲的何和禮接替哥哥,掌管棟鄂部,努爾哈赤笑了: 機會來了!
和哥哥、父親不同,何和禮是個有志氣的人。
他不甘于現狀,也想帶著部落茁壯成長。
他還有個很好的性格,那就是: 甘于人下。
他欣賞有能力、有野心的人,也愿意和別人達成合作。
為了抓住機會,努爾哈赤2次主動向何和禮展示自己的能力。
在當時,努爾哈赤雖然只有29歲,但雷厲風行的作風,已經被所有部落所熟知。
最關鍵的是,他所在的部落,成長速度驚人,已經讓老牌的海西女真四部落眼紅了。
此時的他,非常迫切的需要盟友。
一方面,他成長速度太快,可能會遭到海西女真四部落的聯合打壓;
另一方面,他想要一統女真,也必須要拉盟友合作。
何和禮膽子很大,直接來赴約了。
在費阿拉城,努爾哈赤對何和禮坦言相告,如實告知自己一統天下的理想。
何和禮沒有明確表態,但他和努爾哈赤相談甚歡,顯然已經有所意動。
努爾哈赤第二次展示自己的實力,是在他迎娶哈達貝勒的女兒之際。
當時,棟鄂部也派人來祝賀,里面還有神箭手。
在大喜之日,棟鄂部神箭手,直接向努爾哈赤下了戰書,要求比試箭術。
前文中提到,努爾哈赤曾被棟鄂部一箭射中肩膀,差點丟了性命。顯然,棟鄂部此舉,就是來挑釁、試探的。
努爾哈赤最擅長的不是射箭,但面對戰書,他沒有退縮,不卑不亢地迎戰。
而比試的結果是,他大獲全勝。
五發五中,而且箭頭全部集中在五寸大小的圈內。
至于棟鄂部第的神箭手,五發三中,且箭頭在不同的地方。
就這樣,努爾哈赤靠著精湛的箭術,徹底俘獲了何和禮的心。
比箭之后不久,何和禮從棟鄂部出發,帶著500人,前來投奔努爾哈赤。
500人,遠遠不是棟鄂部的所有戰斗力。
努爾哈赤猜測,何和禮可能還是心存忌憚。
在平時來往中,努爾哈赤和何和禮一直以兄弟相稱,如何進一步拉攏對方呢?
努爾哈赤想到了兩個字: 聯姻!
這是草原部落聯盟最常用的方式之一。
但這件事尷尬的就在于,兩人年紀都不大,20多歲,家里也沒有個合適的妹妹。
怎麼辦呢?
努爾哈赤思來想去,決定犧牲自己的嫡長女——10歲的文哲。
這已經是他最大的女兒了。
但這個年齡,還是很尷尬。
雖然草原部落結婚年齡都比較早,12歲、14歲出嫁的女孩都有,但是文哲才10歲,怎麼都夠不上可以出嫁的年齡。
可形勢所逼,努爾哈赤還是決定,讓女兒嫁給好兄弟何和禮。
何和禮很開心,一口就應了下來。
因為棟鄂又有東果的別稱,因此,文哲也在后世被稱為 「東果格格」。
只是,努爾哈赤怎麼也沒想到,變故發生得這樣突然!
1588年,努爾哈赤將女兒嫁給了好兄弟何和禮,可剛結婚沒幾天,他就聽聞好兄弟的后院著火了。
等努爾哈赤反應過來,何和禮和女兒已經被原配妻子帶來的100多個人團團圍住。
此時,努爾哈赤才后知后覺反應過來,何和禮這個人,居然沒有把消息告知家人!
何和禮的原配,是個脾氣非常火爆的女人。
在棟鄂部時,何和禮就非常害怕她,如今,他借口投奔兄弟,還順手娶了嬌妻,想著過幾天好日子。
豈料,家里母老虎得知消息,直接帶著100多人打上門來。
看見努爾哈赤的這一刻,她罵得更狠了:「好你個何和禮!說是去投奔兄弟,實際上是背著我另娶小嬌妻。」
而何和禮則躲在屋子里,不肯出來,也不肯相見。
看著這一幕,努爾哈赤無奈至極,卻又不得不站出來打圓場。
一向威嚴的他,好聲好氣對著女人點頭哈腰,一退再退,到最后,他咬咬牙,下定決心: 「你放心,我的女兒當妾,你還是正妻。」
此話一出,女人這才展露笑顏。
而努爾哈赤也敏銳發現了,棟鄂部的人基本上都聽從這個女人的話。
一個大膽的主意涌上心頭!
他把自己的宏偉壯志,又和這個女人介紹了一番,并且給她詳細分析了草原各個部落的發展情況。
而這女人一聽,當即拍板: 跟你混!
此后,她就帶著人馬,一起歸降了努爾哈赤。
不得不說,努爾哈赤真是個厲害的人物。
為了拉攏棟鄂部,他可以布局多年,等待時機;也可以當機立斷,以女兒為媒,拉攏對方;當原配鬧事時,他也能當機立斷,忍辱負重,成功為自己謀求更大的機會……
這樣的性格,的確算得上一方梟雄。
只是可憐了東果格格,沒到婚齡就被強行安排出嫁,堂堂嫡長女,又被迫成了妾室。
不過,多年后,東果格格回想這段往事,都非常佩服父親的決定。
徹底收復棟鄂部后,努爾哈赤開始了正式的「用人」階段。
他有領袖氣質,對何和禮非常重用,也讓他有充分的空間發揮自己的才能。
打天下成功之后,何和禮成了五大臣之一,權勢滔天;
設立八旗制度時,何和禮掌管正紅旗,威名赫赫;
廢立儲君時,何和禮建議除掉褚英,努爾哈赤就毫不猶豫殺掉了4歲就跟隨自己南征北戰的兒子……
這樣的信任和重用,也讓何和禮更加感恩。
他對東果格格非常好,也非常敬重和疼愛。
他們一共生育了6個兒子,這6個孩子,都得到了重用。
1623年,東果格格與何和禮的小兒子,一腳將自己的妻子踢死了。
努爾哈赤得知后,勃然大怒,因為死去的這個女人,是努爾哈赤的親孫女。
在努爾哈赤的眼中,這件事不僅是外孫殺了外孫媳,更是外孫殺了孫女……
他直接下令,處死了外孫,順手還抹除了何和禮的職務。
不過,這只是小懲大戒。
幾個月后,努爾哈赤又重新啟用何和禮,對他重用一如往昔。
而那2條逝去的人命,再也無人提及。
作為母親,東果格格很難過;可作為女兒,她又很理解父親的心情。
當時的后金,婚姻關系很復雜,連親人之間都會用聯姻來拉攏關系。
此時,若不嚴懲殺妻之人,可能會直接導致部落亂套。
她知道,父親這是殺雞儆猴、殺一儆百。
和東果格格比起來,何和禮的原配妻子,日子就苦多了。
當年,她也被努爾哈赤吸引,率眾投降,可惜,努爾哈赤卻并不信任她。
她也為何和禮生了好幾個孩子,可努爾哈赤站穩腳跟后,對這些孩子沒有任何恩賜,也不允許他們繼承爵位。
甚至,努爾哈赤還下了一道這樣的命令: 「前夫人所生者,不許列名。」
即,原配的孩子,連名字都不能出現在族譜之上。
努爾哈赤也沒有想象中的大度。
他對當年被迫讓女兒當妾的事情耿耿于懷,在站穩腳跟之后,就公然宣稱她沒有德讓之風,還讓人稱呼她為「厄嚇媽媽」。
在東果格格眼中,她的父親努爾哈赤,雖然讓她一時受辱,成了「妾室」,可卻一直為她撐腰。
她的小日子過得格外舒服,別說是輕松扶正了,連原配給丈夫生的孩子,都沒法在她眼前礙眼。
每每想起往事,她都格外佩服父親的謀略:一句「她當妾」,穩住了原配,讓她束手就擒;而此后對原配的針對,又進一步拉攏了何和禮。
畢竟,若是何和禮愛著原配,又怎麼可能答應另娶呢?
若何和禮對原配所生孩子有半點眷顧,又怎麼可能任由努爾哈赤欺凌呢?
由此來看,女人還是別迷戀愛情,手握事業,才能笑到最后。
你怎麼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