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煜敦厚善良,在兵戈之世,而有厭戰之心,雖孔明在世,也難保社稷。既已躬行仁義,雖亡國又有何愧!——《吳王隴西公墓志銘》
南唐后主李煜是歷史上有名的「詞人皇帝」,也是一個愛好和平的皇帝,北宋皇帝趙匡胤在滅南唐統一天下的過程中,李煜先后兩次派官員向趙匡胤求和。
第一次李煜表明了稱臣之意但卻被趙匡胤拒絕了,後來又派人來求和,當時趙匡胤回了一句話成為千古名言,最終南唐被趙匡胤滅了。
今天,咱們就來聊一聊這其中的故事。
現在網絡上流行一個詞語「老六」,剛開始指的是游戲中的自由人,後來被網友們廣泛的使用。
通常用作調侃那些與別人格格不入或者是特立獨行的人,「老六」這個詞放在李煜身上恰如其分。
李煜本來就在自己的眾位皇帝中排行第六,相比起其他皇子他就像游離于皇家之外的「老六」,李煜一心只想寫詩寫詞畫畫,當一個文藝青年,然而老天最終和他開了一個玩笑。
馮小剛曾經導演過一部電影《夜宴》,這部電影的開頭有一句話就是:
「李煜無心去爭那把椅子,他向往的是閑適的生活。」
馮小剛的這句話將李煜的心態描述的十分到位,相比起當皇帝他更喜歡田園生活。
李煜上面有五個哥哥,按理說無論怎麼輪皇位都輪不到他,然而這五位哥哥中只有大哥李弘冀順利長大,其他的四位哥哥都過早夭折。
李煜本來就無心爭地位,他給自己起名為「蓮峰居士」,每天都在寫詩填詞。可李弘冀這個人心胸狹窄多疑,性格耿直、脾氣暴躁,時刻防著自己的這位六弟。
李弘冀還有一個叔叔,他擔心叔叔和自己爭奪皇位,于是便用計將其毒殺。
歷史上不乏心胸狹窄多疑的皇帝,比如朱元璋,然而朱元璋夠狠、內心也足夠強大。
可李弘冀在毒殺了自己的叔叔之后,又經常夢到他來找自己報仇索命,就這樣在焦慮中李弘冀自己把自己嚇死了。
公元961年,李煜的父親李璟駕崩,就這樣排行第六的李煜被迫成為了皇帝。
皇帝對于有一些人來說是榮耀,然而這個天下至高的位置對于李煜更像是一個枷鎖,它鎖住了李煜閑云野鶴的夢想,也鎖住了他的后半生。
李煜是一個好的詞人,但他不是一個好皇帝,奈何本人雖然無心當皇帝,命運卻將他推到了這一步。
起初李煜也想勵精圖治,讓南唐的江山在自己手里愈發穩固,可治理一個國家又談何容易,更何況李璟留給他的南唐天下本身就是一個爛攤子。
北宋的軍隊四處征戰南唐岌岌可危,大臣們絲毫不給李煜喘息的機會,在巨大的壓力之下李煜選擇了逃避,似乎只有寫詩作畫完全沉浸在藝術世界里,才能讓他忘記外邊的煩惱壓力。
有一年江南罕見的下起了大雪,百姓在雪中瑟瑟發抖吃不飽飯的時候,李煜為了讓皇后娥皇開心,在皇宮里大宴眾人排練《霓裳羽衣曲》。
宮殿中的燭火徹夜不眠,身材曼妙的女子翩翩起舞,在雪夜里一片歌舞升平的景象,身為皇帝的李煜從來沒有考慮此時百姓要怎麼生活。
後來娥皇生病去世,李煜又與皇后的妹妹小周后擦出了火花。
兩個人沉浸在浪漫的愛情中如膠似漆,而這個時候趙匡胤已經開始對江南各小國發起了進攻,南唐的命運開始進入倒計時。
朝中一些大臣對于李煜只顧沉迷于風花雪月也越來越不滿,三朝元老蕭儼沖進皇帝的寢宮里,當著所有人的面掀翻了李煜的桌子。
有的官員連上八道奏折希望李煜重整河山,將軍林仁肇站出來主動請命想要與宋軍決一死戰……
然而,兵熊熊一個將熊熊一窩,皇帝不爭氣這些官員空有一腔熱血卻無用武之地。
直到開寶7年,李煜才第一次切身感覺到亡國的危險就在眼前,有意思的是這位「詞人皇帝」第一時間想的不是抵抗,而是向趙匡胤求和。
李煜第一次求和派出了手下的官員徐鉉,見到趙匡胤后徐鉉轉達了李煜的意思,當時他是這樣說的:
我主李煜十分尊敬您,將您視作父親,為何您要發動戰爭呢?
可以說李煜的姿態已經非常低了,但趙匡胤可不吃這一套,他直接回懟:
「既然是父子,為何要分為兩家呢?」
不得不說趙匡胤也是個懟人的高手,這次李煜求和失敗,趙匡胤帶領的北宋軍隊仍然繼續自己猛烈的進攻勢頭。眼看著自己面臨的情況越來越危險,李煜第二次派出徐鉉求和。
徐鉉沒有打感情牌,而是干脆的表示南唐愿意向北宋稱臣。李煜以為自己開出的條件足以為自己贏得一線生機,可趙匡胤當著徐鉉的面說出了一句話流傳千古:
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酣睡!
就這樣第二次和談破裂,此后趙匡胤再也沒有給過李煜和談的機會,他所說的這句話也流傳了下來。
北宋開寶8年11月,南唐都城金陵的大門被北宋的軍隊攻破,后主李煜領著文武大臣投降,存在了39年的南唐就此滅亡,從此李煜以亡國之君的身份被載入歷史。
北宋開寶9年正月,隨著南唐最后一位帝王李煜被押送至北宋京都汴梁,南唐徹底滅亡。
宋太祖趙匡胤封李煜為「違命侯」,很明顯這個封號帶有極大的侮辱性,李煜也從一個只知道風花雪月的帝王淪為了階下囚。
人總是跌倒了才會成長,李煜流傳于后世的詩詞,也多是在成為階下囚之后創作的。
從李煜的封號就可以看出,他後來的日子也不會好過,史書中記載李煜所住的地方只有一個退伍的老兵守門,他不能隨便出去,只能困在這一方天地里。
被囚禁之后李煜曾經給自己一位信任的宮女慶奴寫信,在信中他寫到:
「自己終日以眼淚洗面」。雖然李煜掛著侯爺的名頭,過得卻是一個囚犯的生活,要麼每天在自己的屋子里枯坐,要麼就是在院子里感受無邊的寂寞。
就這樣,李煜寫下了「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被囚禁三年之后寫下的《虞美人》,也讓他在中國文學史上占據了重要的地位,但也正是這首詞成為葬送李煜性命的絕命詞。
宋太宗趙光義讀到這首詞之后,認為李煜還想著自己的國家,于是便派人用「牽機毒」將李煜殺害。
雖然李煜最后的結局讓人唏噓,然而對于這位亡國之君來說,一杯毒酒賜死比活著更加痛快。
趙光義曾經這樣詢問過南唐舊臣潘慎修:
「李煜果真是一個暗懦無能之輩嗎?」
對此潘慎修回答的非常直接:
「無能無識之輩,何以能守國十余年?」
由此觀之,李煜并不是我們所評價的無能之輩,正是因為他有才華,所以才會被趙光義所忌憚,最后死于毒酒之下。
對此,你有什麼不同的看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