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
在一線城市生活壓力不小,
滬漂族們往往先選擇租房
來替代買房...
然而卻有人另辟蹊徑
一對滬漂情侶
竟花15萬買下一輛二手房車
過起了以房車為家的生活
在上海不租房竟住房車?
快跟著小儂一起來看看
他們是怎麼生活的?
原來,和大多數滬漂青年一樣,
在上海扎根5年
做著房產中介的信鵬坤
過去一直過著租房的生活
賺的錢大多交了房租,
非工作時間
則大多用在了通勤的路上。
作為房產中介,
他十分清楚
上海房屋買賣和租賃的價格
......
圖為上海市區某小區房價
去年,他和女朋友做出新的選擇:
以房車生活代替租房。
用5年攢下的66萬元,
買下了一輛二手國產拖掛式房車。
他精打細算地算了一筆賬:
住兩年其實就能回本,
還能多出一輛房車來~
走進房車內部,
是兩室一廳一廚一衛的結構,
麻雀雖小,五臟俱全。
充滿詩和遠方的房車生活
固然令人向往,
然而如何給房車安家?
又該如何排污呢?
面對質疑,信鵬坤說:
「為了找到合適的駐扎地點,
在工作地點附近逛了又逛,
最終把房車停進了這個距離公司不到
3公里的露天停車場內。」
為了解決用水用電和排污問題,
信鵬坤將房車安置在了
停車場最靠近垃圾站的位置,
雖然犧牲了居住環境,
但換取了更多便捷。
水管接上龍頭,
5分鐘就能灌滿水箱,
200升的水箱
夠他與女友兩人用2到3天。
信鵬坤將房車自帶的充電線連接到
垃圾站的一個墻插上,
供給房車日常的用電需求。
當天產生的垃圾,
信鵬坤都會在當天處理干凈。
至于房車最大的難點之——排污,
他表示
自己從來不在房車內如廁,
距離房車不到200米的地方
就有公共衛生間,
十分方便。
至于做飯、淋浴等產生的污水,
則是通過排污管直接排入下水道。
雖然舒適度無法和樓房相提并論,
但這輛房車至少解決了
信鵬坤和女友的基本生活需求。
在這里停車將近一年,
停車場從來沒有因為衛生問題找過他。
信鵬坤說,父母對自己這個想法也給予了肯定和支持,一直以來,父母都有一個房車旅行的夢想,即便未來自己可能因為成家立業選擇離開房車生活,這輛車或許也能夠幫助父母實現夢想。
信鵬坤與女友的愛情故事
也因房車結緣。
一年前,剛剛提車的信鵬坤
常約朋友到家里聚會,
新鮮感讓這群年輕人了湊到一起,
也湊成了信鵬坤與阿秋的緣分。
敢想敢做的信鵬坤讓阿秋眼前一亮:
「那時候我覺得這個男孩子想法
就是跟現在的年輕人挺不一樣的,
是那種今天想了,明天就去做的人,
我就挺欣賞他的。」
就這樣,勇敢追愛的阿秋主動示愛,
開始了和信鵬坤的房車生活「大冒險」。
生活在房車里雖然浪漫
但偶爾也有折騰的時候...
比如今年遇上「史上最熱」夏天
墻插的電壓
對于房車整車供電而言遠遠不夠,
信鵬坤的房車更是頻頻面臨斷電風險。
電壓不足,空調制冷能力弱,
他便在車上貼了保溫隔熱層,
然而,身為房車小白的他
忘記給車頂預留排水的地方。
一場暴雨,房車滲水,
車內的床鋪遭了殃,
兩人處理到凌晨2點多,
才結束「戰斗」。
談到這段經歷,阿秋并沒有流露出后悔住房車的情緒,反而覺得 「挺好玩的,是一次不錯的經歷」。遇到實在炎熱的天氣,他們會選擇去信鵬坤的另一台新能源轎車內過夜。
這幾天,他們又網購了放電槍,等到貨后他們打算用電車給房車充電。在不斷解決問題的「折騰」路上,信鵬坤和阿秋與「新家」的磨合也越來越順利。
阿秋還把他們的房車故事記錄下來
發到網上,
她希望那些有著房車夢想
卻無法實現的年輕人
能夠從他們這里汲取到一些力量。
閑暇之余,
信鵬坤和阿秋
常常會邀請朋友前來房車聚餐,
吹吹江風,好不愜意。
信鵬坤不認為
只有房子才能給人家的感覺,
他覺得房車一樣可以。
「其實家這個東西是人帶給你的,
你愛的人在哪里,哪里就是家。」
小小的房車承載了他們在異鄉的拼搏,
以及對未來那個家的期待。
網友們對此卻看法不一
有人覺得這樣的生活浪漫又省錢
有人卻覺得在垃圾站旁駐扎
味道難免讓人受不了...
對此,你怎麼看呢?
你能接受以房車為家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