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趣闻历史
揭秘三國
金庸武俠传
野史分享
历代皇帝
史料记载
全部
    
雍正時期有個清官每天只吃白菜豆腐,為何最終被處死?是真的嗎?
2023/05/22

清朝歷史上整頓吏治、倡廉反貪最厲害的皇帝莫過于清世宗雍正皇帝,他上承康熙盛世下啟乾隆盛世,革除康熙晚年的弊病問題,并且還整頓吏治,使得康熙晚年貪墨之風盛行的官場吏治得到整頓,正是雍正的努力也使得乾隆初期官場風氣肅然,為乾隆盛世奠定了基礎。

因此關于雍正反貪的民間傳說就有了很多故事,最典型的就是雍正處死了每天只吃白菜豆腐的兩江總督唐文堯。

寒門子弟逆襲成封疆大吏最終卻淪落為官場兩面人

唐文堯自幼家貧,他是靠著親朋好友的接濟才最終讀書考取了功名,在康熙時期唐文堯考中進士,從此步入仕途為官。

最初的時候唐文堯也是官場上的一名清官廉吏,他起初被外放為江蘇某縣知縣,這時期的唐文堯是一名非常廉潔的清官,他敢為老百姓說話,能為民做主,在知縣任上做了許多有利于百姓的實事。

康熙在南巡時發現了唐文堯這個能為百姓辦事,能秉公執法的清官,當時在康熙中后期官場風氣很不好,官員貪墨成風,康熙對于整頓吏治是有心無力,因此他就想通過大力提拔清官廉吏,在官場樹立清廉的典范來引導官員們的清正之風,就在這種情況下康熙特意下旨破格提拔唐文堯為知府。

唐文堯被提拔為知府之后更加有干勁,他決定要與官場的不正之風作斗爭,他在任期間勇于懲戒轄區內的貪官污吏,敢于彈劾一些官場的不正之風,可以說他在康熙晚年是一位反貪急先鋒。

為了表明自己不貪不腐的決心,唐文堯堅持每天和妻子只吃白菜豆腐,生活過得十分清貧,可以說他是能以身作則的好官。由于唐文堯持身極正,他也越發受到康熙的器重和賞識,一步步從知府升到江蘇按察使,又從按察使升到布政使,最后官至江蘇巡撫。在康熙去世時,唐文堯已經從一名七品知縣官至二品的巡撫,成了封疆大吏。

也恰恰是在成為巡撫之后唐文堯開始迅速的墮落,他最初的時候還能秉持清廉的為官底線,但是隨著官至巡撫,一省之最高行政長官,求他辦事的人也就越來越多,最初他還能拒絕,但是到後來那些曾經資助過他讀書的親朋好友爭相來省城找他,他面對這些曾經有恩于他的親朋好友終于松了口,為官就是如此,清官一旦松了口,那就立刻變成了貪官。

就這樣唐文堯從當初一日三餐以白菜豆腐為主持身極正的清官廉吏迅速退化成了窮奢極欲的大貪官。但是由于唐文堯當初正是靠著清正為官才獲得康熙重用,清廉是他在官場上安身立命晉升之本,因此唐文堯在腐化墮落之后,依舊對外保持住了清廉為民的人設,他一面在明面上維持他清官廉吏的名聲,一面又暗中巨額賄賂,用現代的話說他就是典型的官場兩面人。

于是乎人們依然看到的是穿著打著補丁的衣服,一日三餐依舊以白菜豆腐為主的大清官唐文堯,在不熟悉的人眼中他還是那位兩袖清風,秉公執法的唐大人,所以在這樣的掩飾下,唐文堯一直隱藏下來,他的問題也沒有被人揪出來。

後來雍正繼位正值用人之際,雍正在沒登基之前就知道江南地區有一位著名的清官廉吏典范唐文堯,于是雍正決定重用唐文堯,提拔他為兩江總督兼署戶部尚書,就這樣唐文堯不僅沒有被抓,還被想整頓吏治肅清官場不正之風的雍正火線提拔為清朝最頂級的封疆大吏。

雍正鐵血反貪肅清了官場兩面人

隨著官職進一步高升,唐文堯不僅沒有收斂,反而更加變本加厲,他的膽子是越來越大,胃口也越來越大,他收受的錢財越來越多,也徹底辜負了康熙和雍正兩代皇帝對他的期望。

到後來唐文堯已經不光收受巨額賄款,他又開始把主意打到了公款上,江南地區時常發生水災,因此朝廷撥付的賑災款到了他這都得折半甚至只剩下兩三成能用到災民身上。

所以唐文堯的官依然是清正廉潔的表象,但他的私人腰包卻越來越富,相對的他治下的老百姓日子卻越來越慘淡,當然,這些還不會動搖國本,也不至于讓雍正能立刻揪出他來。

唐文堯最過分的就是公然抵抗雍正新政,雍正在繼位之后開始推行利國利民的新政,目的在于革除康熙朝的政策弊病,但是雍正新政中的很多政策都觸犯到了士紳貴族的利益,而這些士紳貴族用重金籠絡唐文堯,使得唐文堯在轄區內不積極擁護推行雍正的新政,甚至聯合士紳貴族訂立攻守同盟抵抗新政。

因此唐文堯受到江南道御史的彈劾,江南道御史的彈劾也警醒了雍正,這時候雍正才發現在江南地區推行新政遇到阻力很大,雍正本來認為唐文堯是能為民做主,敢于干實事的官員,這些新政的政策很多都是對老百姓有利的政策,有愛民如子的唐文堯在主持江南地區的事務,新政不至于推行的不順利。

可是這時雍正發現唐文堯在新政上推三阻四,甚至搪塞了事,他就覺得唐文堯不簡單,可能早已經被江南的士紳豪族所收買,并不是表面上看到的愛民如子的清官。

但是唐文堯整天穿著打補丁的衣服,吃著白菜豆腐,口中喊著為國為民,他的掩飾功夫做的很到位,江南道的御史們也只是風聞言事,對于他拿不出實質性的證據。

所以雍正認為靠這些御史是很難把唐文堯繩之于法,而唐文堯作為封疆大吏,自己如果在沒有實質性證據的前提下貿貿然把他拿下,肯定引起政局動蕩,讓百官心都不安,因此雍正決定派人調查唐文堯,在鐵證如山的情況下把他正法。

雍正就把調查唐文堯的任務交給了心腹浙江總督李衛,這個李衛出身于江蘇徐州的大戶人家,雖然沒文化,但是家里有錢,靠著家里花錢捐官,他才步入官場。由于他家里不缺錢,所以他為官比較清正,他在官場上一直以勇于任事,秉公執法聞名。因此雍正繼位后他獲得了大力提拔,從一個五品員外郎被雍正破格提拔為浙江巡撫最后又到浙江總督,成為雍正的心腹重臣。

李衛執法向來是不畏權貴,秉公執法,這也是雍正放心把調查唐文堯的事交給他辦的原因。李衛接到雍正交代的事情后,就立刻到江蘇微服私訪,在暗中調查唐文堯。

最終在李衛的明察暗訪之下,他掌握了唐文堯全部的貪墨證據,于是雍正下旨命李衛跨省帶兵抓捕唐文堯并將其抄家。

當雍正看到李衛上報的查抄唐文堯家產的報告后,他都有些驚住了,唐文堯真的是窮奢極欲,原來墮落之后的唐文堯吃的白菜豆腐不再是當初的白菜豆腐了,這個豆腐是空心的,里面濃縮了很多魚翅、燕窩那些名貴食材熬制的醬餡,白菜也不是當初的普通白菜了,而是一棵白菜只有一個的菜心,一鍋白菜豆腐需要很多名貴食材和幾十個白菜的菜心。

當然,光這麼吃也不至于讓雍正都驚住,原來唐文堯燉白菜豆腐的火源都與眾不同,唐文堯為了補身體,經常吃東北野山參,但是他又不喜歡野山參的土味,于是他就想了一個辦法,讓廚師用野山參當柴火去燉白菜豆腐,這樣白菜豆腐就能吸收到野山參的精華,也就能讓唐文堯補身體了。

李衛在查抄唐文堯家產時,光野山參就抄出了近一千斤,還有無數的金銀玉器,連唐文堯所用的夜壺居然都是純金打造,還鑲嵌了很多翡翠、寶石、夜明珠,饒是李衛出身于貴族家庭也沒享受過這種窮奢極欲的生活,別說李衛沒有,就連雍正自己用的夜壺都沒有像唐文堯這麼奢侈。

不僅唐文堯極為貪婪,他的子女也利用他的權力大肆斂財,因此雍正下旨讓刑部從重處罰唐文堯,最終唐文堯被雍正下旨處死,他的子孫后人全部發配寧古塔,并且子孫后代永遠不得參加科舉入朝為官。

處死唐文堯之后,雍正命令李衛兼署兩江總督,李衛在原有兼管的浙江和福建兩省之上又加入了兩江三省,就這樣李衛成了江南五省總督,順利的幫助雍正在江南地區推進新政改革。

唐文堯其實是民間虛構人物,他的歷史原型是兩江總督噶禮

其實唐文堯是民間傳說的虛構人物,根據歷史記載在康熙去世和雍正繼位初期并沒有叫唐文堯的兩江總督,唐文堯的歷史原型主要是雍正時期的兩江總督范時繹和康熙時期的兩江總督噶禮。

雍正繼位初期的兩江總督范時繹比較符合唐文堯的時間節點,不過范時繹的整體形象與唐文堯完全不同,只是結局都是被李衛收拾下來。

歷史上的范時繹是清朝開國功臣范文程之孫,他在兩江總督任上表現一般,雍正對他不滿的地方主要是他壓制不住兩江地區的反清組織天地會,因此他受到了「鄰居」浙江總督李衛的彈劾,雍正借著李衛的彈劾罷免了他兩江總督之職,兩江三省也被雍正并入到了李衛的浙江總督管轄范圍。

雍正雖然對范時繹不滿,但并沒有處死他,畢竟他是功臣范文程之孫,後來雍正啟用他為工部尚書,不過他在工部尚書任上涉嫌行賄受賄,最終被雍正罷官,但是雍正也沒有殺他并牽連他的后人。

其實兩江總督屬于清朝封疆大吏之一,能干到那個位置上的人基本都是王公貴族或者功臣勛貴之后,皇帝也不會輕易處死他們,除非他們犯了十惡不赦的大罪。

為何說唐文堯的原型還有康熙時期的兩江總督噶禮呢,就因為噶禮是被康熙親自下旨賜死的兩江總督,這一點與唐文堯很像。

噶禮是康熙嚴懲貪官最大的案子,噶禮是清朝開國功臣何和禮的后人,他曾跟隨康熙御駕親征蒙古準噶爾部首領噶爾丹,噶禮在戰場上驍勇善戰,還能體恤士卒,為官也比較清廉,能把戰功和戰利品都分享給屬下,再加上他的母親還曾是康熙的乳母,因此康熙十分喜愛和器重他,讓他出任了兩江總督。

當時噶禮出任兩江總督,江蘇巡撫是張伯行,這個張伯行是清朝著名的清官,被后人稱為清朝的海瑞。

噶禮在出任兩江總督之后很快就腐化墮落,變成了一個極其貪婪的大貪官,而貪官注定與清官合不來,因此張伯行多次彈劾噶禮,而噶禮也彈劾張伯行,督撫互參是清朝皇帝最不愿意看到的事情,康熙為此對兩人十分不滿。

後來康熙盛怒之下將兩人全部停止,不過康熙最初并沒有猜疑噶禮,他反而認為張伯行是有些清高過頭,水至清則無魚,因此康熙本來是打算懲罰一下張伯行的。

結果這時候噶禮的母親來到京城面見康熙,告了御狀,噶禮之母在康熙面前詳細說明了張伯行在任期間勤政愛民的表現,并直言噶禮是不孝子,在任兩江總督期間橫征暴斂,魚肉百姓。

噶禮的母親多次勸阻他不要辜負康熙對他的期望,勸他多與張伯行緩和關系,二人應該攜手并進,造福江南百姓。但是噶禮不僅不聽母親勸告,還為此記恨母親,并伙同其妻和兒子干都、義子干泰還有弟弟色勒奇準備將母親毒殺,有了弒母的想法。

噶禮之母無奈之下來到京城向康熙告御狀,請求康熙嚴懲逆子,康熙聽完乳母如此說,于是十分震怒,他也明白了噶禮原來是個兩面派,一面在自己面前扮演忠臣良將,一面在治所轄區貪婪無度。

因此康熙下旨命刑部嚴審噶禮,最終刑部審訊之后建議康熙將噶禮凌遲處死,康熙念其有戰功,不許施以凌遲之刑,改為自縊。于是在康熙五十一年(1714年)時,康熙下旨賜噶禮及其妻子自縊,噶禮的弟弟色勒奇和其子干都斬立決,義子干泰流放寧古塔永不敘用,噶禮的家產全部抄沒充公。

噶禮也是康熙和雍正時期結局最慘的兩江總督,被皇帝賜死,這個結局與唐文堯十分類似,而且噶禮的事跡也和唐文堯很相似,噶禮最初也是赫赫戰功的忠臣良將,結果到地方上沒有經得住誘惑,最終腐化墮落,和唐文堯也是在出任巡撫后腐化墮落很相似。

所以噶禮算是唐文堯的歷史原型,只不過他是被康熙嚴懲的貪官,其實民間之所以把唐文堯的故事安在了雍正身上,還是在于雍正在位期間注重整頓吏治,嚴厲反貪,但實際上雍正在位時期沒有處死過總督這類的封疆大吏,反而是以寬仁著稱的康熙在位期間處死了噶禮這樣的總督級別高官。

民間故事:男子陪愛妻生子,她丈夫突然出現,妻子:你倆誰是夫君
2023/05/30
河南發現道教始祖老子墓?專家勘測后,揭開千年大墓的秘密
2023/05/30
1992年,內蒙小伙撿到遼國金牌拒絕上交,拿到金店融成一對金鐲子
2023/05/30
河南古寺挖出神秘地宮,專家趕赴現場勘察,只見一位高僧枯坐千年
2023/05/30
晚清罕見上色老照片:官員長得肥頭大耳,貴婦氣質高雅遠超現代
2023/05/30
晚清老照片:觸目驚心的「三寸金蓮」,赤貧婦女衣不蔽體,袁世凱姨太太顏值高
2023/05/30
古代嬪妃侍寢後,為何不能陪著皇帝過夜?看完才知皇帝的心酸
2023/05/30
慈禧棺槨中的翡翠西瓜,價值6億,如今卻成美國博物館的鎮館之寶
2023/05/30
明朝共有16位皇帝,把他們的名字連起來看,會發現一個神奇的組合
2023/05/30
被稱作「六位帝皇完」的猛人,一生除掉了六位皇帝,其中更是有開國皇帝
2023/0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