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霸屏的穿越劇和清宮劇,讓很多人都想穿越回去當一個瀟灑風流、衣食無憂的王爺。比起位高權重但事務繁忙的皇帝,無憂無慮的王爺更受大家的喜愛。那種躺平就能富貴的生活,讓人直呼過癮。但是清朝的王爺真的活得那樣瀟灑嗎?
其實,不然。因為清朝有宗室制度,宗室子弟都要遵循這一制度。
清朝的宗室制度又稱為「降襲制度」,大體有恩封和考封兩種形式。清朝的宗室制度一共分為12個等級,最高等級為和碩親王,最低等級是奉恩將軍。
和碩睿親王多爾袞
所謂降襲制度(亦稱恩封),就是父親死后,兒子(只能一個)繼承其爵位后需要降低一個等級,以雍正的第五子弘晝一支為例,雖然說乾隆對弟弟(弘晝)額外加恩,沒有讓他的兒子永壁降襲為郡王,而是直接承襲 和親王爵位,但是從永壁的兒子綿倫一輩也開始了降襲,是為郡王。
需要注意的是,降襲也并不是毫無邊界的降級,清朝設有降襲邊界,例如和碩親王爵位最低可降至奉恩鎮國公,而最低的奉恩將軍世襲三次后,爵位便自動取消。
弘晝
考封也是清朝宗室制度的一大形式,恩封規定一個人的爵位只能由一個兒子繼承并且是降級承襲,其余的兒子必須通過考封的形式來獲得爵位。考封的主要內容有考翻譯、馬箭、步箭三方面,根據考試成績的高低,從而劃分出相應的等級(優、平、劣三等),以此來決定受封的爵位。所以說,清朝的皇室宗親們從小不僅要學習詩賦、言經,還要習武,要做到文武兼備,才能通過考試獲得爵位,給自己謀個前程,并不是每天「躺平」就能無憂無慮的。這些人在他們年少時期或進宮陪讀,或去書堂上學識字,大部分的時間都是用來學習的。
另外,清朝還有12位鐵帽子王,世代承襲親王爵位。這些人要麼深得皇帝喜愛,要麼為大清立下過赫赫戰功。除了清初幾位著名的旗主王公外,還有4個後來受封的「鐵帽子王」。世襲爵位即世襲者的爵位不會降級,但仍然僅有一子繼承其父的爵位,其他的兒子仍然還跟其他王公一樣,世襲遞降,并且進行考封受爵。例如雍正時期,怡親王(康熙第十三子,與雍正關系頗為親密)便是其中之一。
其子愛新覺羅·弘曉繼承了他怡親王的爵位,并學習其父管理藩院事務,任正白旗漢軍都統,但後來因其不堪大任而被撤職,成為了一位「閑散王爺」,但是其世襲的怡親王尊號和地位卻依然保存了下來。怡親王胤祥的其他兒子得到了雍正的賞賜,也被封為郡主或貝勒。然而,對于一些沒考上爵位也沒得到恩封的王室后代,便成了「閑散宗室」,每月會有2-4兩銀子維持花銷。他們只能用這些錢維持基本的生活。
怡親王(左)
如果犯了錯,到手的爵位也會飛走。在清朝的歷史上,就有很多宗室被削去「黃帶子」(即被移出宗廟,不再是宗室)的例子,康熙雍正年間的九子奪嫡,便是清朝削爵規模非常大的一次。
雍正時期共有7個阿哥(康熙的兒子)被削去爵位,數量是非常大的。其中康熙第八子胤禩、第九子胤禟為當時反抗雍正的頭目,被雍正羅列了20多種罪名,從而被除宗籍,削去黃帶子。其他的阿哥多多少少還能過上普通自由的生活,但是胤禩、胤禟兩兄弟在被削去爵位以后,雍正把他們圈禁在宗人府里,并分別取名阿其那、塞斯黑,在漢語里就是豬、狗的意思。胤禩、胤禟從小錦衣玉食,并未受過苦,在圈禁宗人府后雍正只許給他們粗茶淡飯。生活條件差,心情郁悶,他們難免生病,雍正更不許御醫去照顧,很快胤禩、胤禟便死在了宗人府,胤禩終年45歲、胤禟終年43歲。所以說,作為一名王爺,不僅要努力學習考官封爵,更要做到安分守己,不惹事端,以求平安。
康熙第八子 胤禩
只要能夠安分守己,忠于皇帝,王爺們還是能過上不錯的生活的。在清朝建立之初,皇太極封賞了諸多親王,雖說是降襲制,但降襲以后仍然是皇室血脈。順治時期,親王每年的俸祿大概在1萬兩白銀。有人做過調查,1兩白銀大概相當于現在的200元人民幣。所以,親王就算每天都「躺平」「佛系」,也能年入百萬,在當時的清朝依然可以過著極其奢侈的生活。
首先是王爺們的吃喝,清朝時期,尤其是盛世時期的王爺是「不差錢兒」的,每天早上會有專門的奴仆伺候他們起床,下人們早早地去街邊酒樓或者說小吃店買上王爺平常愛吃的早點,在王爺和王妃用膳的過程中,管家會來向王爺報告他今天的流程安排,一些掌握大權的王爺們肯定是事務繁多,至于一些游手好閑的皇室宗親,也要去應付一些繁雜的禮節性的事宜,比如說參加其他王室的生日慶典或宮內的各種重大節日等。至于王爺的午餐那就豐盛了,會有專門的人去換著花樣地做「新鮮菜」,從而得到王爺的青睞。做飯所用的食材更是奢侈,王爺的一頓飯所花費的金錢,可能是老百姓勞作一年的總收入。
再者是王爺們的玩樂,清朝時期的王爺們消遣時光的方式還是有很多種的。一般王爺們在早飯過后,在院子里逗逗鳥,和妻妾孩子們在院中玩耍,還有一些熱愛運動的王爺會去皇家園林騎馬射箭,或在京城里閑逛。用過午飯后,一些王爺會發展一些自己的愛好,比如說乾隆皇帝的第十一子永瑆,就是著名的「乾隆四大家」之一,他的字千金難求,從而可以看出他對書畫這一方面頗有造詣。乾隆的親弟弟愛新覺羅·弘曕,是一個理財能手。自6歲時起,弘曕便繼承了和碩果親王的爵位,位高權重,更是不缺錢花,但他依然喜歡投資、置辦產業,本著「錢生錢」的原則從中謀利。但是也有一些親王,無所事事,就去京城的賭坊、酒樓大肆揮霍時間和金錢,就算如此,他們的錢也是花不完的。從這一點上來看,王爺也是有一定的「躺平」資本的。
兒時的弘曕
清朝的王爺不能完全躺平,各種考核使得他們不得不去學習各種技藝,從而能夠考官封爵。就算是考取了爵位,也不是永久會員制,世界上沒有一片面包是免費的。王爺們如果犯了錯,皇帝賦予他們的爵位,也會被無情地剝奪。當然,只要安分守己,王爺們俸祿優厚,能過上瀟灑自在、衣食無憂的生活。這也是我們在清宮穿越劇中看到的王爺生活圖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