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趣闻历史
揭秘三國
金庸武俠传
民國往事
野史分享
历代皇帝
史料记载
全部
    
中國人口長期世界第一,背后真正的原因,考古發現改寫認知
2023/05/25

大概就在不久之后,印度人口將超過中國,成為世界第一,但至少從春秋戰國以來,中國人口長期位居世界第一,基本占比在25%以上,如果向前追溯,估計上古中國人口也是世界第一。即便折算成每平方公里人口數量,中國人口還是世界第一。

問題在于:中國人口憑什麼長期世界第一?談及這個問題,相信很多朋友都認為是中國的「人口觀」,追求多子多福、人多力量大等等,由此導致中國人口眾多,不是什麼了不起的事情,世界上很多國家都能做到而沒有做。其實,「人口觀」只是表象,背后還有真正了不起的技術支撐,現代考古改寫認知。

宋朝之前,中國人口為何難以過億

春秋時期,為了鼓勵百姓早婚多育,齊國、越國等都出台過「人口刺激政策」。漢朝初期,面對秦末人口銳減,劉邦也出台過人口刺激政策,甚至漢代對超齡男女光棍罰款。

從周代到唐代,中國歷代統治者都出台過人口刺激政策,但人口卻從未過億,最高峰時只有8000多萬。宋朝時期,與眾不同的是不抑制土地兼并,且國土面積更為狹小,但中國人口卻出現暴漲,北宋末年人口高達1.26億,第一次破圖1億大關。

那麼,為何漢唐人口不能過億,宋朝卻能過億?原因很簡單,宋代引進了占城稻(源于中南半島的占城國),而 占城稻具有「生長周期較短」、「耐旱」、「適應性強,不擇地而生」等優點,因而被宋仁宗大力推廣,使得光熱條件不如嶺南的長江流域,也能夠一年兩熟,最終讓宋朝糧食產量暴增。

因此,宋朝人口能夠過億,真正的原因在于糧食產量暴漲,有了足夠養活過億人口的糧食。世界其他國家地廣人稀,包括擁有占城稻的中南半島國家,以及擁有玉米、土豆高產作物的美洲,不是他們要控制人口,不是他們不想人口變多,根本原因是他們無法生產足夠的糧食。那麼,他們為何不能生產足夠的糧食,而中國卻能呢?原因與先進的農業技術有關,比如以下兩點,考古發現就改寫了傳統認知。

中國古代天文,提供準確的「農時」

雖說蘇美爾、古希臘天文極其發達,蘇美爾的泥版文書,古希臘的文獻典籍,記載的天文知識讓人震驚,不夸張地說都超前了時代至少千年以上,但如果從可以考古證明的角度看,中國古代天文基本一直最為先進,而且是符合發展邏輯的一脈相承。

河南賈湖遺址,距今9000余年,中國先民已經學會了「律管候氣」,開創了后世律歷制度的先河。所謂「律管候氣」,是中國古代判斷二十四節氣的各「中」氣是否按時而至的一種設施。

河南西水坡遺址,距今6500年,中國先民建立北斗、二十八宿的觀測與四象體系(朱雀、玄武、青龍、白虎),已經掌握立表測影技術。

遼寧牛河梁遺址,距今5500年,中國先民掌握「二分二至的日行軌跡」,即知道何時春分、秋分、夏至、冬至。

山西陶寺遺址,距今4300余年,考古發現上古「觀象台」,可以觀測到24節氣,說明中國天文取得了進一步發展。

到了唐元時期,中國歷法越來越準,其中唐僧一行、元朝郭守敬等,都是當時世界上最頂尖的天文學家。

可見,早在8000年前,中國先民就已長期觀測天象,從而 掌握了精準可信的農時,後來又總結出「二十四節氣」,為農業生產提供最根本的保障。不掌握「農時」,農業生產就基本沒有什麼發展,糧食產量也就沒有保障,人口自然就不會多。

上古農業技術革命——骨耜

除了掌握農時,還需要高效的農業工具,考古顯示早在6500年前,中國已有類似鏟子一樣的高效農具,這一點無疑改寫了傳統認知。

本世紀初,在浙江寧波距離河姆渡遺址七公里之處,考古發現田螺山遺址,距今大約6500多年,屬于河姆渡文化。

2004年,在田螺山遺址一期,只有300平的地方,考古人員發現幾十萬顆碳化稻米,反映出當時田螺山農業極其發達。後來,考古發現一些神秘骨塊,經過研究之后發現,它們就是史書上記載的耜( )。

為了驗證骨耜(采自水牛肩胛骨)的效率,考古專家親自做過實驗,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員孫國平指出:實驗證實骨耜與如今鐵鍬類工具的效率相差不太大。

因此,田螺山農業之所以發達,根本原因之一在于他們進行了農具革命,從而實現了農業革命,大幅度提升了農業生產效率。

之后,中國又發明了很多先進農具,耒(耒耜)、犁、曲轅犁、耬車(現代播種機原型)等,尤其戰國秦漢時期鐵制農具大規模的使用,更是提升了中國農業效率,所以戰國時期的戰爭規模才能遠超春秋時期,長平之戰參戰兵力才能高達百萬。在不斷革新的農具下,中國農業生產效率遠超世界其他地區,由此生產了更多的糧食,可以養活更多的人口。

可以說,除了農時、農具之外,還有農業生產中的主糧格局(8000年前初步確立南稻北粟,後來形成南稻北麥)、水利灌溉、開荒技術、種植技術等等各個環節,中國從上古開始就長期領先世界。

由于上古中國農業發達,可以養活更多的人口,于是慢慢形成了龐大的人口基數,後來隨著農業技術的進一步發展,人口自然就越來越多,導致古代戰爭規模也遠超西方等。可見,很多問題都是一環套一環,不會孤立的出現,所以西方一些歷史真的站不住腳。

當然,一旦人口數量超出糧食產量,往往就會爆發農民起義,集體無意識的消除多余人口。 這個歷史非常沉重,告誡我們必須時刻重視糧食安全,必須擁有足夠14億人食用的糧食,否則后果不堪設想。

與中國不同的是,約翰·霍布森在其書《西方文明的東方起源》中說:在農業方面,「歐洲作為一個整體,直到20世紀才到達12世紀中國(宋朝)的水平。」很多人不相信這個判斷,但在今年年初,歐洲科學家重大發現「人類糞便可以用來當化肥種蔬菜,而且安全無害」!

因此,中國人口長期位居世界第一,是一件非常了不起的事情,始于上古時期,經過歷朝歷代的努力,此后才形成的人口優勢。網上一些貶低中國古代人口數量的言論,只能說不是蠢就是壞。

被稱為「南唐武則天」,從陪嫁丫頭逆襲成開國皇后,李煜奶奶的人生到底有多傳奇?
2023/06/08
漢景帝一生有十多個兒子!後來到了漢武帝時期,這些皇子結局如何
2023/06/08
民國往事:鳳凰再婚恩愛40年,丈夫死后卻被繼子逼上絕路,89歲遺憾離世
2023/06/08
民國往事:伴娘愛上新郎,多年后偷偷同居,懷上孩子卻只能打胎遠走
2023/06/08
劉備臨死前,為何把兵權交給李嚴,架空孔明?這才是他的高明之處!
2023/06/08
蔡文姬:被匈奴王霸占12年屈辱生二子,曹操重金贖回散發赤足救夫
2023/06/08
民間故事:六十歲老母面若桃花,高僧告訴男子:都是你的錯
2023/06/08
民間故事:女子去奔喪,聽到大蛇說話,她偷偷掀開了祖母的棺材蓋
2023/06/08
民間故事:男子高價買八哥放生,八哥告訴他:天黑別借宿
2023/06/08
民間故事:男子林中救人,半月后,美人對他說,恩公,快跟我走
2023/0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