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趣闻历史
揭秘三國
金庸武俠传
历代皇帝
野史分享
史料记载
全部
    
古代女子非常看重「貞潔」,為何遇到采花賊從不反抗?原因很現實
2023/05/19

在《神雕俠侶》當中,小龍女蒙塵于甄志丙,并誤會是與楊過有了肌膚之親;而在楊過不明所以,未能應承與她廝守之后,她一怒之下竟口吐鮮血,并險些下手殺了楊過。

大家不由會想:明明是從小生長于古墓之中,有著驚人武藝,且如同冰雕雪砌的小龍女,為何遇到甄志丙,這般道貌岸然的偽君子卻不反抗?

古代的女子,很看重「貞潔」,那為什麼遇到采花賊,卻從不反抗?原因很現實,滿是辛酸淚。

首先,是當時極為嚴苛的社會輿論,而這就不得不說故事發生的年代背景。

眾所周知,《神雕俠侶》的故事是發生在《射雕英雄傳》之后,也就是王重陽抗金失敗的南宋朝廷。而程朱理學作為當時統治階級有力的思想統一工具,他們提倡的「存天理,滅人欲」,深深禁錮了中國接下來的封建社會時期。

即便是虛構小說,金庸先生也是在對歷史了如指掌的前提下創作,其筆下人物完全體現當時社會的現實,也就難怪與世隔絕的小龍女如此憤怒了。

其實早在宋朝往前,中國傳統的封建主義社會對于婦女的清白并沒有那麼講究。一是由于在唐代之前,戰禍連年,人口大幅減少,對于婦女的婚姻自由,在當時社會還是秉持比較開明的態度。

統治階級為了人口擴張穩固政權,鼓勵適齡女子的生育:如女子及笄之年未嫁,父母便要坐牢。若丈夫不幸身殞,女子可另擇佳婿。

而宋朝的開國皇帝—趙匡胤于陳橋兵變之中,以杯酒釋兵權,一下子拉開的重文輕武的大幕;

在這種失衡的政治需求之下,程頤提出的「 餓死事小,失節事大」,漸漸占據主流話語地位。

據史料記載,歷史上獲得「貞潔烈女」稱號的,「 宋五人,明七百一十人,清則七千零九十八人「,這些女性獲得稱號后,會在家鄉建立起一座高高的牌坊,仍有部分留存至今。

就包括在變革思想遍地開花的民國,還有讀過女校的女性因父母之命,被迫守「望門寡」,也就是男女雙方訂婚后,男性死亡,女子未過門也需為夫守節。

而這一類女性,也被打上了「掃把星」的污名。

在如此嚴格的社會輿論之中,婦女的話語權被壓縮到最低,這也成為許多被壓迫女性無法反抗的首要因素。

其次,就是女性在生理素質上久居弱勢地位。

古時候的閨閣小姐,都以「大門不出,二門不邁」為榮,這也就使得這些弱質芊芊的女性身體素質比較低。

例如「裹小腳」這一做法,起源于南北朝,興起于宋代,流觴于明清。由于當時的封建統治者和貴族認為女性「弱柳扶風」的姿態曼妙無比,于是這種原本盛行于達官顯貴之中的風氣逐漸向民間擴散。

《南史·齊紀下·廢帝東昏侯》有說到過,東昏侯將金子打造成薄薄一片,貼在透亮的磚地了,讓他的愛妃蕭寶卷走在上頭,稱之為「此為步步生蓮矣。」

甚至在清朝,有個叫方絢的文人曾自詡為「香蓮博士」,寫成了一篇題為《香蓮品藻》的文章,將這種畸形審美之下的病態,劃分為五式九品十八種,分門別類進行鑒賞。

而女性則在這種畸形審美的桎梏之下,連站立都需要身邊的丫鬟攙扶,更不用說要對抗欲行不軌之事的登徒浪子了。

如果持續反抗,那就真的是生死之事了。

最后,女子的清白,牽扯到整個家族的聲譽

古代女子需要考慮到家族的榮譽和聲譽。在古代,宗族觀念至關重要,而女子的「清白」則是直接關系到家族的榮譽和聲譽。

如果女子被采花賊侵犯了,她們可能會被視為丟失了家族的「面子」,導致整個家族受到污辱和責難。因此,為了維護家族的榮譽和聲譽,古代女子通常會選擇忍受采花賊的侵犯。

其實從一個側面的例子就可以看出,古代女子的清白與家族顏面密不可分的關系。

在電視劇《知否》中,盛家五姑娘墨蘭為攀上枝頭做鳳凰,與梁家公子暗通款曲,被人發現后在祠堂罰跪;她胸有成竹,家中一定會為她促成這門親事。

究其原因,不外乎是因她上無父母之命,下無媒妁之言,與人私自相會。在當時看來,就是不守婦道,所以家族中未結親的孩子,都會因為她的舉動受到牽連。

那麼又有人發問, 女性出于各種原因無法反抗,難道就沒有針對加害者的嚴刑重典嗎?

這個還真有,古代對于采花賊的處罰,比起現代刑法「以人為本」的理念,在量刑裁定方面極為苛刻。

《唐律疏議》上說:「和奸(通奸)者,男女各徒一年半;有夫者,徒兩年;強者各加一等」。

而宋代基本上沿襲《唐律》,處罰比唐代更嚴。

據《宋刑統雜律》規定:「應有夫婦人被強者,男子決殺,女人不坐罪」。什麼意思呢?就是如果冒犯有婦之夫,男子就要殺頭;而女子若防衛過當,則無需處罰。

因此, 即便是有重典保護婦女應有權益不受損害的情況下,但在社會輿論、家族顏面以及身體條件一系列的因素綜合作用之下,被傷害的女性通常只能默默忍受這種苦楚

雖然現在的社會已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但作為生活在陽光下的我們,仍然應該充分考慮到當時婦女面臨的復雜社會關系,尊重她們的選擇,并努力營造一個更加安全和平等的社會環境。

所以在如今的社交媒體之上,越來越多的杰出女性開始嶄露頭角:鞠躬盡瘁的張翠梅校長、在美國的八角籠中,奏響國歌的UFC草量級女子冠軍張偉麗,以及千千萬萬個在各領域做出巨大貢獻的女性,她們無一不為婦女平等的事業扛旗。

隨著時間的推移,社會觀念逐漸進步,人們對于保護女性權益的意識也越來越高,我們應該努力讓自己和他人認識到女性的尊嚴和平等,為構建一個更加公正和平等的社會而努力。

古人為什麼都不吃貓肉?李時珍早已在《本草綱目》中給出答案
2023/05/30
古代的丐幫有多可怕?別被武俠小說騙了,看看真實的丐幫是啥樣?
2023/05/30
「寒門子弟」在古代屬于啥階級?別被騙了,是你我高攀不起的存在
2023/05/30
秦始皇49歲而亡的背后,只是因為他吃「元水」,難怪史書不好記載
2023/05/30
古代青樓除了女性還有「男妓」?他們的一生,或許比你想象的悲慘
2023/05/30
如果你是這個姓氏,可能不是炎黃子孫,而是波斯人的后裔
2023/05/30
民間故事:男子假裝醉酒,對妻子霸王硬上弓,妻子說:你膽子太小了
2023/05/30
民間故事:徒弟哭喪,半夜打開棺材說:活該你去死,以后師母是我的
2023/05/30
民間故事:妻子探親回家,見丫鬟穿著肚兜,丈夫:別著急,聽我解釋
2023/05/30
胤礽:1歲封太子,20歲替父處理朝政,并非無能卻兩次被廢,為何?
2023/0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