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有一個人幾乎是所有女子的「夢中情人」,那就是皇帝。
作為一個擁有著全天下生殺予奪的男人,嫁給他那絕對能夠改變自己下半輩子乃至自己家族幾代人的命運。
但這皇宮大院,卻也最是無情之處,進了宮的女子又有幾個能夠獨得皇帝恩寵呢?只能說是「一代新人勝舊人」。
那麼在古代皇宮之中,一個女子究竟怎麼才能立足呢?
清朝在最后的「康乾盛世」之后,便是逐漸走了下坡路,嘉慶年間靠著一些攢下來的家底還能勉強支撐「天朝上國」的體面,但到了嘉慶的兒子道光一朝,卻是終于顯出了各種弊端,而這些弊端最大的體現,則就是鴉片戰爭。
但在鴉片戰爭前夕,道光卻是似乎根本沒有發現這些,他在干什麼呢?他在解決自己最大的一件心事。
此時道光最大的心事是什麼呢?就是自己兒子有點少。
本來道光有六個兒子,但前三個幾乎都是早夭了,最大的長子也不過活了二十來歲,第三個兒子更是生下來一個多月就夭折了。
剩下的三個兒子也都不過是小孩子,誰知道他們會不會也夭折了。
于是在道光十七年,后宮再次選秀,為皇家延續香火。
在這次入宮的女子之中,便有一人名曰烏雅氏。
在這次選秀中,十五歲的烏雅氏便是直接被五十五歲的道光看中了,一進宮便被封為了貴人,而且得了一個「秀」的封號,這哪怕在滿人之中也是不常見的光榮了。
不到兩天,秀貴人便被賜予了四個宮女伺候,還被賞了搬到圓明園居住,這等的恩寵頓時令整個后宮眼紅。
很快,就有人用烏雅氏這等恩寵說事,聲稱道光這是「于理不合」,而烏雅氏不久后也被貶為了秀常在,一直過了將近兩年后,烏雅氏才又因為一個偶然的機會被道光想起。
就在這一年的七月十日,烏雅氏居住于咸福宮中,她的侍女在伺候她吃完飯后收拾桌子時,失手打碎了一個碗,一下子把小丫頭嚇到了,往后面退了兩步,又踩到了放在地上的針線籃子,把一包花針踩壞了。
一旁的管事宮女見狀頓時大怒,抄起了尺子就打了烏雅氏的侍女好幾下,打到興頭上竟然反手一尺子抽到了侍女的臉上,侍女的臉直接便腫了起來。
烏雅氏見了勃然大怒,這打狗還要看主人,在宮中伺候的奴才就是主子的臉,這個管事宮女分明是看自己好欺負啊。
于是烏雅氏自然是指著管事宮女一陣喝斥,恰好被正經過咸福宮的道光聽見了,這一問之下,自然是見到了烏雅氏。
這一見勾起了道光的舊情,于是在十余天后,烏雅氏再次恢復了貴人的位份,并且有了一個新封號「琳」。
一年后,琳貴人烏雅氏身懷龍種,被再次晉級,成為了「琳嬪」。
但這個孩子是烏雅氏懷地第一個龍種,但肯定不是最后一個,接下來的時間里,烏雅氏以「實力讓道光放心」。
不久后,烏雅氏便生下了她的第一個兒子,道光第七子奕譞,隨之而來的就是烏雅氏地位的水漲船高,被太后懿旨欽封為妃,并非常注重烏雅氏的升妃儀式。
就此之后,烏雅氏幾乎是獨占道光帝恩寵,只要是她的牌子,那就必然是道光帝的選擇。
又過了一年,烏雅氏再次懷孕,這次生下了一個公主。
都說封建社會尤其是皇家特別「重男輕女」,但這件事情在烏雅氏這里似乎是失靈了,生下公主后不久,烏雅氏便被特許進入承乾宮居住。
接下來的三年內,烏雅氏又接連生下了兩個皇子。
都說母憑子貴,在后宮之中,尋常女子生下一個男孩,這下半輩子基本就有了保障,更何況是烏雅氏直接生了三個皇子。
這簡直是給道光帶來了一個絕對驚喜的「后代大禮包」,而烏雅氏也是再次「官升一級」,成為了「琳貴妃」。
兩年后,烏雅氏再次懷有了身孕,但這次卻出現了意外,烏雅氏流產了,孩子沒能生下來。
即使如此,烏雅氏也已經是碩果累累了,從十五六歲就進宮,到二十四五歲,這八九年的時間里,烏雅氏懷有了五次「龍種」,生下來了三男一女四個孩子,還全都養活了,這對于前三個兒子都早夭的道光來說,無疑是莫大的安慰。
但就此之后,道光的身體一天不如一天,終于在道光三十年駕崩了,即位的咸豐皇帝則是尊烏雅氏為太妃,依舊好好奉養。
按理來說,烏雅氏此時的地位絕對不算低,根本原因還是她生下的三個兒子,皇帝的三個兄弟。
烏雅氏的長子奕譞被封了醇郡王,次子奕詥被封了鐘郡王,三子奕譓被封了孚郡王。
這三個王爺喊她額娘,除了咸豐皇帝,這清朝還有誰敢去招惹她。
但即使地位如此顯赫,烏雅氏也沒有任何驕縱之心,久在深宮的她非常明白站得越高,摔得越狠的道理,尤其是自己的三個兒子雖說都是王爺,但也都還沒有長大,最大的奕譞此時也不過剛剛十二三歲,自己這一家孤兒寡母正是應該隱忍的時候。
于是很快烏雅氏便過上了深居簡出的生活,忽略年紀不看,非常像一個給先皇守寡的老太妃,但此時的烏雅氏還不到三十歲啊,她能夠忍住這日復一日枯燥的生活嗎?
答案是能,不僅她自己能,她帶著自己的兒子一起能。
在對于自己這三個兒子的教育上,烏雅氏那是謹慎小心,不敢有絲毫懈怠。
一次奕譞在宮中玩耍,恰好遇到一個名叫李進喜的當值小太監,便拉著他和自己一起玩,這李進喜和奕譞一跑,腰上一個織著赤紅鎏珠的牙白珊瑚佩便露了出來,一下子吸引了奕譞的眼睛。
奕譞伸手就直接把珊瑚佩從李進喜的腰上搶到了手里,一邊把玩著一邊問:「小喜子,這是哪來的?」
李進喜一彎腰:「回小王爺,這是前幾日宮里一位娘娘賞奴才的。」
奕譞聞言眼也不抬:「倒是好看,你覺得這個戴在我身上怎麼樣?」
李進喜看了看奕譞專注的表情,又一聽他說這話,心下哪還能不明白奕譞這是看上自己這件珊瑚佩了。
別看這麼一個小玩意兒,但這是珊瑚所作,更重要的是這是宮里的東西,那放在外面就至少要百八十兩銀子往上說了。
可這是王爺啊,年紀再小也是自己的主子,自己怎麼能不懂事呢。
于是李進喜點頭陪笑道:「這東西戴在王爺身上是真好看,王爺您就戴著吧,這是這東西的福氣,更是奴才的福氣。」
奕譞一聽頓時笑瞇了眼,拿著珊瑚佩就玩去了。
但回了自己宮中之后,這珊瑚佩自然是被烏雅氏看見了,她皺著眉頭問奕譞這是哪里來的。
一開始奕譞小孩子心性,沒當回事,但烏雅氏卻是沒有就這麼算了,板著臉喝問奕譞。
奕譞見額娘生氣了,這才低著頭說了原委。
烏雅氏聞言大怒,拉著奕譞抬手就打,讓人把李進喜找來,讓奕譞把珊瑚佩還給李進喜。
李進喜哪里敢要,跪在地上磕頭搗蒜,求烏雅氏息怒,饒了奕譞。
烏雅氏卻還是要太監去給自己拿棍子,要打奕譞,并怒道:「你這小小的年紀,就知道仗著身份貪圖人家的東西了,這還了的,以后長大了去辦事,少的不得也是個貪官,我今天打死了你,省得你以后給先帝丟人。」
奕譞早已是嚇得嚎啕大哭,跪求額娘饒命,又在旁人的勸說下,烏雅氏這才讓奕譞站了起來。
就此之后,奕譞果真是一直以此事為戒,但烏雅氏為自己兒子鋪的路,也不止是只加強其自身的教育。
在咸豐年間的一次選秀后,被選上的秀女都進了皇宮,但烏雅氏卻也是被人找到,她的兒子奕譞竟然也是有了喜事。
原來按照清朝規制,選秀之后被選上的修女正常進宮,沒被選上的秀女則是可以被皇帝賜給位高權重的大臣或者八旗貴胄,而這次選秀的女子之中就有一個落選的秀女,被咸豐指婚給了弟弟奕譞。
此女子名叫婉貞,姓葉赫那拉,她的姐姐是咸豐的妃子懿妃,也正是懿妃向咸豐請求把妹妹嫁給奕譞的。
如果說懿妃這個名字大家不太熟悉,那麼我們可以先說一下她日后的稱呼——慈禧太后。
沒錯,日后權傾天下的慈禧太后,現在還是咸豐的懿妃,但她的心機卻是已經初現,抓住了奕譞這個「風投方向」,想把自己妹妹嫁給他,咸豐自然也是答應了。
烏雅氏或許也是看出慈禧的不凡,便直接答應了。
就這樣,等到奕譞二十歲時,他被賜了在宮外的府邸,并且和慈禧太后的妹妹成了婚。
一年后,第二次鴉片戰爭爆發了,英法聯軍打進了北京城,火燒圓明園,咸豐皇帝帶著后宮們跑到了避暑山莊,掙扎了一年就駕崩了。
但此時的朝政卻是動蕩不安,肅順、載垣等大臣們都想把持朝政,慈禧先暫時隱忍,讓兒子載淳登基,也就是同治皇帝。
等到恭親王到了后,慈禧發動雷霆手段,直接抓捕了肅順等人,而前往抓人的,正是奕譞。
就這樣,在這場「辛酉政變」之中也算是出了大力的奕譞自然是得到了慈禧等人的信任,同治帝更是直接給了他莫大的殊榮——晉爵親王,宮宴不拜,上奏不名。
此后醇親王只要是和皇帝吃飯,那就不用行禮,只要是上奏折,就不用寫名字,并且同治還尊烏雅氏為皇貴太妃,地位更上一層樓。
這樣的待遇,在當時絕對是少有。
但即使是這樣的光榮,奕譞卻依舊記著母親烏雅氏對自己的教誨,不敢伸手拿不該拿的錢,不敢做不該做的事。
在當時的兵部之中,有一個姓惠的筆帖式。
這個筆帖式負責的就是抄抄發往各地的文書,翻譯一下滿蒙藏回等地送來的奏折,說白了就是個辦公室文員,一個小官。
但從「惠筆帖」的出身來說,他當這種小官卻有些「屈才」了,因為他的姨姨正是烏雅氏,他也算是個皇親國戚。
這便引來人問惠筆帖:「老惠,你當真是貴太妃的外甥,醇親王的表弟麼?」
惠筆帖看著問他的人,顯出不屑置辯的神氣。
他們便接著說道:「那你怎麼連個侍郎、員外郎都撈不到呢?」
惠筆帖嘆了一口氣:「我不僅和醇王爺有親,和惇王爺(道光第五子奕誴)也有親戚,但醇王爺窮啊,惇王爺更窮啊,可也不能說人家不照顧我,我一個月十二兩銀子的房租,他倆給我出了,醇王爺還比惇王爺多掏了二兩,這就到頭了,我不干這個筆帖式還能干嘛呢。」
就是這樣一件事情,也能夠看出奕譞并沒有忘記烏雅氏對他的教育。
到了同治五年,奕譞的長女和長子在不到一個月的時間里接連夭折了,兩個可憐的孩子加起來還沒十歲,這讓烏雅氏悲痛欲絕,承受不住打擊的她就此傷心的茶飯不思,不久也去世了。
朝廷商議,給其「莊順」的謚號,陪葬道光陵墓之中。
但烏雅氏雖然去世了,她的地位卻還是在不斷地上升。
就在同治皇帝年紀輕輕便駕崩了之后,接下來的繼位人選那是大出眾人所料,慈禧選擇了奕譞的兒子載湉繼位,也就是光緒皇帝。
烏雅氏成了皇帝的奶奶。
果然就此之后,烏雅氏陵墓前的貢品就長久不斷,在道光帝一眾妃子之中也是非常顯眼的。
烏雅氏一生在道光皇帝駕崩后,其實已經算是結束了,這幾十年如一日的生活,塑造了她平靜的內心,沒有多余欲望的內心,也正是這種心態,讓她有了一個體面的下半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