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看過《天龍八部》的讀者,必然對游坦之這個角色不陌生。大多人對其的看法是游坦之既可憐又可恨,可憐之處在于家逢巨變,父母雙亡。
他變成孑然一身,有仇又沒能力報,更是被阿紫毀了容,受盡欺負。可恨之處在于,明明他有了很好的機緣,卻不知道珍惜,反而病態式的愛上了阿紫。
讓讀者著實對其看不起,其實游坦之雖然受了很多苦,但是他的機緣真的不錯,甚至不比段譽和虛竹差。若是他不去理會情情【愛☆愛】,一心搞事業。
以他的潛力再過個五年時間,不敢說能成為天龍第一人,進入江湖前五還是沒問題的。可是游坦之仿佛著了魔一樣,對阿紫愛得難以自拔。
他的這種愛都讓人不理解,以前每次讀到游坦之這一段,都對其恨得咬牙切齒,恨其不爭氣。然而多年過后,再讀《天龍八部》終于明白了游坦之。
不能以上帝視角來審視游坦之,要結合他的經歷,代入去看。游坦之從小有個很溫馨的家庭,父母對他保護的很好,游坦之像個天真無邪的寶寶。
這就導致了游坦之雖身處江湖,卻從未進入江湖,更是不學無術,也無一技之長。聚賢莊一戰,游父游母死后,對于游坦之而言仿佛天塌下來了一樣。
他過去被保護得太好了,突然父母不在了,他都不知道該怎麼辦了?他雖然是個成人,但是內心以及經歷還只是個孩子,他沒有面對生活的勇氣。
何況以他這種小白,自然也守不住游家莊。後來他機緣巧合下遇到了喬峰,他想找喬峰報仇,可是二人實力猶如天塹,游坦之徹底絕望了。
這個時候游坦之甚至都不知道自己何去何從?他迷茫無助,又對人生的未知充滿了恐懼,甚至連一絲念想都沒有,想一死了之又沒有勇氣。
這個關鍵時刻,阿紫把他抓去了,阿紫用花言巧語欺騙他,利用他,甚至毀了他的容貌。本來阿紫是為了報復游坦之,可是游坦之絲毫不懷疑阿紫。
就是因為阿紫給了他一個念想,人活著若是連念想都沒有,那只能成為行尸走肉了。游坦之自欺欺人地認為,阿紫是真的對他好,他腦中無限美化阿紫。
這就跟段延慶天龍寺外遇到刀白鳳一樣,同樣是給了對方希望,念想。區別在于,刀白鳳對段延慶也算是付出了,阿紫是在純利用游坦之。
其實到了後來,他見識了阿紫的那些手段,游坦之豈能不明白阿紫是什麼人?又怎會不知道阿紫一直在利用自己?可是他太孤獨了,內心太軟弱了。
阿紫的強勢讓他有了依賴,阿紫是他唯一活下去的信念。他寧愿在心中不斷美化阿紫,不斷欺騙自己,他只要能待在阿紫身邊已經心滿意足了。
這也是為何後來,阿紫對他百般嫌棄,趕都趕不走的原因。或許在初次看到阿紫的笑容,游坦之已經難以自拔,或許在阿紫騙他時,對他的關心。
讓游坦之找到了父母身上的感覺,不管是怎樣,游坦之都是將自己的念想,寄托在阿紫身上了。若是沒有阿紫,他也就失去了唯一活下去的信念。
真正讀懂游坦之這個人物,讓人不由得落下淚來。他自始至終未從父母的離開中走出來,他一直在拒絕成長,不愿意睜開眼睛面對這個江湖。
說到底還是父母對游坦之保護得太好,他內心太脆弱,以至于拒絕成長,完全就是個巨嬰。他對阿紫也根本不是愛,完全就是一種情感依賴。
阿紫是父母死后唯一關心在乎他的人,他把對父母的依賴,情感轉移到阿紫的身上了。他在內心編織著美麗的謊言,不斷的欺騙著自己。
阿紫最后累了,不愿意再欺騙他,哪怕告訴他一切,可是游坦之還是不愿意走出來。人總要學會自己去長大,游坦之就是一直在逃避,不愿意面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