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趣闻历史
揭秘三國
金庸武俠传
历代皇帝
野史分享
史料记载
全部
    
古代青樓女子的「行內話」,現成年輕人口頭禪,有沒有你常說的?
2023/05/25

近些年來,社會著重提倡男女平等,從各個方面提升女性的地位和價值,在大力弘揚傳統文化的同時,不忘剔除封建糟粕,男尊女卑便是其中極為重要的一項。古時候,等級制度嚴苛,男尊女卑成為全社會的共識,女子中最為人所輕視的便是青樓女子,但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幾千年后,這些青樓女子的「行內話」已經變成了年輕人的口頭禪,且時常掛在嘴邊。

青樓女子的淪落

提起青樓女子,不論是從電視劇亦或是從書籍中,大多都是遭人唾棄的。她們的形象大多如詩人杜牧所寫的「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后庭花」中的只知尋歡作樂,或是影視劇中所展現出來的只想攀附權貴,不知廉恥。

實際上她們也只是時代下任人宰割的可憐人罷了。沒有人生來便想要出賣身體,靠這樣的方式去生活,這個烙印對那個時代的女子而言是一生的恥辱。誰不想要「一生一世一雙人」的愛戀,處于那個時代下,她們別無選擇。

既然無人自愿,那青樓女子又是從何而來的呢?實際上大體不過幾種可能:被父母賣入青樓、從小生活在青樓的孤兒和被陷害至此等。

古時社會等級嚴苛,想要一躍而上,成為人中龍鳳何其困難。且男尊女卑嚴重,大多數女人的命運猶如浮萍,她們的命運不由己定。「在家從父」,大多數女子是男子的墊腳石。貧苦之家難以過活,便只能將女孩賣給別人,換取錢財來養活一家老小。

如果命好,賣給官宦之家成為侍女,那等到年紀稍大,便可出府嫁人,以后還可過正常生活。如果被賣到青樓,這一生便是徹底毀了,她們身上「青樓女子」的烙印是永遠無法消除的,「貞潔」對于古時的女子而言是命。

但還是有很多人家在看到出生的是女孩時,就將其拋棄,這樣還可省去家中的開銷。所以有很多青樓女子是從小便被青樓收養的,只待稍大些便去接客。實在貌美如花的,便賣給出價最高者。

但最為人痛惜的是本為官宦之女,自小錦衣玉食,一朝失勢,被陷害于此。正如影視劇中所演,在得知驚天秘密后,被歹人賣入青樓,身上被烙上痕跡,求生不得,求死不能。

更為人嘆息的是原本她有個很好的家庭,有很愛她的夫君,有很好的摯友,生活一帆風順。只因這一件事,夫妻之間嫌隙漸生,破鏡難圓。

在古代,女子總是活的卑微,青樓女子更是如此,無論是自愿還是被迫,這輩子永遠都無法掙脫枷鎖。她們成了男子可以隨便狎玩的對象,成了可以隨便定價出售的商品,尊嚴于她們而言是奢侈品。

青樓內的行話

隨著時間的推移,現代社會的說話方式發生了巨大變化,有時甚至就連詞義也會發生改變。甚至有很多我們現在常用的口頭語與這些身份低微的青樓女子有關,很多口頭禪源自她們的行話。

諸如「跳槽」便是源自青樓女子的行話。在現代社會中,當我們對公司不滿,不想再為它干活,而找到一份新的工作另謀高就時,我們便說:「跳槽了」。在現代社會中,每個人都擁有選擇權,我們和公司是雙向選擇,公司很難單方面「捆綁」住員工。

但在青樓的行話里,卻不是這個意思。那何為跳槽呢?就是當一個青樓女子服侍客人時,客人并不滿意,要求青樓的主人換人服侍時,便稱為「跳槽」。對于青樓女子而言,這并不是什麼好事。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青樓花費在這些女子身上的銀兩,是需要她們日后賺回來的,沒有了價值,便如同廢人。

而第二個流傳至今且意義完全不同的詞就是「開盤」。在現代社會里,「開盤」屬于樓市術語。是指某個項目對外公開發售,通過有效整合公司的內外資源,向目標客戶進行針對性的有效信息傳遞,積累客戶,從而根據積累情況采取適當的價格和方式進行對外集中發售。

但在行話里卻又有著巨大的不同,有兩種不同的解釋。第一種便是當青樓里來了生客時,常常會要求所有姑娘出來見客,然后由客人挑選。這樣既能使生客知曉他究竟需要什麼樣的姑娘,又能在一定程度上保證對每位女子的「公平」。

第二種意思便是擁有反向選擇的權力。青樓女子中也有花魁,所謂花魁便是青樓女子中條件最好者,或美艷無雙,或琴棋書畫,樣樣精通。這樣的女子追捧者眾多,她們的價值較之尋常的青樓女子要高出很多,甚至可以反向制約青樓。所以在選擇顧客方面,多憑其主觀感受,青樓里的人輕易亦不敢得罪她們。

第三個便是「出局」。在現代社會中,「出局」常與游戲掛鉤。現如今有很多游戲都需要團隊協作,當一個人的技能或者素質與整個團隊不匹配,甚至拖團隊后腿時,我們便要放棄這個隊友以保證整個團隊,對于這個隊友而言,他便在這個游戲中「出局」了。

而在古代,當來到青樓的客人有非常中意的女子人選時,便會一擲千金要求女子「出局」去陪他,就算僅僅是陪達官貴人外出吃喝玩樂也叫出局。但她們也面臨著客人不喜歡,隨時被送回來的可能。

這些詞都是對女性的折辱,在這個時代,地位低下的女子只是被標價的商品,沒有自由,更沒有尊嚴。她們沒有選擇的權力,只有被選擇的絕望。只能在日復一日中,走向既定的結局。

我命由我不由天

凡事總有例外,總有人不會屈服于命運,總有人會打破規則。潘玉良便是這樣一位奇女子。

潘玉良本名張玉良,她幼時便父母雙亡,所以她便只能投奔自己唯一的親戚,她的舅舅。寄人籬下的感覺很不好,所以在這里她承擔了舅舅家所有的家務,她舅舅也并非良善之人,等到玉良14歲時,已經出落得非常漂亮了,她舅舅便起了歹念。

他將張玉良賣到了青樓,從此淪落風塵。黑暗對于有斗志的人來說是激勵。在這里,張玉良并不像別的女子那樣甘于屈服。她將很多客人送的銀兩兌換成書籍和畫紙,她很喜歡讀書和繪畫。

一次偶然的機會,她接觸到了西方油畫,她便自己偷偷臨摹。臨摹出的畫作被很多姑娘看到,便以此嘲諷她,她卻不為所動,仍然堅持。

命運總是眷顧心志堅定又堅持不懈的人。17歲時,她的命運迎來了轉機,在這一年,她遇到了潘贊化。潘贊化很喜歡玉良,在得知她還喜歡繪畫時,也并未嘲笑,而是替她贖身。

贖身之后,潘贊化便開始資助玉良去學畫,于是玉良便去了上海,除此之外,潘贊化還給了玉良一大筆錢,甚至讓她留學深造。因感謝潘贊化所做的這一切,她決定將自己改姓潘。

後來潘贊化自顧不暇,無法再照顧玉良了。彼時,玉良已經開始參加繪畫大賽了,還贏得了不少獎學金,順利畢業。畢業后,她做了一名美術教授。至此,她徹底涅槃重生了。

新時代,新女性

縱使有這樣的女性存在,但對于整個大環境而言,也還是無可奈何。女性的命運還是要靠整個社會共同努力。

青樓在中國存在有兩千年之久,其中被殘害的女性更是數不勝數,她們難以反抗,縱使不甘于此,也很難去改變,似乎在她們身上,命運始終是難以言喻的巨大枷鎖。

但是進入新時代后,女性開始獨立起來。她們也可以去讀書,也可以同男子不分伯仲,也可以胸懷天下,報效國家,這些不再是男子的特權。女性也可施展拳腳,社會在變得更加包容。

如今有太多值得歌頌的女性了,她們在自己的崗位上奉獻著。她們擁有了選擇的權力,不用再遵循那些陋習,也不用再像商品一樣任人挑選,她們可以選擇成為任何她們想成為的人,去實現她們的抱負。

「我生來就是高山而非溪流,我欲于群峰之巔俯視平庸的溝壑;我生來就是人杰而非草芥,我站在偉人之肩藐視卑微的懦夫」。張桂梅校長的這一番話激勵了無數的女孩,走入新時代以后,女孩有了更多的選擇和更廣闊的天地,不要再當任人宰割的羔羊了,命運掌握在自己的手里,去施展才華吧,不負新時代。

總結

生活在男尊女卑時代的青樓女子是卑微且無助的,大多數人的命運似乎總是殊途同歸,像商品一樣供人挑選,她們的命運不屬于她們,而是掌握在位高權重者手中,很難有人可以真正的擺脫這層身份的禁錮,突破命運的枷鎖。

青樓女子之所以終身無法擺脫枷鎖,是所處的時代和她們自身造成的。時代像一座大山壓在她們身上,讓她們難以反抗,在一眼就能看到結局的人生中,她們選擇了隨波逐流。

縱使有潘玉良這樣「受命運眷顧」的青樓女子存在,那也是微乎其微。大環境之下,這些女子都未能獨善其身。似乎她們最好的結局就是攀附上達官顯貴,從此衣食無憂,可又有幾人真能過上這樣的生活?

進入新時代后,我們大力弘揚「繼承優秀的傳統文化,摒棄封建糟粕」。女性在這個時代有了喘息的機會。男尊女卑這個延續了幾千年的封建陋習有了很大改善,社會給了女性更多包容,更多可以施展的空間。

女性可以掌握自己的命運,而不是被動的接受命運所帶來的一切。女性可以有更多的選擇,可以成為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進入新時代后我們有多少值得歌頌的女性,她們是時代的楷模,是女性的榜樣。「巾幗不讓須眉」在這個時代有了更深刻的意義。女性擁有了自尊,擁有了自由,縱使還有未完善之處,但社會始終在進步。

古人為什麼都不吃貓肉?李時珍早已在《本草綱目》中給出答案
2023/05/30
古代的丐幫有多可怕?別被武俠小說騙了,看看真實的丐幫是啥樣?
2023/05/30
「寒門子弟」在古代屬于啥階級?別被騙了,是你我高攀不起的存在
2023/05/30
秦始皇49歲而亡的背后,只是因為他吃「元水」,難怪史書不好記載
2023/05/30
古代青樓除了女性還有「男妓」?他們的一生,或許比你想象的悲慘
2023/05/30
如果你是這個姓氏,可能不是炎黃子孫,而是波斯人的后裔
2023/05/30
民間故事:男子假裝醉酒,對妻子霸王硬上弓,妻子說:你膽子太小了
2023/05/30
民間故事:徒弟哭喪,半夜打開棺材說:活該你去死,以后師母是我的
2023/05/30
民間故事:妻子探親回家,見丫鬟穿著肚兜,丈夫:別著急,聽我解釋
2023/05/30
胤礽:1歲封太子,20歲替父處理朝政,并非無能卻兩次被廢,為何?
2023/0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