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趣闻历史
揭秘三國
金庸武俠传
野史分享
历代皇帝
史料记载
全部
    
民間故事:木匠撞見婦人洗澡,見其后背有蹊蹺,他拿出了墨斗
2023/05/24

明朝末年,南方某小鎮上有一戶名姓孫的人家。孫老漢是個苦命的人,父母早逝,為了生計,十幾歲時就出去做苦力挑重物,結果成了駝背,年過四十還未娶上媳婦。

其實,孫老漢年輕時喜歡上村里一個姓王的婦人。王氏也是個苦命的人,她很小就被父母賣去大戶人家當丫環。

十六歲那年,王氏出落得亭亭玉立,沒曾想卻被一個富家公子給玷污。王氏哭著說,那富家公子戴著面具,自己辨認不出。

不久后,王氏竟然懷孕了。結果,她被大戶人家趕了出去,王氏父母見女兒未婚先孕,覺得很丟人,面上無光,整天嫌棄她。

王氏無奈,只得搬去了山上住。

孫老漢喜歡王氏,怎麼能見她一個人受苦,再說山里多野狼,便不顧外人閑言閑語,把王氏接回家。

村里人都笑孫老漢,說你這是替別人養小孩,根本不值。還有人見王氏貌美,便宜了孫老漢,心里滿滿都是嫉妒,編出謊言,說王氏是個不祥之人,誰收留她誰倒霉。

對此,孫老漢沉默無語,心里卻在說:「王氏已經夠可憐的,被父母拋棄,遭受凌辱還要面對孤單,孫某只是盡些綿薄之力,讓良心稍安」

不久后,王氏生下了一個大胖小子,孫老漢高興不已,給孩子取名孫有福,希望他這一輩子福氣不斷,不要像爹娘這般受苦。

雖說孫有福不是自己親生,但孫老漢對他很是疼愛,這讓王氏感動不已,一家人過上了其樂融融的日子。

然而,好景不長,王氏不久后突然染上重病,為了不給孫老漢增加負擔,她強忍著病痛,直到口吐鮮血暈了過去,孫老漢才發覺。

孫老漢連忙請來郎中,郎中搖了搖頭,說給你妻子準備后事吧。

孫老漢痛哭不已,哭聲凄慘,鄰居聽了感動不已,都說這是真情的流露,紛紛前來幫忙料理王氏的后事。

王氏去后后,孫老漢像是變了一個人似的,他開始沉默寡言,喜歡獨來獨往。為了把兒子撫養成人,他只得重新振作起來。

好在兒子孫有福聽話懂事,還很能干,小小年紀就會放牛,洗衣,做飯,這讓孫老漢欣慰不已。

為了能讓兒子過上好日子,孫老漢干活也愈發賣力,漸漸地,日子好了起來,孫老漢把兒子孫有福送去了學堂,希望他能出人頭地。

不過,孫有福天性不喜讀書,就喜歡鉆研木工,家里的凳子和小椅子都是他用錘子敲打出來的。

外人見了都嘖嘖稱奇,說此小子必定是魯班轉世,孫老漢卻苦笑連連。因為在當時,像木匠、鐵匠這一類職業并不受人重視,木匠屬于「士農工商」中的「工」,只比商人的地位稍微好一點,所以被很多人瞧不起。

只是孫有福執意要學木工,孫老漢無奈,正好一位姓趙的老木匠經過。

老木匠木工技藝精湛,只是身有殘障,只有一條腿,他一直未娶,日子過得很清貧,他正愁一身手藝要失傳,見到天賦不凡的孫有福,便有心將其收為徒弟。

孫老漢見兒子很固執,只得無奈點頭答應了。

孫有福很勤奮,一點就通,短短三年時間,就把老木匠的一身技藝給學會。

除此外,老木匠還傳授了孫有福一些奇門法術。孫有福出師那天,老木匠沉聲道:「徒兒啊,師父對你沒有什麼要求,記住要多行善事,莫生惡念。」

孫有福聽了連忙跪下謝恩:「師父,您放心吧,徒兒記住了。」

孫有福學有所成,他自信滿滿,堅信自己一定能靠著勤勞的雙手讓爹爹過上好日子。正當他對幸福生活懷著滿滿憧憬回到家時,孫老漢卻病倒了。

「爹……」望著躺在病床上一臉憔悴的爹爹,孫有福的淚水不由自主奪眶而出。

「我的兒啊,不哭,爹聽說你學有所成,爹……爹很開心。」此時的孫老漢已經氣息微弱。

孫有福連忙要去找郎中,孫老漢用盡最后一絲力氣站起身:「兒啊,快回來,爹有話跟你說。」

說完,孫老漢從懷里拿出一塊玉佩,「孩兒,這是你娘親臨終時留下的,說你長大后一定要去省城的馮家,把這塊玉佩當面交給馮老爺。」

聽到省城馮家,孫有福一愣。和師父道別時,師父也叫他有時間去一趟馮家,至于是因為何事,師父沒有明說。

孫老漢并沒有注意兒子臉上的表情變化,只是喃喃自語道:「兒啊,爹以后不能保護你了,你涉世未深,人心復雜,千萬要小心……」

孫有福聽了淚流滿面。自打懂事起,他就知道了自己并非爹爹親生,還聽到不少閑言閑語,說自己是野孩子。

但是,爹爹就當是沒聽見似的,一如既往對他疼愛有加……

等孫有福緩過神,爹爹已經閉目了。

孫有福含淚給爹爹辦完后事,他決定去一趟馮家,也算是完成爹爹的遺愿。

好在省城不遠 ,走了兩天就到了。

經過一番打聽,孫有福得知馮家正好招木工師傅,他大喜,連忙趕了過去。

管家見孫有福雖然身材消瘦,可做起木工活來不含糊,手法純熟,便點頭同意了。

來到馮家,孫有福并沒有急著去見馮老爺,因為他一走進馮家就感覺到了不對勁,馮家上上下下竟然散發著一抹死氣,仆人都是一副小心翼翼的模樣,連走路都低著頭。

和孫有福一同被管家招進來做木工的,是一個五十多歲的劉姓老者,孫有福很客氣稱他為劉叔。

「劉叔,這馮家是怎麼回事?」忙完后,孫有福忍不住問了一句。

劉老漢很謹慎,見四周無人才低聲道:「這馮老爺,以前是有名的大善人,對仆人也和善,自從娶了小妾潘氏后,不知為何變得喜怒不無常,對下人非打即罵,有幾個仆人不知為何發瘋了……聽說那潘氏貌美如花,下人都說她是狐貍變的……」

孫有福聽了若有所思點點頭,回到住所時,他見通往后院的門一直緊閉,悄悄靠近,心頭立馬涌現一股不安。

「鎖魂術!」孫有福驚駭不已。

這亂魂術是一門邪術,一旦施展開來,會讓靠近之人心神混亂,甚至發瘋。

「原來如此……」孫有福想起劉老漢的話,頓時明白過來,這愈發讓他覺得馮家不簡單,準備子時時分翻墻去后院看看。

終于等到了子時時分,孫有福帶上一張安心符,讓自己不受亂魂術控制,很快就爬上了后院的圍墻,悄悄溜了進去。

后院,竟然有一間屋子亮著燈。屋內,有一個曼妙女子正在沐浴更衣。

當他看到女子裸露的后背,頓時驚駭得說不出話來,因為女子的后背,竟然有一個骷髏印。

一股淡淡的死氣,正從骷髏印中緩緩散發出來。

很快,女子將衣裙給穿好了,屋內傳來馮老爺和女子的嬉笑打鬧聲。

「不好,馮老爺有危險。」孫有福禁不住嘀咕道,同時他拿出了墨斗。

那女子并不是活人,而是一具尸體,她靠著死氣「活」了過來,此秘術叫「活人術」,靠「活人術」復活的尸體能夠受人控制,當然,也能讓尸體短暫地活過來。

「誰!」孫有福驚駭間,屋內走出一個須發皆白的道士。

孫有福有墨斗護身,他并不懼怕。墨斗是至陽之物,專克死氣。

「原來是小師侄啊。」道人見他手中的墨斗,微微一怔,明白過來后笑了笑:「按照輩分,你小子應該叫貧道一聲師叔。」

聽到這話,孫有福明白過來。師父曾經告訴他,自己有個師弟,外號青牛道人。

青牛道人天賦極高,卻心術不正,自從十年前被師父打傷后音訊全無,想不到他躲在了馮家。

那一戰,師父也受了重傷,成了瘸腿。

二人一番爭斗,孫有福雖有墨斗護身,可一身功力不及道人,很快就落了下風。危難之際,馮老爺沖了出來,來到孫有福身前,緊緊將其護住。

一時間,孫有福望著和自己有幾分相像的馮老二也,心生一股說不上的暖意。

「馮老爺 ,還請回屋。」道人微微躬身行禮說道。

失去神智的馮老爺 ,在見到孫有福后,頭腦恢復了幾分清明,尤其是看到他隨身攜帶的玉佩, 神智竟然恢復了七八分,這讓道人一臉疑惑。

「你這玉佩哪里來的?」馮老爺轉過身問孫有福。

孫有福感謝馮老爺的救命之恩,連忙回答道:「回老爺,此玉佩是娘親相贈。」

聽到這話,馮老爺身子一震,隨即一喜,「老天有眼,想不到老夫的孩子還活著。」

原來, 十八年前,馮老爺和一個丫環有了私情。只是他和一大戶人家的千金有了婚約,不得不將丫環給拋棄。

丫環很愛馮老爺,才說自己是被一蒙面富家公子給凌辱。

她為了不打擾馮老爺,懷著身孕回到了家。這丫環便是王氏,後來被孫老漢給收養。

馮老爺恢復過來,這讓道人心生不安,眸光中露出了惡毒之意。原本,他利用「活人術」控制尸身,攝取了馮老爺心神,要不了半個月,馮老爺就會暴病而亡,他也能名正言順成為馮家的主人。

如今,孫有福的出現,讓他計劃全盤皆空。

「馮老爺,貧道本來還想留你半個月時間,如今看來,你活不過今晚。」道人面露殺機。

正在這時,一個老者緩緩現身。

「師父、」孫有福大喜。

道人想不到師兄已經痊愈,一時間驚愕不已。

「徒兒,快動手。」老木匠連忙說道,說完,利用一身功法將道人給定住。

孫有福抓住良機,一掌將道人打成了重傷。而此時,老木匠口吐一口鮮血,倒在了地上。

原來,老木匠的傷勢并未痊愈, 他為了救下徒弟,不得不耗費一身氣血使出了定身術,給徒弟爭取時間。其實,老木匠一直暗中跟隨孫有福,叫他去馮家,也是想利用他和馮老爺父子相認,打亂道人的計劃。

血濃于水的親情,是誰也割舍不了的,哪怕是神秘高深的「活尸術」,也無法阻攔。

最終,道人負傷而逃,馮老爺和孫有福得救了。

馮老爺為感恩,將老木匠厚葬。至于那貌美的潘氏,本來是一具活尸,因為道人的離去也倒下。

後來, 孫有福繼承了馮家財產,他牢記師父的叮囑,將一身所學用在行善上,據說活到了百歲后才無疾而終。

慕容復想要光復大燕,其實最得力的助手就在身邊,只是他沒有發現
2023/05/29
天龍八部中愛慕喬峰的一個女子,最后卻成了段譽的妃子
2023/05/29
鳩摩智會那麼多絕頂神功,為何還是打不過喬峰
2023/05/29
虛竹雖然做了西夏的駙馬,卻失去了四個忠心為他的女人
2023/05/29
百損道人是誰殺的?張三豐敢怒不敢言,唯楊過的舊友敢出手降魔
2023/05/29
難怪無崖子不斷打聽枯榮大師,你看枯榮真身是誰?無崖子說漏了嘴
2023/05/29
陜西出土秦始皇女兒嬴陰嫚墓,墓中慘烈景象讓人揪心,專家斥責:天理難容
2023/05/29
浙江挖出一口金絲楠木棺材,價值千金,解開一千古謎案
2023/05/29
清朝滅亡111年,為何如今還有人守皇陵,他們是誰,誰來發工資
2023/05/29
歷史上「最可敬」太監,宣讀圣旨時故意讀錯一字,救下千人性命
2023/05/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