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末年,宋徽宗和宋欽宗接連被俘,宋高宗趙構成功繼位,于是就有了南宋。
南宋在歷史上的喪權辱國程度不亞于清朝,可是就在這樣的朝代,群星璀璨,除了文學方面的高成就,還出現了抗金十大名將。
南宋初期,其實不缺名將。除了精忠報國岳飛之外,還有很多的名將,比如說文武雙全的辛棄疾。
而抗金十大名將里,有一對父子都榜上有名。那就是岳飛和他的大兒子岳云。
其實現在很少有人了解到岳云,那作為岳飛的兒子,自己本身也是名將,在南宋急需名將的時候,岳云卻被處死了,這究竟是為什麼呢。
宋朝是一個很神奇的朝代,它的軍事不堪一擊,但是文化經濟是空前的繁榮。
中國的四大發明,除了造紙術,其他的指南針,火藥,活字印刷都是在北宋時期發明的。除此之外,唐宋八大家除了韓愈,柳宗元,其他的都是宋朝的。
宋朝的文壇占據大半江山,比如說三蘇,還有蘇軾的學生「蘇門四學士」,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的范仲淹。變法的王安石,吳中四才子,婉約派代表李清照、柳永。
還有十四歲考上進士的晏殊,寫下釵頭鳳的陸游,千古文章四大家的歐陽修。
整個宋朝群星閃耀,文人地位空前絕后。最有名的就是烏台詩案,我們都知道烏台詩案牽涉到了蘇軾。
前段時間,有個段子很火,就是說蘇轍做官努力都是為了撈他哥。而蘇軾當初被卷進烏台詩案,也是因為不同意改革。
當時正是改革派當政,皇帝也支持改革。蘇軾的詩被扭曲,說是對皇上不滿。這在清朝掉頭的大罪,在宋朝,三下五除二就被赦免了,最后還有個黃州團練副使的官職。
那為何宋朝對文人這麼寬恕,而武將就能處死呢。
在趙匡胤黃袍加身,杯酒釋兵權之后。宋朝的基調就確定了,那就是士大夫與皇帝共治天下。
文人地位非常高,這就造成了一個現象,那就是重文輕武。我們都知道宋朝經濟繁華,貿易發達。這就是你沒有武力,你還格外有錢,就像小兒持金過鬧市,不搶你都說不過去。
宋元兩朝對外貿易都是比較發達的,到了明朝之后,吸取了這兩朝的經驗,開始實行閉關鎖國。
宋朝經濟發達,人民生活安居樂業,軍事力量又菜的不行。于是,群狼環伺,都想分上一塊肉。
但我們前面也說了,南宋多名將,有十大抗金名將。
北宋滅亡的時候,金國其實還沒有那麼大的能量去統治兩個國家,所以就把宋徽宗和宋欽宗給擄走了,然后他們就想立一個傀儡政權。立完之后,就撤回了東北。
這傀儡也是相當的忠君愛國,發現宋徽宗的兒子趙構沒被帶走,于是就將皇位給禪讓了回去。
然后趙構就繼位了。趙構這個人不能以常理視之,這人藝術造詣很高,政治方面只能說是一塌糊涂。
岳飛和岳云就不幸的在這人手下討生活。趙構即位后,金國發現情況不對,完顏宗弼就帶著人馬回來了,趙構一看這情況,就嚇得趕緊逃,直到逃到了海上,才算是徹底安全了。
金國人不善水戰,完顏宗弼就偃旗息鼓撤退了。
完顏宗弼回去路上碰見了兩只攔路虎,這第一只就是抗金名將韓世忠。
韓世忠只帶了八千人,卻把完顏宗弼帶的十萬大軍堵到了黃天蕩一個多月,完顏宗弼好不容易突圍逃跑,又遇見了第二只攔路虎,去找趙構的岳飛。
這狹路相逢,仇敵見面分外眼紅。岳飛又將完顏宗弼一頓摩擦,直到完顏宗弼收買了一個軍官,才順利逃脫。趙構也不敢回北宋的都城開封。直接在杭州這邊定了下來。
這時候其實開封已經被宗澤給奪回來了,但是趙構害怕金國,拒絕回開封,然后把宗澤給活活氣死了。
這時候秦檜還在金國為質,滿朝也都是主戰派,趙構自然也不例外。那時候他也是主張抗戰的。
事情是在秦檜回歸后,發生了改變。秦檜為質三年之后逃了回來,當時人們都猜測他已經是金國的細作了,金國是故意放他回來的。
秦檜回歸后,就主張議和。當時宋國不是沒有一戰之力,但是趙構早就厭煩了被金國追殺,最開始也是滿朝文武都主戰,他才主戰的,如今來了個議和派,趙構是大力提拔。
這時候其實在岳飛、韓世忠等名將的作用下,國內形勢一片大好。 但是秦檜和趙構陽奉陰違,一邊看著主戰派抗爭,一邊又和金國偷偷求和。
秦檜和趙構對金國諂媚不已,多次陷害忠良。他們對金國畏懼不已,而且還十分小心眼。
宇文虛中那時候負責去金國迎回二圣,金人不肯,于是就將他扣留了。但是金人還是比較欣賞他的能力,于是多加提拔。
宇文虛中借此多次向南宋傳消息,金人就提出要宇文虛中的家屬到金國為質。
秦檜和趙構二話沒推辭,就將人給送了過去。這家人也是視死如歸,沒說不去,只是想偷偷留一個小孩在南宋,沒想到這都被拒絕了。
後來,宇文虛中想聯合南宋截殺金熙宗,消息剛到南宋,這倆人就火急火燎的將消息傳給了金國。導致宇文虛中滿門被斬。
之后倆人更是變本加厲,為了議和自毀長城都在所不惜。
當時岳飛等人的抗戰是有效果的,岳飛甚至都要奪回開封了,戰爭形勢幾乎是一面倒,眼看著收復山河有望,秦檜和趙構坐不住了。
秦檜和趙構都是議和派,倆人都被金人給整破了膽。
岳飛要是真收復了失地,那他倆主戰派的面子往哪擱,兩人都權柄滔天,怎麼能容忍自己的公信力下降,于是更加著急的促成和談。
當時金人已經打了好幾個敗仗了,趙構覺得也有了和談的籌碼,和談之后,自己就可以高枕無憂了。
當時,岳飛每每都把完顏宗弼按在地上摩擦,秦檜和趙構倆人對完顏宗弼也相當了解,肯定知道完顏宗弼會提過分的要求。
北宋作為戰勝國,其實完全沒必要答應一些過分要求。但是,趙構和秦檜順水推舟,把岳飛殺了。
岳飛的死可以說是必然,而岳云的死則跟岳飛的死脫不了干系。要想了解岳云的死,還得從岳飛的死說起。那岳飛為什麼必死呢?主要有這幾個原因。
其一就是宋朝以文治天下,當時的文人地位是歷朝歷代最高的,武人就是打仗的,他們沒有參與到內政的權力。但是當時,岳飛幾次插手,這引起了文人集團和趙構的不滿。
前面我們說了,趙匡胤時期就將宋朝的基調定下了,宋朝不可以殺士大夫,但是卻可以殺武將。
縱觀宋朝的武將,幾乎沒一個有什麼好結局,不是郁郁不得志,就是被逼殺。狄青當時就是被文官集團給逼死的。
狄青對文人用刑,直接得罪了整個文人集團,文人是絕不允許武官爬到他們頭上作威作福的,更重要的是,狄青還以武官之身,參與了政治。
所以即使狄青戰功赫赫,文人也是時不時的就抓他的小辮子,最后更是直接說,疑他可能會造反。還時不時派人監視他,導致狄青最后郁郁而終。
岳飛以武官之身參與政治,這讓整個文官集團都不舒服。哪怕是抗金的主力,可以收復山河,他們也對岳飛生不出好感。
更重要的是,岳家軍還動了他們的利益,所以趙構和秦檜主張殺死岳飛時,整個文人集團都沒有異議。
岳家軍治理嚴謹,不拿百姓一分一毫。但是打仗需要錢,于是岳家軍就圈文人士大夫的地,進行收稅。
其實大部分的地已經被金國搶走了,士大夫想要收復失地,對于岳飛的行為,異議也不會很大。
但是隨著岳家軍的不斷壯大,那圈地也是越來越多,那文人肯定就不樂意了,這仗還不知道打到什麼時候,沒見到收復的失地,自家地倒是先沒了。
所以,文人對于岳飛的死喜聞樂見。
其二就是岳家軍,當軍隊變成了私有,這哪朝皇帝都不能忍,何況宋朝更是尤其忌諱。
趙匡胤上位之后,就找了趙普出謀劃策,趙普就說前朝滅亡多是軍閥割據,然后趙匡胤自己也是后周的忠臣,最后還是黃袍加身成了皇帝。
所以宋朝歷代皇帝都對軍權一直頗為看重,就算是軍事力量孱弱,也不允許軍隊不在自己手里。整個宋朝都是這樣的基調,那就是絕對不能讓軍權成為將領的私有。
而岳家軍的出現,狠狠地冒犯到了趙構。趙構可以接受偏安一隅的統治,但不能接受自己被推翻。
岳家軍,張家軍之類的,可以說是觸碰到趙構的逆鱗了。而且岳家軍壯大的速度也很快,趙構自己手里的守衛與之相比,都有點不夠看。
所以,趙構當然想把這軍隊給分化了,可惜岳家軍太過團結。
其三就是岳飛的一些行為讓趙構感到了威脅不爽,第一件事就是迎回二圣,這事雖然是趙構提議的,但是他本人沒那個想法,只是做給天下人看的。
真的迎回二圣之后,趙構又要如何自處,那一個是他親爹,另一個是他親哥。他的政治才能也一般,難保以后不會被廢了,哪像現在,唯一的獨苗苗,想怎麼當家做主都可以。
這滿朝文武差不多都知道趙構的想法,但是岳飛即使知道,還是主張迎回二圣,哪怕他用詞嚴謹,說是迎回「天眷」,肯定了趙構的統治地位。
但這也無濟于事。二圣回來之后怎麼樣,那誰又說得準呢,趙構可不想給自己找麻煩。
第二件事就是岳飛提議立儲,趙構沒有生育能力,唯一的親生兒子也已經死了。
立儲之后,對他自己就是個威脅,前面也提到了他為什麼不迎回二圣,這個也是同理,趙構還年輕,還想在皇位上多坐幾年,不想自找麻煩。
第三就是岳飛曾以「為母守孝」離開本軍,來抗議趙構。雖然趙構最后給了他台階下,但是君主給一個臣子台階下,這讓他豈能不生氣。
更何況,岳飛這麼做,本質上就是不怕皇帝追責。那趙構哪里還會喜歡他。
所以當完顏宗弼提出處死岳飛的時候,趙構沒有猶豫就答應了。但是,為了不讓自己染上罵名,他將這事交給了秦檜。
倆人用十二道假金牌,將岳飛騙了回去,誣陷他謀反,把他投到了大理寺。跟他一塊的還有長子岳云。
岳云是岳飛的長子,十二歲從軍,十六歲就開始上陣殺敵,岳飛對他非常嚴厲,有功不報,小錯嚴懲。岳云是抗金十大名將之一。
本身的軍事能力也是出類拔萃,因為戰無敗績,還被稱作了「贏官人」。
岳云參與了以少勝多,萬分慘烈的潁昌之戰。那時候他也是主將之一,以三萬岳家軍對抗十三萬金兵。
岳云帶800背嵬軍,直接深入敵營,來回沖殺,身受重傷,誓死不退,終于打退了金軍。
岳云當時和岳飛一起被投到了大理寺,岳飛是必死無疑了,但是大理寺并沒有判岳云死刑,而是判了三年流放。
當秦檜把結果遞給趙構之后,趙構卻把流放改成了死刑。這主要是為什麼呢。
第一就是要處死岳飛的罪名是莫須有的,趙構不想岳飛還有被翻案的一天,那就要處死岳云和張憲,來一個死無對證。
其次是岳家軍,岳云完全有能力重組岳家軍,只要岳家軍不散,那自己的皇位就沒有坐穩的一天。趙構好不容易處死了岳飛,當然不會讓自己重蹈覆轍。
于是順理成章的把岳云給攪了進去。
宋朝的司法在整個歷史洪流中算是比較完善了,但還是出現了這宗冤案。趙構之后更是對金國稱臣,宋也成為了一個藩屬國,所以歷史上很多學者都不贊成是趙構建立了南宋。
因為它是金國的藩屬國,直到趙昚繼位后,才正式擺脫了金國。
岳云死的時候年僅23,還是個少年。大好的人生才剛剛起步就被腰斬。如今跪在岳飛岳云墓前的有秦檜夫妻,張俊、羅汝楫和萬俟卨,卻唯獨缺了罪魁禍首趙構。
岳飛和岳云雖然被處死了,但是他們的精神內核還在。精忠報國,寧死不屈,直到今天也廣為流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