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的武俠小說天馬行空,又夾雜了真實的歷史,在這種亦假亦真的鋪設之下,讓許多讀者樂在其中,看得津津有味。
觀賞金庸的武俠小說不僅給我們帶來了樂趣,還讓我們知道了何為樂于助人、何為家國大義。不過,初讀金庸著作的時候我們還很年輕,不知世間的險惡,直到我們人至中年才恍然大悟,金庸書中竟有7位偽善者,他們看起來俠肝義膽,實則心懷惡念。
段正淳是段譽的養父,還是大理國的鎮南王,練有絕技一陽指,撩撥了無數絕色女子,害得段譽找了好幾個女朋友,都誤以為是自己同父異母的妹妹。
盡管金庸留給段正淳的筆墨不多,但初讀《天龍八部》的時候,還是認為段正淳頗有俠肝義膽。原來那時段正淳帶著華赫艮、范驊、巴天石等人上了少室山,眼見蕭峰被群雄團團圍住 ,段正淳低聲道: 「這位蕭大俠于我有救命之恩,待會危急之際,咱們沖入人群,助他脫險。」
然而隨后葉二娘當眾說自己有個情人之時,段正淳居然有些瑟瑟發抖。段正淳心道:「 我所識女子著實不少,難道有她在內?怎麼半點也記不起來?倘若真是我累得她如此,縱然在天下英雄之前聲名掃地,段某也決不能絲毫虧待了她。只不過……只不過……怎麼全然記不得了?」
不可否認,段正淳對情人的確很照顧,否則就不會說那一句「就算聲名掃地,也不能虧待了她」,然而我們在羨慕段正淳桃花運如此之旺的同時,有沒有試想一下,如果現實中有段正淳這樣的人,他只用下半身去思考,完全不顧那些女子有無成家、有無兒女,試問這樣的人是俠義,還是罪大惡極?
虛竹接連犯下葷戒、殺戒、色戒,但他卻出手降服了鳩摩智和丁春秋,替少林寺解了燃眉之急。不過玄慈大師依舊公事公辦,他命戒律院的執法僧人掄起法杖,讓虛竹俯身杖罰。
可誰能想得到,玄慈大師隱藏極深,他不僅是蕭峰苦苦追尋的帶頭大哥,他還和葉二娘有染,留有一子喚作虛竹。
如果不是蕭遠山一再追問,身為少林方丈的玄慈大師還要將這些秘密藏在肚中。玄慈大師的言行舉止像極了現實中的一些人,他們表面看上去道貌岸然,實則陽奉陰違、表里不一。
翻閱《射雕英雄傳》、《神雕俠侶》的時候,我們的目光大多被郭靖黃蓉以及楊過小龍女吸引了去,并沒有靜下心來分析周伯通和瑛姑的情感風波,而在神雕的末尾,周伯通帶著瑛姑投身于驅逐韃虜的戰場之中,他們二人算得上是保家衛國。
然而時隔多年回過頭來再看,卻覺得周伯通和瑛姑的私情荒唐至極。當初周伯通和瑛姑有染做出了大逆不道之事。東窗事發后,周伯通當即腳底抹油、溜之大吉。更讓我們驚愕的是,瑛姑竟敢在王宮里十月懷胎,最終生下一子。
身為南帝的段智興被戴了綠帽還一直忍讓,算是有容乃大了。可瑛姑竟以段智興不肯救治嬰孩憤然出走,還恨了段智興幾十年之久。段智興也因為內疚,最后無心政事,落得一個出家為僧的悲涼下場。
到了神雕的末尾,周伯通、瑛姑、一燈大師冰釋前嫌,可讓讀者們如鯁在喉的是,周伯通、瑛姑竟邀請一燈大師前往百花谷一同居住。
一燈大師雖然出家, 但好歹是瑛姑的前夫,三人共住一個屋檐下成何體統?
黃蓉乃東邪黃藥師之女,行事作風也是亦正亦邪,因此被柯鎮惡稱之為「小妖女。和郭靖成婚之后,黃蓉收斂了許多,還為鎮守襄陽城出謀劃策,最終跟著郭靖一起戰死沙場。
不過黃蓉在《神雕俠侶》中的表現卻讓人咂舌。
平心而論,小龍女的好幾次出走都和黃蓉有關,原來黃蓉巧舌如簧,小龍女單純率真,二人只聊了一會天,小龍女就被黃蓉拿捏得死死的。最終在黃蓉的勸導之下,小龍女為了楊過不被人看輕數次不辭而別 ,害得楊過東奔西走,不僅身中劇毒,還被郭芙砍下了一條胳膊。
此外,黃蓉對楊過也頗為偏心,楊過只不過長得和楊康很像,黃蓉竟瞞著郭靖不教楊過一招半式,反而讓楊過苦讀四書五經。在戰火紛飛、馬革裹尸的南宋末年,沒有武藝無疑是如履薄冰。楊康再壞,身為孩童的楊過并沒有錯。戴著有色眼鏡的黃蓉,最終讓敏感機警的楊過起了疑心,害得楊過差點誤入歧途、鑄成大錯。
倘若黃蓉當年沒有針對楊過,反而用愛心、善心去感化,哪有後來如此之多的風波變故?
初讀《射雕三部曲》的時候,很喜歡郭襄的秀美豪邁,但長大之后才赫然醒悟,郭襄這樣的人物若活到了現代,勢必會被世人所不齒。
原來郭襄在16歲的時候為了「追星」,曾跟著僅有一面之緣的西山一窟鬼外出,整整兩天兩夜沒有回家。後來即便知道楊過已有家室,郭襄仍告別父母,騎著一頭青驢追尋了整整24年之久。
當襄陽城爆發戰事、當郭靖、黃蓉為國捐軀之時,郭襄卻遠在千里之外的西川。對于郭襄而言,追尋心上人是她的人生頭等大事,而孝敬父母、保家衛國就要放到一邊了。
年少翻閱《天龍八部》的時候,不僅被掃地僧的高強武功所驚嘆,還為他的慈悲所所折服。可當我們回過頭來再看時,掃地僧憑什麼化解蕭遠山的血海深仇,讓他和慕容博握手言和,從此皈依佛門?
要知道,慕容博當年為了達到自己的目的假傳消息,害得蕭遠山妻離子散、家破人亡,可掃地僧以自己的主觀判斷作為裁決標準,輕易就饒恕了慕容博的所有罪孽。
掃地僧表面上度化了兩個惡人,但慕容博卻逃過了殺人償命的制裁,讓無家可歸的蕭遠山獨自吞下了苦果。
一些讀者認為,掃地僧極有可能是慕容博的爺爺,難怪他的一舉一動看似公正,實際卻完全站在了慕容博這一方。
金庸的武俠小說就是有這麼大的魅力,讀者在不同的年齡段里品讀,會有不一樣的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