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射雕》和《神雕》中的武三通,比起他二流的武功,大家更關注他那戲劇性的感情線。
他對義女何阮君抱有不倫之情,他的夫人因替他吸走毒液而死,一對兒子也被他丟下,自己則發瘋出走,可以說是人生慘淡無比。
但武功連李莫愁都不及的武三通,卻成了《倚天》眾人眼中的絕頂高手。這是怎麼一回事呢?請往下看。
在《射雕英雄傳》中, 武三通作為南帝一燈大師的弟子出場,儼然是配角中的配角。一燈大師有「漁樵耕讀」四大弟子,他是其中的農夫,原是大理國的御林軍總管。
為了等待第二次華山論劍,武三通與其他三弟子共同守護一燈大師,禁止外人向師傅求醫而耗費內力。 按理來說,武三通有一燈弟子和原御林軍總管的身份,其武功不會差。
但他的對手并非尋常俠客,而是帶著黃蓉前來求藥的郭靖,面對如此強敵,他只能落得一敗涂地的下場。
《射雕英雄傳》幾乎可以稱得上郭靖黃蓉二人的成長史,他們一路雖遇挫折,故事卻總歸是燦爛高昂的進取基調。
讀者們看足夠有魅力的主角和各有千秋的配角已然是目不暇接,對于小小的武三通,恐怕只能依稀想起他是郭靖無數手下敗將中的一個。
都說現實生活中第一印象十分重要,這放在讀者對小說人物上也十分適用。
武三通本就在讀者眼中是個敗者的形象,而他在《神雕俠侶》中的表現更讓人加深了這個看法。
《神雕俠侶》的開頭即透露武三通雖已成婚,但對養女何沅君有著男女之情, 該情壓抑十年,終于在何沅君與陸展元成婚時爆發。
話說陸展元曾與李莫愁私定終身,但他背信棄義反而與何阮君相愛,于是李莫愁和武三通兩位情場不得志之人同時來到陸家莊,企圖破壞何、陸二人的婚禮。
幸得一位天龍寺高僧相助,出手鎮住了武三通和李莫愁,要求沖著他的面子,保新婚夫婦十年平安。李莫愁氣憤離去, 而武三通更是自此瘋癲。
十年后他們再次來到陸家莊,卻發現何陸二人已經去世,李莫愁為愛癡狂,要殺陸家莊所有人泄憤,武三通前來阻攔,竟被李莫愁的冰魄銀針所傷。而其夫人武三娘對武三通情深義重,為武三通吸出冰魄銀針上的毒液,最后中毒身亡。
如果純論武功,武三通和李莫愁之間的差距并不算大,在他們第一次對戰時,武三通沒拿趁手的兵器,只揮舞一棵樹,也可抗衡李莫愁幾十招。
但論綜合實力,李莫愁卻比武三通強出許多,她幾乎可以稱得上是一個六邊形戰士。
首先,李莫愁作為古墓派弟子,祖師林朝英武功絕倫,她的武功自然也是上乘。
其次,李莫愁善于使用暗器,她的冰魄銀針使得出神入化,配合武功更是殺人利器。
同時,李莫愁在實戰中腦袋靈活,反應機敏,總是能鉆對手的空子。比如說她在被正派英人士圍攻時提出單挑從而拖延時間,保住性命。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所謂光腳不怕穿鞋的,李莫愁身邊無親無故,孑然一身,一心只為報情仇,沒有別的顧慮,自然少了許多弱點。
面對這樣一個非同一般的狡猾對手,平日里習慣和正派人士對戰的武三通本就落了下風,更何況他當時還處于瘋癲狀態,于是落到一個自己被毒,妻子因此而死的下場是情有可原的。
《倚天屠龍記》是金庸《射雕三部曲》的最后一部, 其實里面并沒有直接出現武三通的身影,而是通過描述其后人武烈、武青嬰的厲害來襯托他的武功之高。
書中先是寫武烈使出家傳的一陽指,輕松制服擁有張無忌都無法看清劍法的蛛兒, 又說武烈的一陽指遠不及其祖上武三通的造詣。
我們知道, 武三通在妻子死后更加勤奮地練武,再與李莫愁對戰時已經能夠避開李莫愁的毒針,這說明 他的武力是有所提升的。
可這始終是以李莫愁一個人為參照系,倘若把他放在一燈大師四大弟子中來看, 他明顯不及最厲害的朱子柳,但相差并不算太大,而朱子柳可以壓制霍都,霍都卻能將魯有腳打死。
如此來看四大弟子不比丐幫四大長老弱,武三通的水平就和丐幫長老差不多。
戲說不是胡說,即使是在幻想的武俠世界中,也要遵循這個世界的基本邏輯。
人的天賦有限,練武練到一定年齡時水平就不會有脫胎換骨般的提升了。武三通最初登場時已經是中年形象, 而直到《神雕俠侶》結局,他也始終是二流水平。
可《倚天》中的武三通陡然成為傳聞中的頂尖高手,這雖占據極少的情節,但對于讀了《射雕三部曲》前兩部的忠實讀者來說,這會讓他們感到十分困惑。
而金庸注意到該情節的不合理后,刪除了三聯版、新修版里武烈一陽指遠遠不及武三通這個說法。
都說好的作者和好的讀者相互成就,金庸將一個個快意恩仇、精彩絕倫的故事呈現給讀者,而讀者們也通過細心留意,提出不合理之處來幫助作品變得更加完美。
「飛雪連天射白鹿,笑書神俠倚碧鴛。」 金庸的武俠世界極其廣闊,包羅萬象,而這個世界的根基就在于他每一部書中大大小小成百上千的人物。
這些人物,無論是花了許多筆墨集中詳寫的主角,還是散落在小說各個角落里粗粗幾筆略寫的配角,都是鮮明且立體的形象。
就像武三通也有自己的成長線,他從癡迷于義女而發瘋,到被妻子之死點醒從而決心報仇,最后和郭靖黃蓉一起守護襄陽, 一路走來,武功在提升,心境在變化。
小配角本該不起眼,但金庸的筆讓我們相信,每一個角色都有生命,他們就是他們自己生活中的主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