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阿箬自潛邸,便跟著如懿,算是最伶俐的大丫鬟,性格抓尖要強了些,仗著青櫻格格是烏拉那拉氏的掌上明珠,而寶親王弘歷,在當時算是個不得寵的王爺,在府邸逞能慣了,的確,這檔婚姻——最開始屬于女強男弱的典型,所以跟著女方的陪嫁大丫鬟阿箬,生來比旁人「尊貴」些。
地位之高:
阿箬的地位有多高?我們不難推測,如懿曾經說:當自己還是青櫻格格時,在府邸內誰見了自己不得低頭,除了生下大阿哥的哲妃,以及富察氏外,連高晞月都對自己退避三舍,王府內的大丫鬟權勢之高,我們看看賈母身邊的鴛鴦便知,阿箬的日常飲食,一日三餐,無一不是精細,比照格格的范例,有了這個開端,阿箬私心里想著,這輩子怎麼都不會過得太差。
更何況——若非阿箬跟的主子是「癡情」的如懿,許多嬪妃會愿意將親信送到皇帝枕邊,所以,從阿箬進寶親王府,便認準了自己是皇帝的女人。
事與愿違:
阿箬侍寢——只一晚而已!這個機會,并非通過理想中,如懿愿意將她舉薦給弘歷這個形式,而是阿箬背叛了如懿,親手將主子送入冷宮,自己投靠皇后,才得來的這個機會,這是她敗局的開端,有些時候,路一旦走出第一步,再難以回頭。
阿箬做夢也想不到——自己辛苦上位,僅被一夕眷顧,而后拋諸腦后,直接淪為「床頭柜」,這是皇帝對她最大的羞辱與厭棄。
涼薄對上寡恩:
皇帝如此羞辱阿箬,用這個形式,表明自己對如懿的「癡情」?然而,在原著中,如懿對皇帝的行徑表示心寒,心里突然生起一股兔死狐悲的悲涼,這種感覺持續了很久,多可笑,如懿被枕邊人送入冷宮,被身邊人背地里捅刀子。
如懿在冷宮三年,弘歷和阿箬在外做了三年「夫妻」,阿箬盤算著,利用皇帝的權利,提升阿瑪在宮外的地位,阿箬的父親,在高貴妃手低下當差,若是阿箬誕下皇子,地位趕超高晞月,在這種情況下,阿箬有望成為下一任貴妃,乃至皇貴妃,這是她三年中,親手為自己編織的一場夢,猶如鏡花水月,夢幻泡影。
寫在最后:
阿箬對皇帝的心思,是從如懿「專寵」開始,她幻想著自己能替代如懿,成為皇帝的寵妃,她執念的開端,源于皇帝對她的匆匆一顧,這是后宮女人的悲哀:為君一日恩,誤妾百年身,這句話,既是如懿的寫照,也是阿箬的寫照,可她不值得同情,你覺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