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朱元璋這個人,溯古君有著太多想說的。他從來到這個世界上,註定是要發號施令的。是惡是善無需多言,亂世年代必然會以 苦難開場。
《明史》中對其這樣描述:「 太祖以聰明神武之資,抱濟世安民之志,乘時應運,豪傑景從,戡亂摧強,十五載而成帝業」,如此中肯之說,實在不容多得。
朱元璋的一生創下了大量的典章制度,不僅打下了明朝近三百年基業,促成明朝前期社會安定、經濟繁榮的局面,還影響到了整個清朝的發展趨勢。
從旁觀者的角度出發,他的一生是「 勤于政事」 的代名詞,不過始終無法回避他「 殘暴」 的一面。多疑猜忌的性格,促成了多少慘案冤案,導致無數人丟掉性命。
同時身為一朝之主,自然是避免不了挑選佳麗。但凡得到這些人的寵倖,那就代表著全家人飛黃騰達,比如 楊貴妃、敦肅皇貴妃年氏等等,不過這一點在朱元璋這裡卻行不通。
江南地區曾經有一位絕色的才女,她的名字叫蘇坦妹。誰曾想自己得到朱元璋的寵倖後,第二天直接被後者下令「 拖出去斬了」,這到底是為何?
好好的一個才女,為什麼會和朱元璋相遇?首先我們來聊一聊這個人。 她的名字叫蘇坦妹,出生在沿海城市浙江。因為父親是私塾的教書先生,所以從小也受到了薰陶。
蘇妲己博覽群書才華出眾,人們也將其稱之為「江南才女」。據民間野史記載,當時縣城貼出了一張通緝令,百姓們都看不懂。 她恰巧上街趕集路過此地,順勢為人們開始講解起來。
因為議論聲音較大,府衙的人胡德濟以為蘇坦妹在帶頭起哄鳴不平,直接將她帶走。當時這個地方的「一把手」為 朱文正,他是朱元璋的養子。聽聞蘇坦妹相貌不凡,隨即召入府中。
朱文正在這個地方已經待了6年了,和朱元璋有關係的都在皇宮中活動,自己卻在這裡當起了「孤寡老人」。所以他 一直在想辦法討好養父,希望可以升官加薪。
「英雄難過美人關」,自己為何不將其獻給朱元璋呢?話罷,第二天中午蘇坦妹就被送到了都城。看到如此美貌,朱元璋當場就被迷住,上朝之事也只能暫時擱置。
從常人的角度出發,別人是一朝之主,此事應該再正常不過。 在事後也可以將其納入自己的後宮三千佳麗中,這又何嘗不是一個好的選擇?誰曾想蘇坦妹因此丟掉了性命。
後來在一次朝見過程中,有大臣報告「 民間議論君主不顧民情,有地方府衙到處俘虜民間美貌女子,以此充斥個人後宮」。朱元璋當即拔劍斬掉這位大臣的首級,隨即下詔讓朱文正進宮。
朱文正剛剛走到宮中,就已經嚇尿了褲子,表示「一切與自己無關,說一切都是胡德濟個人的所作所為」。 朱元璋再次派人把胡德濟召入宮中,詢問事情經過。
後者滿臉不屑,認為朱元璋翻臉不認人,公然聲稱「你作為天下之主都這樣,我們這些地方官人又有什麼不可以?」言語之外,其實是在指朱元璋與蘇坦妹之事。
你和李世民這樣說話也就算了,和朱重八這樣說是不要命了? 就算我個人做得不對,但我好歹是天下之主,你又是從哪蹦出來的小猴子?
不過雖然有些魯莽,同時也算說到了點子上。為了維護天下的統治,朱元璋在朝廷大臣們的建議下,當著百姓們的面將胡德濟和蘇坦妹斬首。
從這個時候開始,明朝軍紀就重新嚴明瞭起來,天下得以大治。沒過多久天底下就出現了「洪武之治」的局面,一切也都得益于這次「殺雞儆猴」。
蘇坦妹本來可以免去一死,甚至全家人跟著飛黃騰達。 奈何個人生不逢時,朱元璋為了維護個人統治和軍中威嚴,只得將其「 賜死」 ,多少讓人覺得有些可惜。
如果時間可以倒流,蘇坦妹或許不會在街上為百姓們解釋,更不會出門趕集。如果可以避免捲入到這次政治鬥爭中,她完全可以 憑藉個人的才華和能力,書寫出不一樣的精彩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