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國的西漢時期,曾經在江蘇省境內有過三個分封諸侯國。它們分別是揚州地區的廣陵國、徐州地區的楚國和宿遷地區的泗水國。
上個世紀八十年代,廣陵王陵和楚王陵相繼被考古發現,兩個千年古國也逐漸露出真容……
然而,縈繞在考古專家心中始終有一個疑團:泗水國在哪里?泗水王陵又在哪里?
查閱《史記》、《漢書》、《資治通鑒》等史料,有一個奇怪的現象:
對泗水國的記載少之又少!在記載的只言片語間,似乎是在有意隱瞞著什麼秘密?
泗水國就像是一個歷史長河中模糊的影子,到底它是否真正存在過?亦或者,它的出現僅是一個兩千多年前的謊言?
史料記載,泗水國是由漢武帝于元鼎四年,分封常山王劉憲的小兒子劉商所建。轄內共有25025戶,人口11.9萬。泗水國共傳五代六王,歷時125年,漢朝末年王莽篡權之后被廢。
按照當時的版圖,泗水國的統轄范圍之內土地肥沃,人口密集,是一個農業發達,民生富足之地。
可是,長達一百多年的泗水國,為何卻成了歷史的「隱身人」?
它在西漢輝煌的歷史進程中,到底發揮了怎樣的作用?為什麼直到今天,人們始終對其一無所知?
一切的謎團,都在上個世紀八十年代,突然有了新的轉機!
上個世紀六十年代,全國上下都在開展平整土地運動。宿遷市泗陽縣的三莊鄉村民們卻在這個時候發現了古怪!
長期以來,莊子的周圍一直坐落著幾十座大土墩,這些土墩大小不一,最大的超過八千多平米,小一些的也將近幾百平米。
可是,任誰也不知道土墩是何人壘砌的,有何用途?仿佛它們已經存在了無數年之久……
這一次的土地平整,終于揭開了當地人心中長久以來的謎團!
人們在土墩之中,陸續發現了木棺、木槨,有的還挖出了殘存的人骨架,甚至還有古代的錢幣、鐵器、玉器等……
這個時候大家才恍然大悟,這些土墩下幾乎全部都有古墓!三莊鄉居然擁有一個非常龐大的古墓群!而且,從墓葬規模判斷,已經達到了王侯級別!
通過對這些出土文物的分析,當時的考古工作者認為,地下墓葬的年代為西漢時期,距今已經兩千多年!
緊接著,1998年,江蘇省考古部門對三莊漢墓群進行了初步發掘,通過地球遙測技術,有了驚喜的發現:
泗陽地區的漢墓群竟然是沿著一條南北中軸線規則排列!它們極有可能是一個家族維系的古墓群!
這些神秘的大土墩之下,埋葬的是否就是已經消失了千年之久的泗水國王陵呢?
2003年,考古專家們選擇了兩座土墩展開考古發掘。它們分別是「陳墩」和「大青墩」。兩座土墩相距不遠,直線距離僅有數百米。
其中,陳墩規模較小,占地約1700平米;而大青墩的規模達到7000多平米,頗具王者氣勢!
這樣的選擇,目的顯而易見!先從較小的陳墩入手,摸清楚古墓的內部構造,最后再針對「疑似王陵」的大青墩開展考古發掘。
陳墩的保存較為完好,大家的心理預期是這里埋葬的至少是一位泗水國的士大夫以上的貴族。
通過發掘,大家發現這是典型的西漢早期的土穴木槨墓。墓室之中埋葬著一棺一槨一廂。
邊廂內隨葬品不少,包括青銅壺、陶鼎、漆盤等,另外,還出土了一件長約1.6米的古瑟,這件樂器是目前漢墓中發現的最大一件古瑟樂器!
棺槨之內,墓主人的遺骨只剩下了一副骨架,從現場骨架較粗這一特點來看,專家初步認為這是一位男性。
然而,接下來人類體質學專家傳來的結果,卻令現場所有人有些驚訝!
因為這副人骨架被鑒定為30歲左右女性,更神奇的是,她居然并非中原人,而是一名匈奴女子!
就在此時,棺內又出土了一枚銅制印章,上有篆刻「張廷意」三個字,這下子考古隊員們徹底蒙了。
如果這里的漢墓群真的是泗水國王陵,那麼埋葬的應該就是劉姓皇族成員啊,為何墓主人姓張?而且還是個匈奴女人?
原本以為可以有收獲的陳墩考古發掘,卻出現了更多的謎團。找尋古泗水國的目標,還能實現嗎?
看來,所有的希望都落在了那座巨大的土墩——大青墩之上!
從占地面積和規模來看,大青墩具備諸侯王陵的一切標準。墓葬的殘存封土堆依舊高達12米,也是一座土坑木槨墓。墓室分為東西兩個耳室,還有一個專門儲藏隨葬品的外藏槨。
外藏槨內出土了大量制作精美的立人俑、舞人俑、跪人俑以及木馬等儀仗俑,這是墓主人生前享受的奢華生活場景的再現!
在雙耳室中發現了青銅盆、青銅壺、青銅豆、青銅酒杯等大型隨葬器物。
墓室中發現了盜洞!而且盜洞打得極為精準,直接進入了主墓室。
到了開啟墓室的關鍵時刻,所有人幾乎都屏住呼吸,因為有關泗水國的一切秘密,都在這間主墓室之內……
主墓室為一槨兩棺形制,原來墓主人是一對夫妻。西邊的棺槨已經被盜墓賊捷足先登,東邊棺槨幸免于難!
兩具棺槨都裝飾有精美的青銅花片,雖歷經千年歲月,卻還依稀可見金光閃閃的鎏金銅鉚釘。所有的細節都在向人們展示著當年大墓下葬時的奢華……
就在盜洞直達棺槨的位置,考古隊員還發現了不可思議的一幕:盜洞口散落著十余件價值很高的器物,犀牛角制作的龍形器、雁足燈、香薰銅器、金戒指、金耳環等……
盜墓賊為什麼會遺落這麼多器物匆匆離去?如今想來也成了一個未解之謎!
在所有的出土文物中,一件漢代兵器尤為扯人眼球!這是一件令人聞風喪膽的錯金銀銅弩機,上面還有一箭雙雕的精美紋飾!
弩機,是中國古代工程技術的重要發明之一。它也是冷兵器時代極為重要的戰爭致勝法寶!這件兵器被考古學家的權威專家稱為「天下第一弩機」!
大青墩漢墓的出土文物非常豐富,可是相處的氛圍依舊有些緊張。原因很簡單,還是沒有發現有關「泗水國」的直接證據!
不過,事情很快有了戲劇性的轉機。一個考古隊員在已經揭開的墓室槨蓋板上,發現不尋常的東西——文字!
這些重量不輕的槨板,其實一開始并未引起多少人的注意。誰也沒想想到,就在一塊槨板朝向墓室的內面,居然寫了文字。
「泗水王冢」四個漢代隸書清晰可見,現場瞬間一片歡騰!
泗水國終于找到了!大青墩漢墓鐵板釘釘一般的就是泗水國的王陵!
緊接著,另一塊槨板上也被發現有「王冢」二字,正是驚喜一個接著一個。
考古發掘進行到這一步,似乎只剩下最后一個謎題需要揭開——這座王陵里埋葬的是哪位泗水國王?
史書記載,泗水國一共存在六位國王,其中的第二代泗水王劉安世在位僅一年便去世,第六代泗水王劉靖因為王莽篡權被廢黜。這兩位王看起來都沒有能力修建大青墩這麼大規模的陵墓。
如此推算,就只剩下了四位:分別是第一代王劉商、第三代王劉賀、第四代王劉援和第五代王劉俊。
那麼,大青墩漢墓中埋葬的到底是哪一代的泗水王呢?
正當人們即將展開分析討論之時, 發掘現場又傳來一個好消息:發現了墓主人的一枚印章!
這下可就太完美了,古人的印章就等同于身份證,一般會篆刻上自己的官職或者姓名。考古發掘中如果能夠發現印章,那麼墓主人身份幾乎可以百分百確定。
然而,這枚印章的出現,帶來的并不是「塵埃落定」,而是掀起了更大的迷霧。
這是一枚銀質的龜鈕印章,印地篆刻兩個大字——劉綏!
果然是劉姓皇族之人!可是,劉綏是誰?史書記載的六位泗水國王中并無此人存在啊?
真的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眼看著即將蓋棺定論的王墓發掘,卻又憑空出現一個「查無此人」的泗水國君?
大青墩漢墓的發掘一波三折,過程驚心動魄!墓葬發現了刻有「泗水王冢」的槨板,可以準確無誤的確定這里就是消失千年的泗水國王陵!
可是,為什麼大墓的主人懷揣著一枚「劉綏」的印章入殮?他就是劉綏嗎?劉綏又是誰?
另外,陳墩漢墓中埋葬的那個神秘的匈奴女子又來自何方?她為何可以安葬在泗水王陵之內?
太多的謎團,并未隨著這場發掘找到真相。它們就像是吸鐵石一般,深深吸引著無數人繼續探索!也許,終究有找到答案的那一天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