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趣闻历史
揭秘三國
金庸武俠传
野史分享
历代皇帝
史料记载
全部
    
民間故事:哥嫂請牛郎吃飯,老牛落淚,老牛:別吃白面饅頭
2023/05/24

南陽城,有對兄弟,大哥叫孫守德,弟弟孫守義,因父母早逝,兄弟二人相依為命,平日里大哥種田,弟弟則去山中放牛,日子過得雖然清貧,可也餓不著肚子。

因孫守義常年在山中放牛,鄰里鄉親很少叫他的名字,都直呼他牛郎,牛郎生性善良,誰家需要他幫忙,他都毫不推辭,所以在村子里無人不夸獎他仁義。

轉眼哥哥孫守德到了適婚的年紀,牛郎看著與哥哥同齡的小伙子都成親了,只有哥哥還單著,作為弟弟有些坐不住了。

一日牛郎來到哥哥身旁說道:「哥,爹娘給咱們留了兩間房子,平日里你我省吃儉用,我看用這些積蓄,找王婆給你說門親事吧?」

「牛郎,長兄為父,你我相差五歲,待哥哥再攢些錢財,等給你娶完媳婦兒,我的事以后再說。」

牛郎知道哥哥憨厚老實,便不再爭論,自己偷偷找到王婆說明來意。

「哎呦,牛郎啊,你說巧不巧?劉木匠家今日還找我保媒拉線呢,他家姑娘巧云與你哥哥年齡相仿,人長得也算端莊,要不我給你說說?王婆一拍大腿,看樣子胸有成竹。

「那就多謝王嬸子了,他家若同意,我讓哥哥去下聘禮。」牛郎說完開開心心的離去。

要說王嬸子辦事還真麻利,兩天的時間就搞定了,孫守德得知后也是無奈,總不能不去,若是不去自然會壞了弟弟名聲,讓弟弟背負言而無信之名,還會讓人家姑娘家難為情。

下了聘禮,很快孫守義就成了婚,兄弟二人一人一間房,家中多了個女人,就更像家了,兄弟二人每日早出晚歸,掙來錢財全部交給劉巧云。

可時間一久,劉巧云不高興了,他覺得牛郎吃得多,干得少,還要占著一間房,所以常常與丈夫抱怨,孫守德憨厚老實,也只是聽聽,不敢多言。

「相公,你看牛郎已經是大小伙子了,總不能一直跟著你我吧,我看咱們應該分家了,咱們賺的那點銅錢,還不夠他吃的。」劉巧云將一肚子的怨火全部倒了出來。

「娘子,牛郎正是長身體的年紀,多吃一點也還是好的,他每天不也是沒閑著嗎?早出晚歸的,賺的銅錢不也都給你了嗎?有一句話叫作老嫂比母,你就消消氣吧?」

「當初王婆找我說媒的時候,可是說兩間房子都是給我,我才同意嫁過來的。如今他牛郎占了一間,這算什麼事兒啊?這日子能過就過,不能過就散吧!」

哥嫂的談話,早被躲在門外的牛郎全部聽見,牛郎心想若是因為自己,哥哥的家散了,那可吃罪不起。

「嫂子,您說的對,如今我已長大成人,應該分家了,不過還請嫂子多給我一些時日,讓我找一下安身之處。」牛郎說道。

「弟弟,這家不能分,你嫂子今日心情不好,你不要往心里去。」孫守德急忙說道。

「相公,你呀,一點兒沒有牛郎懂事,這麼大的小伙子了,出去闖闖也好,總比悶在家里強多了,好好好,嫂子不急,找到住處再分家就好。」劉巧云瞥了一眼孫守德。

「娘子,既然是分家,那我兄弟二人自然是一人一間房,家中的物件兒也分一分吧?」

「你們這是言而無信,當初說是給我兩間房,如今又要兄弟一個人占一間,好!都給你們了,我回娘家還不成嗎?你兄弟二人繼續在一起過日子吧。」

「嫂子,你別動氣,我一間房也不要,我牛郎凈身出戶,哥哥把我帶這麼大不容易,這都是應該的。」

「孫守德呀,孫守德,你看看牛郎,人家多懂事,房子就那麼大,將來再添個一兒半女的,我們怎麼住?我也是為了你們孫家好,早些給你們孫家傳宗接代。」

「娘子,總不能讓弟弟凈身出戶吧,說出去也不好聽。」

「那是自然,牛郎,你想要些什麼?嫂子我盡量滿足你。」

「嫂子,我什麼也不要,只要你和哥哥好好的,我就心滿意足了。」

「你看看,這可不是我不給,今晚嫂子給你做兩個菜,咱們呀吃頓散伙飯。」劉巧云眉開眼笑地去了伙房,孫守德垂頭喪氣的一語不發。

吃過飯,牛郎上床歇息,只聽外面牛棚有聲音,他心想不會來賊了吧,他起身來到牛棚,可除了牛空無一人。

「牛郎,你嫂子尖酸刻薄,他是一個物件都不會給你的,你記著分家那天你就要我,還有屋子中的仙女畫像,她一定同意。」

牛郎不知道誰在跟他說話,四處張望,可院子里空無一人。

「別看了,是我在和你說話。」牛棚里的老黃牛說道,這只老黃牛已經養了十多年,頭一次聽見它說話。

「老黃牛啊,雖然我養你多年,可我不能跟嫂子去爭啊,你就留在孫家好好的給哥嫂干活兒就是。」牛郎摸著老黃牛濕了眼眶。

第二天,兄弟二人早早起來,發現老黃牛病倒了,奄奄一息,劉巧云心急如焚,可轉念一想就把這頭老黃牛給牛郎,即使分家了,也不至于被鄰里相親說。

「牛郎,我看今日就分家吧,老黃牛歸你,你還想要些什麼?」劉巧云問道。

「嫂子,那就將屋中的仙女掛畫也送給我吧,別的我什麼也不要。」

劉巧云一聽笑了,馬上回道:「弟弟喜歡就拿走。」

牛郎牽著一頭病牛,帶著掛畫,漫無目的地離開了孫家,走到山腳下,老牛不走了,無論牛郎怎麼拉扯,老黃牛都不走。

「老黃牛啊,你是想在這安家嗎?」牛郎看懂了老牛的意思,便和老牛在此蓋起了土房,老牛的病也好了,半月有余房子就改好了,屋子雖然簡陋,可也算終于有了自己的家,牛郎把仙女掛畫掛在了房間,每日帶著老牛開地種田,放牛度日,日子過得也算清閑自在。

一日牛郎放牛歸來,將老黃牛拴在牛棚中,自己便推門進入房中,本想燒火做飯,不曾想屋子中早已準備了一桌子的美味佳肴。

牛郎心想一定是哥哥惦記自己,來家中為他做好了飯菜,可轉念一想,哥哥一向樸實節約,怎能買來燒雞,再者說錢財都在嫂子手中,不管那麼多了,還是先填飽肚子。

可接下來的每天,都會有人為他做好可口的飯菜,牛郎坐在山坡上思來想去,也想到的是誰。

此時的老黃牛再次開口說話:「牛郎,你把我放在山上,自己偷偷的回去,若看見有女子在給你做飯,你不要驚動她,從窗子跳入把畫撕掉就好。」

牛郎丈二和尚摸不到頭腦,可好奇心作祟,還是返回家中,躲在窗子下向內望去,只見一女子花容月貌,正在伙房忙得不亦樂乎。

牛郎不敢聲張,從窗子進入,將畫撕毀,女子見牛郎的舉動,瞬間大哭了起來,說道:「好你個牛郎,我每日為你燒火做飯,你竟斷了我回家的去路。」

「姑娘,你是誰?我只撕掉了一個掛畫,為何這般說呢?」牛郎有些不解。

「我本是天上的仙女,王母娘娘的外孫女,見你勤勞能干,便想幫你一下,誰知道你卻把我的畫像給撕了,嗚嗚……」

「姑娘,都怪我魯莽,我有一頭神牛,它可以說話,是它讓我做的,所以我就……」

「你那頭老黃牛本是天界之物,因偷了天上的種子灑向人間,被玉皇大帝罰下凡間,如今它還是一樣愛多管閑事,哼!」

「姑娘,你叫什麼名字?這件事情是我做的不對,既然回不去了,我會永遠照顧你的。」牛郎說道。

「我在天庭之時擅長織布,人人稱我織女,事到如此,我只能留下來了。」其實織女心中早已愛上牛郎。

從此之后牛郎便有了媳婦,牛郎放牛,織女織布,日子越過越好,鄰里鄉親也紛紛來與織女學習織布,織女也不藏私,毫無保留地教給大家,鄰里相親靠著織布的技巧,增添了不少的收入,因此對這對恩愛的小夫妻很是感激。

人怕出名豬怕壯,牛郎嫂子聽聞后,有些坐不住了,沒想到這個毛頭小子,離開家不久便娶了妻,日子過得還紅紅火火。

「相公,咱弟已經離家很久了,今日你去請他回家吃飯,我做幾個拿手菜,咱一家人也該聚聚了。」劉巧云說道。

孫守德一聽自然愿意,夸獎完巧云,便去往牛郎家中。

「哥哥,你咋來了?家中出什麼事兒了嗎?」牛郎問道。

「家里挺好的,聽說你娶了妻,你嫂子和我替你高興啊!今日你嫂子讓我請你們二人回家吃飯呢!」

織女見孫守德到來,急忙請他坐下:「哥哥,真是不巧,今日我已經答應傳授鄰里鄉親織布技巧,不可推遲,就讓牛郎去吧!我改日再去。」

「也好,弟弟,那我們走吧。」

「哥,您先回去,我準備些東西,再去看嫂子。」

孫守德高高興興地返回家中,牛郎拿了一些吃食和布料,準備去往哥哥家,走到牛棚卻發現黃牛落淚。

「老黃牛,你這是怎麼了?為何流淚?」

「牛郎,明日你去哥哥家用餐,千萬不要吃白面饅頭,你要吃蕎面的。」老黃牛叮囑道。

到了哥哥家中,酒菜早已準備齊全,牛郎與哥哥聊了幾句,三人便開始用餐。

「牛郎啊,你吃這個白面兒饅頭,這是嫂子我特意給你做的,讓你哥吃這個蕎面兒的。」

「嫂子,現在家里富裕了,在家經常吃白面的饅頭,我還是喜歡吃蕎面的。」牛郎拿起蕎面饅頭吃了起來。

孫守德說道:「弟弟愛吃蕎面的饅頭,那我就吃白面兒的,我已經很久沒吃過白面饅頭了。」

孫守德伸手就去拿饅頭,被劉巧云一筷子打了下來,呵斥道:「這是我給弟弟和弟妹做的,既然弟弟不吃,一會兒讓弟弟拿家去給弟妹吃就是,你不要動手。」

孫守德見媳婦兒這樣的護著弟弟和弟妹,心中自然開心,便嘿嘿地笑了起來,吃起了飯菜。

牛郎臨走之時,劉巧云將白面兒饅頭給他帶走,誰知路上遇見了惡狗,見他拿著饅頭便瘋狂的搶食。

那惡狗搶到饅頭之后,狼吞虎咽地吃了進去,看來是餓了很久,可不到一會兒的功夫餓狗就倒地不起,口吐白沫,牛郎這才知道原來是嫂子想害自己。

從那之后,牛郎就再也沒有回到哥嫂的住處,夫妻二人耕田織布,一年后織女生下一兒一女,小兩口日子過得如神仙一般。

一日織女在家中織布,突然進來一人,織女抬頭一瞧,原來是王母娘娘。

「織女,好大的膽子,趁我打盹兒的功夫,竟然下凡私配凡人,還生了兩個孩子,馬上與我回天庭,若是被你祖父知道,定會受罰的。」

「祖母,我不能走,我與牛郎是真心相愛的,更舍不得兩個孩子,求求您,讓我留在人間吧。」

「國有國法,家有家規,天庭有天庭的規矩,怎能讓你攪亂三界,神仙怎能許配給凡人?不要多說了,現在就與我升天。」王母娘娘大怒。

此時的牛郎恰巧返回家中,見有人拉扯妻子便上前阻止,王母暴怒,拉住織女便升了天,牛郎見狀將一雙兒女放進扁擔兩頭,直接追了出去。

「牛郎,快騎在我的身上,我帶你去追。」牛郎見老黃牛開口說話,急忙騎在老牛的身上,眼看就要追上之時,王母拔下頭上的金釵,在天空中一劃,一條波濤洶涌的大河出現在牛郎的面前,河水閃著銀光,擋住了牛郎的去路,將兩個相愛的人隔到了河的兩岸。

織女坐在對岸痛哭流涕,王母見狀說道:「天上一天,地下一年,每年的今天,七月七日,你二人就在這里相會,由喜鵲搭橋。」

後來每年的七月七日,牛郎都會帶著一雙兒女來與子女相見, 人們也把這一天定為七夕節,也有人叫乞巧節,希望像織女乞求到好的織布技術。

結語:牛郎織女的傳說有很多種,但是每一種都很有趣,有人說織女是天地的女兒,也有人說織女是玉帝的外孫女,當然這些都是故事而已,牛郎織女一直都是勤勞的象征,男耕女織,恩恩【愛☆愛】,是世人的榜樣。

也有人問織女是不是七仙女呢?那我們分析一下,看看他們的夫君就知道了,他們并不是一個人,七仙女兒的相公是董永,而董永在傳說故事里并沒有放過牛,牛郎是放牛出身,所以這是兩對相愛的人,雖然七仙女和織女都擅長織布,但是他們是兩個人物。

還記得以前大人常常說七夕是牛郎織女見面的日子,只有不說謊的孩子拿一個嶄新的盆,盆里放上水,水中放一面嶄新的鏡子,然后在黃瓜架下就可以看到牛郎織女約會,可以聽到他們說話。

為了證明自己沒說過謊,還記得我們一群孩子都說自己聽見了,也看見了,感覺那個時候的我們猶如穿上了一件皇帝的新裝,還有小孩說聽見織女的哭聲,現在想一想,大人真是用心良苦,哈哈,大家有沒有干過這樣的事情呢?

董卓巔峰時期陣容有多豪華?兩位頂級謀士,三大帥才,十余員猛將
2023/05/30
兄終弟及,孫策把江東六郡交到孫權手上,他的後代過得如何?
2023/05/30
呂布前期無人能擋,為何後期實力大降?呂布酒後不慎吐露真相
2023/05/30
乾隆皇帝65歲老來得女,只賞「兩根黃瓜」,妃子竟感動的熱淚盈眶
2023/05/30
朱元璋大封功臣,功臣:我有一個毛病不能當大官!朱皇帝聽後大笑
2023/05/30
2000多年前,漢武帝巡遊江西射殺的那條蛟,搞清楚是什麼了嗎?
2023/05/30
朱元璋上山進香,道長請女道姑來侍奉!第二日大怒:統統淩遲處死
2023/05/30
慕容復想要光復大燕,其實最得力的助手就在身邊,只是他沒有發現
2023/05/29
天龍八部中愛慕喬峰的一個女子,最后卻成了段譽的妃子
2023/05/29
鳩摩智會那麼多絕頂神功,為何還是打不過喬峰
2023/05/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