鋪設謎團向來是金庸的拿手好戲,在《天龍八部》里,金庸為主角段譽、虛竹、蕭峰架構了一個又一個撲朔迷離的劇情,隨著讀者迫不及待地秉燭夜讀,這些謎團逐漸水落石出。
在《天龍八部》的末尾,蕭峰的身世之謎豁然開朗,此時的他才赫然發現,自己苦苦追尋的大惡人居然是生父蕭遠山,喬三槐、玄慈大師等人都命喪蕭遠山之手。而這一切的血債,都要算到罪魁禍首慕容博的頭上。
當年慕容博為了挑動遼宋兩國的戰爭,好讓姑蘇慕容坐收漁翁之利,以便能夠光復燕國、東山再起,他不惜假傳消息,害得蕭峰家破人亡。
真相大白之后,蕭峰和蕭遠山父子齊聚藏經閣,二人摩拳擦掌,準備與慕容博父子爆發一場血戰。
就在大戰一觸即發之時,吐蕃國師鳩摩智恰逢其時地走了過來。他雙手合十地表示,愿意站在慕容博這一邊。如此一來,蕭峰父子竟要以二敵三。
蕭峰雖然遇強則強、越戰越勇,蕭遠山也在藏經閣浸淫了30年,但父子聯手能否以寡敵眾擊敗慕容博、慕容復和鳩摩智?
原文寫道, 慕容博:「你要殺我報仇,以今日之勢,只怕未必能夠。我方三人,敵你父子二人,請問是誰多占勝面?」蕭遠山道:「當然是你多占勝面。大丈夫以寡敵眾,又何足懼?」
從蕭遠山的回答來看,他認為慕容博那一方的勝面大一些,但就算是輸、就算是死,他也會聯合蕭峰力戰到底。
就當讀者們屏氣凝神準備欣賞一場驚心動魄的對決之際,掃地僧的降臨立時打亂了一場即將爆發的血腥廝殺。
不可否認,金庸將天龍時代的武學設定得玄幻神奇,當世涌現了許多化氣為形、隔空傷人的神功。隨著掃地僧的出現,他更是將天龍時代的武學推到了一個新的高峰。掃地僧最后憑借一身超凡脫俗的神功,輕松化解了蕭遠山和慕容博糾纏三十年的血海深仇。
倘若沒有掃地僧這個角色,蕭峰父子和慕容博等人大打出手的話,真會如同蕭遠山所說的那樣輸多勝少,最后帶著蕭峰一起命喪于藏經閣麼?
想要知道這個問題的答案,我們就得看一看天龍四絕的各項綜合指數。
何為天龍四絕?原來讀者們將《天龍八部》里的高手規劃為「一僧二掛三老四絕」,「四絕」即蕭遠山、蕭峰、慕容博、鳩摩智四位高手。
蕭遠山和蕭峰身上都流著契丹人的血,他們好比流血的狂戰士,就算是以寡敵眾也能反敗為勝。正如金庸給蕭峰所評價的那樣,聚賢莊里的蕭峰本是待宰的羔羊,可在蕭峰如瘋虎、如鬼魅,忽東忽西地亂砍亂殺、狂沖猛擊之下,三百多位江湖高手竟被他以更快、更猛、更狠、更精的招數殺了。
要不是群雄趁虛而入,突然對一旁的阿朱發起攻擊,蕭峰沒有分神之下,鹿死誰手猶未可知也。
聚賢莊一役后,蕭峰為了身世之謎不斷奔波勞碌,但數月之后蕭峰赫然發現,自己的內功不但沒有落下,反而越加精進。在少室山的時候,蕭峰只是一抓一擲,就將和自己齊名的慕容復摔了一個嘴啃泥。
因此,蕭峰倘若和蕭遠山聯手,他們擊敗慕容博父子的確游刃有余,不過,最大的變數在于大輪明王鳩摩智。
看過電視劇的朋友可能以為鳩摩智的武功遠不及蕭峰,畢竟鳩摩智被蕭峰打得口吐鮮血。但需要指出的是,按照原著的設定來看,鳩摩智并沒有和蕭峰交過手。
如果將蕭遠山的戰斗力看成是1的話,蕭峰的戰斗力則為1-1.2之間。1代表蕭峰武力值下限,而1.2則是蕭峰暴走時的戰力。慕容復的戰力為0.8,慕容博的戰力為1,鳩摩智的戰力也是1。
如此看來,不管蕭峰如何爆發,他和蕭遠山的戰力總值最多也只能達到2.2,反觀慕容博三人,他們的戰力高達2.8,明顯超過了蕭峰父子的2.2。
從明面上來看,若沒有掃地僧的干預,蕭峰父子的確兇多吉少,但金庸卻有他的言外之意。
通過掃地僧的說法,我們知道蕭遠山、慕容博、鳩摩智都身患隱疾,如果爆發激烈打斗,他們三人勢必會遭遇戾氣的反噬。
反觀蕭峰,他心系天下,壓根就沒有這方面的顧慮,只會越戰越勇、遇強則強。
其次,天龍四絕的名字也是大有深意。
慕容博的「博」代表慕容博能夠憑借還施水閣的武功秘籍集百家之長,但「博」還有「博而不精」的說法。也就是說,慕容博的拿手絕招斗轉星移的確可以復制他人的武功,但終究只是「模仿」。加上慕容博雜而不精,如果真與蕭遠山以命相搏,他那數值為「1」的戰斗力勢必會大打折扣。
再看鳩摩智。
鳩摩智的「智」象征鳩摩智處心積慮、絞盡腦汁。的確,縱觀鳩摩智在《天龍八部》里的表現,他遇到弱者就硬拼,遇到強者就智取。好比在天龍寺,鳩摩智仗著火焰刀大放異彩。可當鳩摩智對陣虛竹、掃地僧的時候,他就頻頻使詐,甚至不惜暗中偷襲。
表面上來看,鳩摩智堅定不移地站到慕容博這一邊,可真的展開殊死搏斗的話,鳩摩智勢必會掂量其中的利益關系。倘若蕭峰父子浴血奮戰、視死如歸,鳩摩智就會越加心驚膽戰甚至腳底抹油、溜之大吉。
而蕭遠山的「山」象征此人的武功好比聳立的高山一樣讓人望而生畏,而蕭峰的「峰」不僅能和蕭遠山的「山」有著血緣關系,他的「峰」更是高人一等,代表他是天龍四絕中的翹楚和王者。
可以預見的是,若沒有掃地僧的干預,蕭峰父子能夠擊敗慕容博、慕容復和鳩摩智三大高手。不過,這一役會讓蕭遠山命喪黃泉,蕭峰也會身受重傷。
各位大俠,你們覺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