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4日晚間,電視劇《歸路》在正版視訊平台6集更新,正式開啟了首播模式。這部電視劇由譚松韻和井柏然等青年演員主演,講的則是一段較為纏綿的愛情故事。這部作品,只從給青年們看的愛情劇的角度上講,已經算是質量相對不錯,會成為播出上的小爆款。但從更高的維度上講,它值得商榷的地方也有不少。
《歸路》當中,譚松韻的娃娃臉,真的可以實現一種全民初戀的感覺。而因為這張臉的存在,譚松韻在《歸路》當中真的可以實現怎麼演都是對的這種普通演員無法實現的境界。這張臉,可以在大量的愛情劇當中通吃。上一個如此通吃的,還是《那些年》當中的陳妍希。初戀臉,只要找對了愛情劇,就一定會產生神奇的效果。
井柏然方面,則一如既往的帥氣。這是愛情劇當中的標配。外加上井柏然在劇作當中飾演的角色,也是自帶高大威猛光環的,所以,免不得實現了演員和角色的雙重光環效應。對于廣大的青年女性觀眾而言,看這樣的愛情劇,則更容易實現戀愛移情效應。尤為值得注意的便是,咱們很多女性劇迷,已經到了癡迷愛情劇,甚至于不愿意自己出去談戀愛,只愿意看偶像在影視劇、綜藝當中談戀愛的程度了。
劇作內容方面,這部電視劇以相對舒緩的敘事手法,把多年之后再次重逢的戀愛男女娓娓道來,尤其是讓郎情妾意的這種狀態開始慢慢沖擊生活當中的各種阻力,奔向在一起,這樣的劇情模式,真的是對準了大量青年女性觀眾們的戀愛劇審美口味。如是這些,都是這部電視劇能夠成為收視率和播放數字上的小爆款的基礎保障。
接下來,我們聊一些值得商榷的內容。首先,從普通觀眾的角度上講,這部電視劇的敘事,太平庸了,甚至于是平鋪直敘的。這就造成了這部電視劇的故事屬性不足。老編這一代人,也是看著愛情劇長大的。但我們那個時代,看的是瓊瑤老阿姨。瓊崖老阿姨,也是愛情劇的高手,但她會講故事,狗血也罷,爛俗也罷,但至少故事性極強,大起大落的。
所以,對于我們這批中老年觀眾而言,愛情劇,也要有起承轉合、大起大落的故事,這是追劇的前提要求之一。《歸路》顯然在故事屬性上,是做的不好的。當下的孩子們喜歡這樣的電視劇,可能跟時代較為平淡,孩子們的審美追求也相對平淡有關系。我們那個年代,都是皇阿瑪,容嬤嬤又拿針扎紫薇了……
其次,從表演的角度上講,譚松韻和井柏然都喜歡在平淡當中呈現角色。這是演員的表演特征,似乎也不能當作批評指摘的內容。所以,我這里用到了商榷二字。我們這批中老年觀眾,看過大量的類似久別重逢的愛情電影、電視劇,知道男女主角這種多年未見之后、依舊內心有深情的狀態,以往的影帝、影后級別的演員們是怎麼表演的。所以,會覺得譚松韻和井柏然的表演,寡淡。
在我看來,《歸路》當中,飽含深情卻多年未見之后的久別重逢,譚松韻和井柏然的表演,都有點置身事外的意思,仿佛角色故事和演員關系不大。這可能是導演故意采取的一種表演手法。我這樣的中老年觀眾,則喜歡濃郁型的表演。可能,濃郁型的表演,不容易實現劇作的小清新吧。《歸路》走的時候小清新的路線。
第三點商榷則是,十年未見,依舊單身,并不符合人性設定。《歸路》因為是小清新路數的電視劇,所以,這種十年未見,分手十年,男女主角依舊都是單身的設定,就顯得特別唯美了,桃花流水鱖魚肥一樣的唯美。但這種唯美,過分虛空假想,不符合人的真實生活設定。
對于中老年觀眾而言,尤其是老編我這種行將就木的老東西而言,就喜歡一些較為真實的人的愛情故事了。男女主角十年未見,都是如狼似虎的青年,如何解決單身帶來的生理問題呢?咱們很多唯美小清新的電視劇,都無視這種青年人的基本的生理上的需求。繼而,男女十年單身,如何解決父母那邊來的催婚問題呢?尤其是女性這邊,當代的催婚壓力有多大,大家都知道啊。
第四點商榷則是,這種讓主旋律正能量的主角談戀愛的電視劇,真的就是主旋律正能量嗎?
這是最近幾年,經常困擾我的一個問題。老編真的是過時的,審美上的嚴重落伍。我們那個年代,講主旋律、正能量的故事,都是正派主角們拋家舍業,三過家門而不入。而最近幾年,出現了大量的愛情劇內容,都是主旋律、正能量的男主角,干著保家衛國的大事情,繼而,就開始談戀愛了。我疑惑了。我們年輕的時候,講偉大的夫妻,都是舍小家為大家的。怎麼到了現在,這批孩子,都打著「大家」的名義,去搞自己小家的談戀愛去了呢?
同時,我也有另外的疑慮。像《歸路》這部電視劇,熱情歌詠偉大的武警、特警邊防人員,這是值得點贊的。但是,以愛情光環的方式歌詠,真的有必要嗎?現實生活當中,這些最可愛的人,早就是青年女性們的擇偶最佳人選。這種時代局面之下,依舊拿著愛情光環的方式敘事這個群體,似乎缺乏的應有的價值,甚至于會起到反向作用。
這批最可愛的人,早就成了青年女性擇偶的熱門,他們不缺女朋友、妻子。而咱們的愛情劇,依舊用主角光環的方式,把廣大女性往這批最可愛的人這里推,實際上是不利于更多婚姻關系的建立的。老編反倒是更喜歡《平凡的世界》這樣的作品。這部作品當中,窮苦的男主角,被很多女性喜歡。這部作品的價值導向,我個人覺得,就更有價值。更多窮苦人、普通人能夠被女性喜歡,建立婚姻關系,難道不是更能夠生兒育女,為祖國添磚加瓦嗎?
愛情劇,素來具備擇偶價值導向作用。咱們的主旋律、正能量的電視劇,不缺愛情劇這種類型。以后的愛情劇,真心建議,沒必要用愛情良妻的方式,給主旋律正能量的男主角帶光環了。多往普通男性勞動者那里導一下,利國利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