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金宵大廈》、《十八年后的終極告白》后,TVB的原創劇是一部不如一部。
雖然偶爾會有一兩部值得百般回味,但總體是大不如前。
因為題材的重疊度太高了。
包括最新出品的《法言人》。
《法言人》
很多人認為《法言人》不算差,但這是因為沒看過TVB以往的律政劇。
當然,內地劇也是差不多,都是新不如舊。
而為什麼說《法言人》很一般,因為TVB有更優質的律政劇。
比如智叔廖啟智主演的《律政強人》。
《律政強人》
有些劇為什麼會讓人感覺看不下去?
除了基本的故事不夠好,還有運鏡、構圖、調度等等方面。
這些因素綜合起來,就會潛移默化的影響觀感好壞。
再強調一遍,TVB的題材重疊度是非常高。
重疊度高,即對比性強。
就像觀眾吐槽馬國明一樣。
怎麼又是馬國明?怎麼又演醫生?
《法言人》
所以,為何說《法言人》不好看,其實只要你看過TVB過往的律政劇。
像《律政強人》、《踩過界》,還有《愛·回家》中的「查理施」也是衡量因素。
這樣一對比,《法言人》是真的毫無亮點。
《法言人》
比如,作為主體的律政戲太過平淡。
這不是普法節目,故事要沖突強烈,曲折動人,讓人看得爽。
而《法言人》中的律政戲,過程不夠曲折,事件本身也感受不到那種事態的緊張嚴重,這種能抓住觀眾的痛點。
《法言人》
除了職業戲,感情戲也很平淡。
第一男女主,馬國明和林夏薇的CP線遲遲不開始。
而張穎康和蔣祖曼,黃嘉樂和趙璧渝則太兒戲。
蔣祖曼因為一次英雄救美就對張穎康心動,黃嘉樂則是看到趙璧渝懟媒體時表現出的「為母則剛」而心動。
《法言人》
如果放在《愛回家之開心速遞》這類處境劇那絕對可以成立, 但在講究嚴肅正經的律政劇就顯得淡而無味。
這種同一題材的不進反退,延伸來講,TVB確實倒退了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