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20年 ,朱棣下令,活刮了3000宮女,甚至親自到刑場觀看凌遲的過程。
這種非人的痛苦不是常人難以忍受的,哪里還顧得上什麼尊卑,一位受刑的宮女扛不住酷刑,破口大罵: 你這個暴君!
朱棣眼神陰狠的哼聲道: 「待死豬狗,安敢狂吠!」。
說罷,上前接過劊子手得刑具,親自操刀。
頓時間,宮女撕心裂肺的哭喊聲響徹整個刑場。
直到行刑完畢,朱棣才長出了一口氣,陰沉的臉色漸漸好轉。
也難怪朱棣狠,他身為雄主狂傲一生,沒想到臨了臨了,卻在后宮女人身上栽了個大跟頭,這讓他非常難堪。
朱棣登基之初,附屬國朝鮮為表恭賀,特意送上五個美女。
朱棣本不好女色,但作為帝王,納妃往往是一種態度,否則朝鮮國王就要坐立難安了。
朱棣只能欣然笑納,不過就是后宮多幾張吃飯的嘴罷了。
想是這麼想,可是男人嘛!尤其是帝王,哪有那麼安分的?
巧的是這些女子確實才貌俱全,其中一權姓女子除了美貌之外,不僅能夠善舞、撫琴吹簫,還能做得一手地道的明朝農家菜。
這讓骨子里有著和朱元璋一樣接地氣的農民風格的朱棣更是喜愛有加,大手一揮,封為權妃。
那幾年過來,二人一直都是如膠似漆,形影不離。
哪怕到了1410年朱棣北伐的時候,也要帶著權妃。
皇帝御駕親征,讓妃子隨軍,這是莫大的寵愛,惹得其余眾妃羨慕。
然而,權妃卻沒有那麼深厚的福運去享受這份寵愛。
北伐回來不久,權妃就生病了,沒過多久,就撒手人寰。
這讓朱棣很是難過,但是開闊雄主的帝王情從不為女子停留,只有錦繡江山。
沒過多久,權妃就被朱棣完全遺忘了!
皇帝是從來不缺女人的。平時受寵僅次于權妃的呂婕妤得了朱棣全部的寵愛。
對于朱棣而言,一切似乎都沒有變化,可他不知道的是,針對他的陰謀正在后宮悄悄展開。
那一日,朱棣獨自一人暢游御花園,路過墻角時,卻聽到了女人吵架的聲音。
朱棣頓感無趣,正欲轉身離開,可接下來聽到的的一句話,卻讓他的腳步瞬間頓住。
只聽見一女子聲音尖銳的諷刺道,「你主子呂婕妤害死了權妃,現在可風光了呢」。
朱棣頓時濃眉緊皺,眼中滿是殺氣。
他早就有所疑惑,權妃隨軍奔波都沒事,怎麼回來反而就病了?甚至去世的那麼快。
只不過政務繁忙,也就忽略了。沒想到今日才明白了。
他聽出聲音來了,說話的那女子是賈妃身邊的貼身丫鬟小魚,那另一個就是呂婕妤身邊的了!
好!
很好!
朱棣越想越氣,直接命人把呂婕妤的丫鬟當場抓到了面前,一番嚴刑拷打。
眼看都快活不成了,她卻還是說自己什麼都不知道,只能支支吾吾的說道,「 婢子只是以前聽婕妤娘娘說過,即使生過兒子的皇后,還不是說死就死了,更何況她一個權妃?」。
轟!
朱棣頓時暴怒!
誰不知道去世的徐皇后是他的逆鱗?呂婕妤竟敢這麼說,那就殺!
可憐的呂婕妤連辯解的機會都沒有,就被朱棣處死了。
呂婕妤雖然受寵,但是和徐皇后比,她是微不足道的。只能自己咽下嘴碎的苦果!
徐皇后死了!權妃死了!呂婕妤也死了!剩下還能算受寵的,賈妃開始出頭了。
一時間,她權傾后宮,就連她身邊的丫鬟太監們,也是被其他各宮的人爭著巴結。
甚至就連司禮監掌印太監也屈尊降貴,主動和賈妃的丫鬟小魚搞起了對食。
宮中所有的奴仆看到這個風向,紛紛向賈妃表忠心,成了她的耳目。
宮中的一切,都逃不過賈妃的雙眼。
就連朱棣做了什麼事,見了誰,說了什麼話,都一清二楚。
可以說此時的賈妃,在后宮就是一手遮天。
她身邊的丫鬟們也是變得趾高氣揚,不可一世。
結果,出事了!
正應了那句話,天狂必有雨,人狂必有禍!
丫鬟小魚仗著自己是賈妃的貼身丫鬟,跟著賈妃沾了光,隱隱的成為了所有宮女的領頭,變得大膽起來,竟然光天化日之下毫不避諱的在公眾場合對食。
這件事情自然就傳到了朱棣的耳中。
對食這種事情,自古有之。
宮中的宮女一般是終身不能出宮嫁人的,哪怕名義上,宮女的男人只能有一個,那就是皇帝。
但是皇帝又不是她們能接觸的,找個太監對食也算是相互慰藉,皇帝也就睜一只眼閉一只眼,朱棣也是如此。
可是他們的行為太大膽了,臣子的折子都到朱棣的御案上了,那就要敲打一下了。
可是朱棣怎麼也不會想到,他這一敲打本想著只是給一個警告,可沒想到卻成了驚弓之鳥。小魚就是那只鳥。
朱棣本想著,要起到警示作用,而小魚又是賈妃的人,能起到表率的作用,就命畫師畫了小魚的人形圖像掛在宮門口。
結果小魚卻直接自盡了,她的對食太監不敢茍活,隨后跳井了。
朱棣知道后,滿臉沉思。
不對!
一份圖像而已,至于讓小魚自盡?這里面肯定有事。
他命錦衣衛徹查,哪里想到,這不查不知道,查了嚇一跳。
那一刻,如果說死亡只是痛苦一下還能活的話。
我想,朱棣肯定會選擇自盡來回避這讓他難堪又憤怒的事情。
他竟然被一個后宮女子像個傻子一樣耍的團團轉?
原來,這一切都是賈妃的陰謀,權妃也不是死于呂婕妤之手,而是被賈妃害死的。
當初,權妃受寵,讓賈妃嫉妒無比,就想聯合呂婕妤對付權妃。
可是呂婕妤心地善良,性格平淡,也不善于爭寵。
她覺得人的一輩子平平淡淡就好,即使得到再多,百年之后,也不過一抔黃土而已,沒什麼可爭的。
她這麼想的,也就這麼說出來了。
可是她不會想到,就是這句話,不僅得罪了賈妃,也被人添油加醋,最終斷送了自己的性命。
眼看呂婕妤不愿意聯手,賈妃恨恨地離去后,就開始獨自謀劃。
她收買了伺候權妃膳食的太監,放了慢性毒藥,每日在飯菜里加一點,日積月累,毒死了賈妃。
本以為自己守得云開見月明了,可沒想到,呂婕妤入了朱棣的眼,自己仍然被人比了下去。
這讓賈妃既嫉妒又擔心,她想要那樣的寵愛,同時也擔心呂婕妤把自己害了權妃的事情說出去,整日寢食難安。
後來,她索性一發狠,打算先下手為強,把權妃的死栽倒呂婕妤身上去,一舉兩得。
說干就干,她暗中派人扣押了呂婕妤身邊丫鬟的父母家人,逼著她和自己身邊的丫鬟小魚在朱棣面前演了一場戲,成功的害死了呂婕妤。
本以為自此高枕無憂了,可沒想到,手底下人得意忘形,又被朱棣一張圖像警告嚇得慌了手腳,導致東窗事發。
暴怒的朱棣下旨徹查,結果宮中牽連在一起的宮女太監竟然多達三千人。
這讓朱棣瞬間頭皮發麻!
皇宮是天下中樞之地,一舉一動,一言一行,關乎江山社稷,以及自己的生死存亡。
可是自己身邊,別人的眼線竟然多達三千人?
如果這些人想要他的命,一起發難,他還能活嗎?
想到這里,朱棣更加難堪了,這是深深地恥辱,一個帝王莫大的恥辱。
自己安歇之所,國運所在,本以為重兵防守,安穩如山。
卻哪里知道,竟然危機四伏,防守漏得跟篩子一樣。
這要是傳出去,他還如何樹立威望,穩鎮天下?
既然不能,那就只能處理了。
而且還要讓該死之人受盡折磨,只有這樣,才能震懾那些心懷不軌之人。
雖然看起來有些狠,但是站在朱棣的位置上,卻只能這麼做,江山的穩定,重于一切。
烈日當空,刑場上多達三千具骨肉分離的尸體堆積在一起,鮮血如濃稠的流水滾滾流淌。
真的是帝王一怒,流血飄擼啊!
全程被押著觀刑的賈妃臉色蒼白,心如死灰。
她沒奢望還能活著,犯了這樣的罪,她十死無生。
只不過皇家顏面不容有失,她應該會有一個體面的死法罷了!
果然,回宮后不久,賈妃被賜下一杯毒酒,不久身亡,傳出的是暴斃。
她的娘家在數月后,牽扯到謀反,被誅九族。
可悲!可嘆!賈妃費盡心力謀劃,終究只是一場空,反害了卿卿性命,何苦來哉!
也許,如呂婕妤那樣,追求平安是福,平淡是真,才是真正的生活吧!
都說一個成功的男人背后,必然有一個賢惠的女人。
如果朱棣身后有一群賢惠的女人,對于朱棣,對于大明,又何嘗不是幸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