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懿傳》永珹的福晉什麼來頭?竟然敢在長街上對婆婆不敬

张希宁 2023/01/21 檢舉 我要評論

「這聲額娘我可叫不出口。妳是我額娘的親兒媳,妳怎麼能說這種話」

貴子永珹的嫡福晉,家世到底有多顯赫,敢在長街上公然對永珹說出這麼不敬的話?

永珹的這個福晉,可是金玉妍千挑萬選才選出來的,一開始金玉妍給永珹選的是松泰貝勒和工部侍郎的女兒。

但他們那個時候有點太高調張揚了,為了顯示自己的優秀,當著皇上的面馴服野馬,引起了當上皇上因野馬遇害的疑心,而且當時通過玉氏的助力,把想當太子的心都放到了明面上,皇上一氣之下,就讓永珹還沒有結婚就出宮立府。

各家的王爺們看著永珹忽然就不能在自己母妃身邊了,肯定是皇上對他心有疑慮了,自然不敢冒險將自己的女兒嫁給他。

在金玉妍被誣陷害了兩位公主后,因為玉氏又被復了位分,還有見到了玉氏使者,給永珹商量出來了一個家世十分顯赫的嫡福晉人選。

這位格格他的曾祖父是大學士,曾祖母是為康熙四大輔臣之一索尼的親孫女,還是一品誥命夫人,康熙時期的赫舍里氏,可是十分顯赫的,還出了康熙最愛的皇后。

和怡親王就是康熙的第十三個兒子胤祥,他和雍正簡直就相親兄弟倆,雍正還將胤祥冊封為可以世襲的「鐵帽子王」,這足以看出,雍正對這個兄弟有多重視。

而且金玉妍口中的這個次女,還是胤祥最愛的嫡福晉兆佳氏生的嫡女,她嫁給了伊爾根覺羅氏的福僧格,生下了兩個女兒。

而這個女兒,妥妥的名門貴女,她和乾隆是直系親屬,乾隆是她的舅舅。就這樣的家世,里面隨便一個人,都是一般人高攀不起的。

這足以見得金玉妍有多會挑這個兒媳婦,這麼顯赫的家世,要提拔永珹可是十分簡單的事情。

金玉妍當時是貴妃,永珹又是乾隆登基后的第一個兒子,如果沒有嫡子的話,他的這個天選貴子的身份,就堪稱半個嫡子了。

其實在歷史上,伊爾根覺羅氏可是歡歡喜喜的嫁給永珹的,乾隆還特意從國庫里調出了一部分銀子給伊爾根覺羅氏做嫁妝,簡直就是天賜良緣。

可見乾隆那個時候,的確很看重永珹,只不過嘉貴妃去世后,不知為何將他過繼給了和碩親王允裪,伊爾根覺羅氏的生活質量瞬間下降了。

以前是皇子的嫡福晉,變成了親王的嫡福晉,不僅尊榮沒有了,還不太受寵,也沒留下個一兒半女。

后宮猛人穎妃,她的服飾暗含了她怎樣的變化?

她剛剛入宮的時候,是巴林王立了大功,她奉旨入宮,成為了皇上的妃子,她是從江南直接來圓明園的。

身著蒙古服飾,頭上的這個頭飾為盤羊角式,這種發飾像彎曲向下的牛角,璟瑟入宮的時候,也是這樣的造型。

這其實是蒙古貴族女子才會用到的頭飾,用來彰顯自己的地位,像入宮這種正式的時候,自然要穿戴正式。

她的頭飾兩側有黃金瑪瑙用來裝飾,而璟瑟回宮的時候,頭上確實用銀飾以及瑪瑙裝飾,這說明,璟瑟在蒙古的地位,還不及穎妃的地位高。

醬紫色的服飾外,有一個紅色的小馬甲,來自草原的女子本就性格奔放,活潑又熱情,眼睛里都是對這里的好奇,就是一個不諳世事的小女孩。

後來改了滿人服飾后,梳了小兩把頭,扎了燕尾,褪去了蒙古貴族的形象后,顯得整個人都輕盈了很多。

這個淺綠色的牡丹花鳥圖,又清新又低調,拿著一把團扇在那里撲胡蝶,還戴上了后宮女人標配的護甲。

被皇上臨幸后,性子就變的沉穩了一些,來給如懿請安的時候,就是一個小女人的姿態,頭上粉色的珠花,襯的她十分嬌嫩。

跟著皇上去了木蘭秋狝回宮后,看到了衛嬿婉的爭寵手段,自己心里也懂了一些皇帝后宮的事情,內心也更成熟了一些。

身上的服飾,雖然還是年輕妃子們應有的顏色粉色,粉色的內襯,外面是一件淡紫色的外衣,褐色花紋封邊,看起來和剛入宮的時候,端莊了不少,更像一位妃子了。

還有這件黃色的水紋錦鯉暗紋的旗裝,看著雖然樸素,但是也十分莊重。

這件淺綠色的花鳥旗裝,顏色和剛入宮時的穎妃相比,顏色較淡了一些。這時的她已經懷孕了,作為一名即將成為額娘的母親,并且經常得到自己夫君的寵愛,穿著打扮上就更加明艷動人一些。

後來意外早產,孩子沒有活下來,穎妃的服飾就變成了暗藍色的旗裝,雖然看起來依舊年輕,但已經全然褪去了以前的青澀,頭飾上也少了一些粉色的珠花。

後來穎妃的服飾甚至變成了不太亮眼的淺棕色,和同時期風光懷孕的衛嬿婉比起來,在眾多妃子們,不太顯眼的存在了。

那時他和海蘭一起去找如懿請安,身上的長褂也是單色的,看起來十分貴氣,這時的她已經被深宮里的人同化了,知道應該避著什麼,什麼時候應該立住自己蒙古妃子的身份。

不得不說,是這深宮將她曾經的天真可愛,消磨殆盡了。

后宮美女如云的如懿傳,其實也是一部美食紀錄片!

看看如懿傳中的各種小吃,不論是點心還是菜品,每一樣都讓人垂涎欲滴。

妳們肯定沒有想到,《如懿傳》可是聘用了18位廚師,這豪華的廚師陣容,看著劇里的每一道美食,我的嘴角都有流下不爭氣的淚水呀!

渣龍最愛的一道菜就是鵪子水晶膾,這名字聽起來就感覺吃起來會十分清新。這是一道流傳時間很早的一個宮廷菜,據說宋朝的時候就出現過這道菜,宋高宗下駕清河君王府里的時候,郡王就有給他準備這道菜。

鵪子就是鵪鶉,水晶膾其實就是咱們現在的肉皮凍,而這道菜是用濃濃的鵪鶉肉湯,凝成的皮凍,顏色半透明就像水晶一樣。吃起來軟中帶脆,這樣清脆冰爽的一道菜,怪不得皇上吃了都說好。

還有如懿傳出鏡率最高的松鼠鱖魚,這道菜想必大家經常吃到吧。

這道菜不僅在如懿和渣龍的飯桌上出現,還在白蕊姬的飯桌上,甚至是重陽節家宴上,他們每個人的桌子上都有,還有如懿出冷宮后的立冬家宴,宮女們端了很多松鼠鱖魚,準備送到皇上和娘娘們的桌子上。

這可是蘇幫菜的代表名菜,史上乾隆皇帝都十分喜愛這道菜,還特別為它起名為「揚蘇州」。新鮮鯉魚剔除魚骨,下鍋熱油嫩炸后澆上糖醋汁,形似松鼠,外皮酥脆內里甜嫩。

白蕊姬吃的紅油蝦鍋,上面擺著幾只碩大的蝦,用一些青紅辣椒點綴,再潑上熱油香味滋滋往外冒。

如懿在懷永璂的時候,為了讓別人以為她懷的是個女兒,就讓從四川來的廚子做菜,上的都是些鮮香刮辣的菜。

上菜后,映入眼簾的就滿是紅彤彤的辣椒,如懿的額娘才吃一口就被嗆的說不出話來,怪不得有人說,永璂生出來是個小煙嗓,是如懿吃辣嗆的。

如懿和渣龍下江南的時候,吃的條頭糕,也給了我們很深的印象。這是江南傳統的點心,攤主都說,里面的紅豆餡都是蒸脫了皮,用紗布過了三遍才做成的,可見這紅豆餡有多綿密。

外面的皮也有講究,是用糯米粉以及粘米粉加糖,用水調和后上鍋蒸制,蒸成后再卷上綿密的豆沙,在上面淋上一層桂花。

大家還看上了劇里的哪個美食呢?

用戶評論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