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時期,社會動蕩,涌現了無數的英雄豪杰,我們熟悉的小說《三國演義》里面無數的武將,演繹了各種英雄的故事,只是小說和現實中人物事跡,有的卻大相徑庭。
《三國演義》流傳廣泛,漸漸地正史中那些大將的事跡,變得模糊了。
三國中劉備手下猛將雖多, 但他真正欣賞的大將,其實只有四人,
魏延
建安十六年(公元211年),魏延帶著自己的部曲跟隨劉備入蜀,屢立戰功,開始嶄露頭角。誰沒想到劉備竟將鎮守漢中大權交給了魏延,這次任命震驚了蜀漢所有人。
在蜀漢的戰略中,荊州和漢中是兩個重要的據點,一定要交給有本領的將帥去管理。
所有人都以為鎮守漢中這種重任,一定會交給張飛,漢中對蜀漢是重點區域之一,另一個重點區域荊州畢竟是關羽。沒有想到這麼重要的職位,卻給了一個資歷尚淺的魏延,可見劉備對他的欣賞。
《三國志》:先主為漢中王,......眾論以為必在張飛,飛亦以心自許。先主乃拔延為督漢中鎮遠將軍,領漢中太守,一軍盡驚。
劉備擅于用人,他看到了魏延身上的優缺點:善養士卒和勇猛過人,但性格高傲。
延既善養士卒,勇猛過人,又性矜高,當時皆避下之。《三國志·魏延傳》
魏延在漢中留下了一套具有可操作性和先進性的方法論,他確實很好的完成了劉備交給他的任務,也沒有辜負劉備的期望。
事實證明,在劉備去世之后,魏延可算的上蜀漢的第一猛將,只是他和諸葛亮在戰略思想上不同,自然矛盾重重。
《三國演義》中,魏延變成了有反骨的大將,最終被殺。
關羽
關羽在歷史上一直是一個傳說,近乎于神一樣的人。他的忠是后世崇拜他的重要因素,今天關公像被很多地方供奉。
他是劉備的結拜兄弟,倆人相識于式微,陪著大哥一路拼殺。劉備欣賞關羽,不僅是他的超強武力,還有他的忠心。
關羽無論在哪里,心中始終想著大哥,建安五年,曹操攻打劉備,誰知被劉備擊敗了,曹操只得親自率軍出征,劉備逃往袁紹處避難,關羽戰敗,被曹操帶往許都。
關羽在曹操手下,得到他的厚待,但是關羽心中一直還想著劉備。白馬之圍被解,曹操上表漢獻帝封關羽為漢壽亭侯,獎勵他。
不久,關羽得知了劉備的消息就留下一封信離開曹操,投奔在袁紹麾下的劉備。他的忠刻在骨子里,不追求自己的功名。
關羽還有一個就是統帥能力,武力能力超群。溫酒斬華雄,流傳千古的經典故事,可見關羽的個人武力能力。
他最著名的戰役是在赤壁之戰中對抗曹操,統帥能力充分發揮,他的指揮能力表現可嘉。此外,蜀漢對抗東吳的戰爭,立下汗馬功勞。提到關老爺,武將都很害怕。
不過關羽有個毛病過于孤傲,可見有本事的將領都有這毛病,最終敗走麥城。
黃忠
公元209年,赤壁之戰后,劉備便乘勝南下,長沙太守一看,審時度勢直接投降。從此黃忠便隨從韓玄投降了劉備,改換了門庭。
老將黃忠一出場,眾武將都覺得他年紀大了,看輕了他。黃忠在荊州呆了大半輩子,只是一個中郎將,并沒有得到賞識,直到來劉備麾下,他才有了用武之地。
公元211年,黃忠跟隨劉備入川,征戰益州之時,劉備慧眼識珠,看到了這個老將的能力,將重大的任務交給他去完成。
公元214年,劉備成功招降劉璋平定益州之后,便封黃忠為討虜將軍,可見黃忠老將的能力。
公元219年,劉備在漢中之戰中非常被動,此時老將黃忠在定軍山斬殺了曹軍主帥夏侯淵,一下子扭轉了乾坤。現在京劇《定軍山》就是講的那段歷史。
劉備出任漢中王后,關羽為前將軍、黃忠為后將軍。這一下子激怒了遠在荊州的關羽。
他說:「大丈夫終不與老兵同列!」
經過費詩的勸解,關羽才消解了怒火。他認為黃忠不夠資格,畢竟三弟張飛也只是一個右將軍,居然不如黃忠這個老將。黃忠成了蜀漢的五虎將之一,可見劉備對他的欣賞。
霍峻
霍峻在三國中是一個被人忽視的蜀漢將領,可能是他去世比較早,沒有等到劉備登基便離世了。
他是荊州將領,在208年劉表去世后,帶著部下去歸降了劉備。
213年劉備與劉璋決裂,留下霍峻率數百人守城。霍峻就靠著手中100多人,在葭萌關堅守1年之久,之后霍峻伺機攻打包圍他們的軍隊,劉璋敗退,守城成功。
這讓劉備看到了霍峻的價值,他面對數倍的敵人毫無畏懼,堅守不出,還找到機會反擊,反敗為勝,是個將才。
214年劉備成功入主益州,為他今后占登基打下基礎,霍峻因功受賞,被封為梓潼郡太守、裨將軍。梓潼郡是蜀的北大門,地理位置重要,葭萌關、劍閣、白水關這些關口都在郡守的管理下。
《三國志》評曰:「霍峻孤城不傾,王連固節不移,向朗好學不倦,張裔膚敏應機,楊洪乃心忠公,費詩率意而言,皆有可紀焉。以先主之廣濟,諸葛之準繩,詩吐直言,猶用陵遲,狂庸后乎哉。
當然每一個人評判的標準不一樣,你們怎麼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