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趣闻历史
揭秘三國
金庸武俠传
历代皇帝
野史分享
史料记载
全部
    
玄武門之變后為何李世民霸占李元吉之妻,對李建成之妻卻很禮敬?
2023/05/22

貞觀十年(636年)唐太宗李世民的結發妻子文德皇后長孫氏去世,在妻子去世后不久,沒有了妻子的約束李世民晚上就偷偷跑到了弟弟李元吉之妻也就是弟媳楊氏的房間里尋求慰藉。

都知道李世民是通過發動玄武門之變而登基,在玄武門之變中他誅殺了大哥太子李建成和四弟李元吉,還一并誅殺了二人的子嗣也就是自己的親侄子。李世民沒有把李建成和李元吉家中的女眷誅殺,而是將她們帶入宮廷監視起來。

但是李世民雖然霸占了弟媳楊氏,可是他卻對李建成的妻子也就是大嫂鄭觀音極為禮敬,李建成和李元吉當時與李世民爭位一同被殺,為何李世民會如此區別對待二人的妻子呢?

李建成和李元吉當初對李世民的態度其實并不相同

雖然當初爭奪皇位的是李建成和李世民,李元吉屬于是依附于李建成之下,可是在實際上李元吉對待李世民的態度要比李建成狠毒得多。

按照《新唐書》中的記載,李元吉天生就有著一副陰狠之相,天生長得就陰狠還十分難看,因此他的母親竇夫人十分嫌棄他,有一天竇夫人趁李淵外出就狠心的派人把李元吉扔到了荒郊野外,打算將他棄養,讓他自生自滅。

多虧了竇夫人身邊的侍女陳善意心地善良,可憐李元吉,偷偷從野外把他抱了回來,他才免于夭折。李淵回來后,陳善意就把此事稟告給了李淵,而李淵眼看妻子竇夫人十分不喜愛李元吉,自己也不忍心把他拋棄,就讓陳善意當他的養母,把他交由陳善意撫育。

在李元吉成年之后,李淵特意讓他留守太原,并交代他好好侍奉養母陳善意。李元吉在統兵獨鎮一方之后,就體現出了他好勇斗狠的性情,他經常命令手下士兵披甲持刀互相廝殺,這可是真正的廝殺不是在演習,所以他的手下經常死傷慘重。

李元吉在獨鎮太原期間,不僅喜歡看互相廝殺的血腥場面,他還十分驕奢淫逸,經常外出游獵,動輒就傷害無辜百姓性命,弄得太原百姓是怨聲載道。

為此李元吉的養母陳善意好心勸他,經常勸他不要胡鬧傷人性命,李元吉最初只是口頭答應敷衍了事,後來陳善意一再勸告反而激怒了他,最后惱羞成怒的李元吉竟殘忍的命人將養母陳善意五馬分尸,可見李元吉的心有多麼兇狠毒辣。

與李元吉的兇狠毒辣形成鮮明對比的就是李建成的寬仁,其實歷史上的李建成頗為寬厚仁義,三兄弟中就屬他最為寬仁,李世民實際上是兼備了哥哥和弟弟的性情,李世民寬仁不及哥哥,狠辣不及弟弟,但是二者兼備,所以李世民最后勝出了。

李建成寬厚到什麼程度,在他和李世民爭位期間,李元吉和他的屬下多次建議他抓住機會整死李世民,但是他不忍心殺弟,都沒有同意。

據《舊唐書》記載,在武德六年(623年)時,李元吉舉行了一場家宴,他特意邀請父親李淵、大哥李建成、二哥李世民到家中聚餐。這時候李元吉就想派心腹侍衛宇文寶趁機在宴會期間把李世民殺掉,事后把責任都推到宇文寶身上即可。

當李元吉把這個計劃偷偷告訴給李建成時,李建成卻不忍殺掉李世民,以李淵在場為由阻止了李元吉的這個刺殺計劃。這氣得李元吉當場大喊:「我只是為大哥謀劃,二哥如果死了,于我有何好處?」

從這件事可以看出李建成的寬仁,不僅李元吉多次勸他刺殺李世民,連他手下的謀士魏征和王珪都多次勸他先下手為強,趁早把李世民弄死才好。但是李建成卻心慈手軟,優柔寡斷,他如果能像李元吉那麼心狠毒辣,恐怕李世民就沒有發動玄武門之變的機會了。

李元吉則和李建成完全不同,他暗中想派人刺殺李世民,明面上還故意接近李淵的妃嬪,收買討好她們,讓她們給李淵吹枕邊風,說李世民的壞話。有了這些妃嬪們一個勁詆毀李世民并夸獎李元吉,因此李淵逐漸開始厭惡李世民,而喜歡李元吉。

而到了後來皇位競爭日趨白熱化時,李元吉居然向李淵進言,建議李淵賜死李世民,當然,李淵沒有聽他的建議。

這些事情就能看出來在李建成和李世民爭位期間,李元吉對李世民的所作所為比李建成狠辣多了。

當然,李元吉對李世民如此狠辣也是由他的政治野心和目的,李建成寬厚還優柔寡斷要比李世民更容易操控,所以李元吉全力想幫助李建成繼位。而且李建成也確實曾許諾過李元吉,表示將來成為皇帝后,將冊封他為皇太弟,因此李元吉也是為了實現自己的野心,所以才傾盡全力想害死李世民。

最后也是李元吉又勸說李建成盡快狠心殺掉李世民,二人才定下計劃,借著當時突厥人犯邊的理由,以李元吉為主帥再把李世民的秦王府將領都要走,李元吉帶著他們去抵御突厥人。

屆時李建成再帶著李世民去給李元吉送行,在送行的宴會上李元吉派人直接將李世民刺殺,然后對外再稱李世民是暴病而亡。李世民一死,李元吉到時候再在行軍途中找借口把秦王府的將領就地誅殺,這樣李世民一系的人就徹底完蛋了。

可見李元吉這個計劃有多麼狠毒,不僅殺掉李世民,還要把李世民的秦王府將領全部殺掉。不過他的計劃雖然很好,但是這個計劃被李世民安插在李建成身邊的臥底王晊所探知,王晊將此事秘密報告給了李世民,這才使得李世民決定搶先發動玄武門之變。

在玄武門之變時,李世民搶先一箭直接射死了大哥李建成,李元吉一看到中了李世民的埋伏,大哥又被射死了,于是立刻命手下抵擋李世民,他自己則趁亂騎馬逃跑去向李淵求救。

李世民一眼就看到逃跑的李元吉,他不可能放任李元吉逃跑去找李淵,于是拍馬就去追趕李元吉。

可是李世民在追趕途中馬失前蹄從馬上摔了下來,李元吉回頭一看李世民摔下馬了,他就立刻又調轉回來,隨即李元吉撿起地上的弓矢,準備用弓弦勒死李世民。

幸好李世民的麾下猛將尉遲敬德騎馬趕了過來,李元吉曾和尉遲敬德比武輸過,他知道尉遲敬德勇武異常,因此一看尉遲敬德來了也顧不得殺李世民,趕緊上馬繼續逃跑。不過尉遲敬德沒有給他機會,一箭就把他穿心射死。

可以說李元吉一直到最后一刻不顧自身安危還想殺死李世民,他對李世民的這種狠辣行為,自然也會讓李世民對他憎恨無比。

其實在李世民晚年的時候,他對發動玄武門之變殺死大哥李建成還是頗為愧疚,因此他後來追謚李建成為隱太子,給李建成上謚號為「隱」,這個「隱」字在謚法中屬于平謚,略帶有憐憫同情的意思。

而李世民晚年給李元吉上的是什麼謚號?他追謚李元吉為巢剌王,給李元吉上謚號為「剌」,而這個「剌」字在謚法中就是典型的惡謚,在謚法里 不思忘愛曰剌;復狠遂過曰剌;暴戾無親曰剌;暴慢九卿曰剌;不思安樂曰剌。

所以看看李世民給李元吉上的謚號就像罵人一樣,說他是好勇斗狠,暴戾無情的人,從這里也能看出來李世民晚年對哥哥李建成有愧疚之情,但是對弟弟李元吉頗有報仇的快感,這就不難想象李世民為何要霸占李元吉之妻楊氏了,那就是出于對弟弟的恨。

是出于報復的心理李世民才霸占了楊氏

就李元吉對李世民的所作所為,李世民霸占他的妻子楊氏很明顯是出于報復的心理,李世民對待楊氏做的也夠絕,後來楊氏還給他生育了最小的兒子曹王李明。可是即便二人生育了兒子,李世民都沒有把楊氏納入后宮,沒有給她正式的妃嬪封號,據史料記載當時皇宮中的人只稱楊氏為巢剌王妃,因此李世民和楊氏算是姘居在一起。

楊氏大約在貞觀后期去世,李世民在她死后做的更絕的是把她與李元吉合葬,就看李世民這番操作,簡直就是在羞辱已經死了的李元吉,這不明擺著告訴李元吉:我不光殺了你,還睡了你媳婦兒,跟你媳婦兒合作生了兒子,現在再把媳婦兒還給你,你能怎樣?

從這可以看出來李世民對李元吉是充滿了恨意,他對李元吉的報復也是極為狠辣,他這種行為無異于把棺材里的李元吉又羞辱一遍。

不過李世民還不算太絕,他的兒子唐高宗李治又給他送上了神助攻,做得更加絕,李治繼位之后,特意下旨把弟弟李明過繼給李元吉為子嗣,讓李明繼承了李元吉的香火。

可以說李世民和李治父子這一波操作配合完美絕到家了,徹底把死了的李元吉羞辱夠夠得了。李世民與李元吉的妻子楊氏合作生育了李明,然后李世民還把楊氏與李元吉合葬,李治又把李明過繼給李元吉,這完全是讓李元吉在九泉之下不僅戴了一頂綠王冠還當了便宜老爹。以李元吉那好勇斗狠的性格,如果泉下有知的話,會不會從棺材里跳出來和李世民父子拼命。

當然,這一切也是李元吉生性狠辣惡毒所致,從他能殘忍的殺害養母陳善意就能看出來,他是一個無情還狠毒的人,他那麼對待李世民,也很難獲得李世民的諒解,所以李世民對他的恨意遲遲沒有消退,最后進而占有了他的妻子楊氏,把這股恨意發泄在了楊氏身上。

而李世民敢如此對待弟媳楊氏,卻不敢這麼對待大嫂鄭觀音,據史料記載,鄭觀音姿容絕美,論長相還在楊氏之上,而且她雖是大嫂卻比李世民還小了一歲。如果選擇的話按照常理,李世民也應該選擇姿色更美的大嫂鄭觀音,但是偏偏李世民不僅沒打過鄭觀音的主意,還極為敬重她。

這就是因為李建成沒有李元吉那麼狠毒,因此李世民對哥哥李建成之死是抱有愧疚之情,他更不敢去傷害大嫂鄭觀音。而且按照古代禮法長嫂如母,李世民弒兄殺弟本身就已經讓天下人議論紛紛了,如果他再對大嫂鄭觀音做點什麼事,那麼他可就真陷入輿論不利的地步了,所以李世民對大嫂鄭觀音極為禮敬。

鄭觀音自丈夫和兒子被李世民誅殺之后,她只在宮廷中獨居禮佛并撫育女兒,除了禮佛就是孝順公爹李淵,她從不與李世民見面,而李世民為了避嫌,也很少去見她,大多時間都是讓妻子長孫皇后代替自己去見她,并且李世民一再叮囑長孫皇后,一定要保證滿足鄭觀音的生活需求。

李世民晚年越發對大哥李建成感到愧疚,因此他也越發厚待鄭觀音和侄女歸德縣主,在李建成之女歸德縣主成年后,李世民甚至親自為她選擇配偶,并且在她出嫁時送了比女兒還多的嫁妝,后世也都認為李世民此舉是為了懺悔自己對大哥李建成的殺戮。

不過無論李世民如何做,鄭觀音肯定是不會原諒他的,據史料記載,鄭觀音在玄武門之變后就幾乎沒再見過李世民,即便在女兒歸德縣主大婚時,她也刻意不與李世民再見面,後來她跟隨女兒出宮去住,此后沒再踏入皇宮半步,可見在她心中一直都沒能諒解小叔子李世民。

寫在最后

自李建成被殺后,鄭觀音一直寡居五十余年,她的壽命比較長,一直活到唐高宗李治時期才以78歲高齡去世,唐高宗李治對這位伯母也很敬重,在鄭觀音去世后,李治特意下旨命以皇后之禮將鄭觀音與李建成合葬。

而李元吉的妻子楊氏就沒這麼好命了,她去世的時候大概在40歲左右。其實楊氏和鄭觀音都屬于是玄武門之變的受害者,年紀輕輕就失去了丈夫和兒子,可是兇手卻是丈夫的親兄弟。

相比于鄭觀音的高壽善終,楊氏更加凄慘,由于丈夫李元吉的緣故,她被迫與殺害丈夫和兒子的兇手李世民同居還生下了兒子,而李世民卻并不愛她,只是拿她當對李元吉的報復發泄的工具,所以她才會在40歲左右時英年早逝。

郭靖在蒙古長大,為何不識金輪法王?你看法王的另一個名字叫什麼
2023/05/31
古人為什麼都不吃貓肉?李時珍早已在《本草綱目》中給出答案
2023/05/30
古代的丐幫有多可怕?別被武俠小說騙了,看看真實的丐幫是啥樣?
2023/05/30
「寒門子弟」在古代屬于啥階級?別被騙了,是你我高攀不起的存在
2023/05/30
秦始皇49歲而亡的背后,只是因為他吃「元水」,難怪史書不好記載
2023/05/30
古代青樓除了女性還有「男妓」?他們的一生,或許比你想象的悲慘
2023/05/30
如果你是這個姓氏,可能不是炎黃子孫,而是波斯人的后裔
2023/05/30
民間故事:男子假裝醉酒,對妻子霸王硬上弓,妻子說:你膽子太小了
2023/05/30
民間故事:徒弟哭喪,半夜打開棺材說:活該你去死,以后師母是我的
2023/05/30
民間故事:妻子探親回家,見丫鬟穿著肚兜,丈夫:別著急,聽我解釋
2023/0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