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持看書,或許不一定有用,但堅持不看書,肯定是沒有用的。
但無論如何,堅持看書,總是會在這喧囂、浮躁的社會中,給自己留下一絲獨屬于自己的寧靜空間,或者成長空間。
有段時間,心情特別煩悶,就屬于那種干啥都沒心情,吃啥都沒味道的那種,于是買了幾本書,有余光中、林清玄等人的一篇散文集《孤獨是生命中的禮物》,還有一本倉央嘉措的詩集和傳記。
當我把手機扔到一旁,靜靜閱讀這些書籍,感受到那淡淡文字中蘊含的悲傷離合,還有愛恨情仇,讀著讀著,心中也似乎有些釋然,諸如這些大家,尚且有些許的不如意,我本一介凡夫俗子,又有什麼不能看開的呢?
當心中枷鎖放下,整個人瞬間感覺輕松了不少。
故此,當遇到不如意事,當欣喜若狂之際,不妨多看看書,讓自己的內心平靜下來,給自己留下思考的空間和時間,莫讓情緒左右自己的判斷,影響自己的人生。
現在這個社會,發展日新月異,想要贏的更多,就必須不斷學習。或許作為一個開放式的網絡空間,我們可以找到我們所想要學習的內容,但網絡自身的龐雜性和碎片化的特性,導致我們很難從一個全局性的角度來學習一門相對比較系統的內容。
同時,我們自身脆弱的專注力和自控力很難保證自己在通過網絡學習的時間,不被其他因素所困擾,從而將注意力轉到其他有趣的新聞或視頻上,從而降低我們的學習效率。
所以,我更喜歡通過書籍學習,體會那種翻閱紙張時指尖傳過來的那種感覺,那種可以讓我內心寧靜下來,專注于內容的那種感覺。
堅持看書,堅持做筆記,堅持將所學的內容與自身原有的知識構架相聯結,產生獨屬于自己的知識系統,就是我們贏得未來的有利武器。
堅持看書,堅持從書中汲取前輩的心靈營養,可以讓我們有洗滌心靈的效果,從而讓我們在這個煩躁、跳脫的環境中,還能夠擁有一顆寧靜的心靈。
堅持看書,寫寫自己的體會心得,還可以找到更多的同好,彼此之間互相扶持、互相督促,讓自己前行的道路不再孤單。
既然有這麼多好處,你又有什麼理由不堅持讀書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