補充在最前面:極度聰明的人,不一定善良,甚至不一定是一個符合道德的好人。極度聰明也沒什麼,智慧才是更高的緯度。如果在生活中,感覺到有被隱形操控或接觸某些人后“整個人都不好了”,建議遠離,不要凝望深淵,保護好自己,很多犯罪份子都是極度聰明但無智慧之人。
以下正文————
1,整個人的生活狀態綜合看是輕松偏向積極的。因而對事情比較有好奇心,想問題易發散和抓本質,做事情容易專注不內耗,處理人際關系清爽不擰巴,對于自己的發展快速嘗試不斷調整。
這個無關年齡或者物質程度,但能感覺到這個人像一株生機勃勃的植物一樣。從內到外透著自然的活力,而不是雞血感。當然這個植物,可以是沙漠玫瑰,也可以是苔蘚,還可以是樹木,可以張揚也可以內斂。
2,思維非常活躍,理性感性容易切換,知識儲備豐富,因此討論問題容易跨維度,ta沒有思維上的限制,同時又能找到彼此之間的共同點。周圍人很喜歡找ta拿主意或者討論問題。
3,總是可以階段性產出迭代式成果。ta嘴上的玩票性質,往往在外人看來就是專業水平。
4,研究人性,了解人性,學習歷史政治,懂得如何組織人一起合作。在群體里不一定有壓迫感。會采用最有助于結果的方式調整自己在組織里的狀態。
5,遵守一些自己探索適合的非常基礎的準則。比如不追求速勝。保持適合自己精力最大化的作息規律。調整適合自己的飲食結構等。
6,部分極度聰明的人內心深處是有黑洞的。但是他們知道這個黑洞,但會利用這個黑洞。比如內心深處的自卑渴望得到認可,有的極度聰明者有強烈的偏執傾向等。
也就是說,極度聰明的人不是完美人設,ta們身上也有缺點。但是他們會精準捕捉到缺點,評估缺點對自己的利弊,從而選擇改正還是利用。極度聰明的人很喜歡給自己改bug。自我修理工。(但是!極度聰明的人也會容易看到別人的內心黑洞!)
7,極度聰明的人很早就懂得不局限從術的層面看問題,更是去研究道的層面看問題存在的局面。研究適合自己的哲學體系,進入自洽但不自閉的正循環模式。
8,極度聰明的人有其熱情集中爆發處。可能是學術研究,可能是手工制造,可能是事業發展等等。他們享受過程之中,非常容易就沉浸在心流狀態。
9,極度聰明的人有著強烈的自我進化能力,極度聰明的人不是不困惑。任何人隨著自身發展的躍遷,伴隨周圍環境以及構成因素的復雜,勢必都會在某一個時期進入認知的盲區。
而這種認知的盲區往往容易觸發我們內心心理層面的盲區。簡單比方就是外部綜合環境向大腦投射了一段嶄新的復雜代碼,而我們的大腦無法順暢解讀分析。這種情況下,大部分人選擇草草了事。比如:盲目的進入一個企業,沖動的進入婚姻等。而聰明人能夠扛得住情緒層面的波動,去非常較真的分析清楚這段代碼,同時較真的擴充大腦的邊界。這種狀態里,有的人容易進入抑郁狀態,但是真正聰明的人會從這種混沌狀態里清爽的走出來。往往這種時候ta會實現一種“更迭性質”程度的進化。比如:從一個優秀職業經理人,蛻變成了新銳企業家;從一段被劈腿的感情里,蛻變成了了解清楚婚姻生育在社會中的生物和社會意義的踐行者;從一個產業某環節的參與競爭者,變成了主動聯動上下游力圖降低成本提高效率的平台共建人員。
10,極度聰明的人可以看到事物發展的后續階段,甚至部分可以推倒事物發展的大概率終極方向。從而極度聰明的人會在處理自身定位時,放在一個更長遠的規劃里。也就是說,旁人看到的是其處在A位置怡然自得,其實ta所做的練習是A++位置的事情,ta所關注研究的領域是A+++++維度的考慮。
11,極度聰明的人看起來也許并不聰明,即不一定有市面神話的“精英感“,聰明不外漏,聰明而謙卑,聰明不自負,聰明而無止境求知。
12,在交流探討中,沒有太多彎彎繞繞的表達,分析問題,講解答案的時候都很精簡樸素(除非有的時候華麗是一種商業手段),也就是不咋在乎費勁的外在形式。外在形式是啥?有的時候是文化枷鎖。比如女生化妝,其實女生本人不一定舒服,自信的姑娘不屑于復雜化妝。
13,一般對于不了解的領域,存有疑惑也不會妄自否定。極度聰明者往往更有敬畏心,謙卑心,知道宇宙浩瀚,個體太過渺小,維度有限。但是往往我們生活中的聰明者,常常樂于展示自身的聰明,更有甚者樂于展示自身的“聰明且不費力”。客觀說,這是一個頗為格局低且不聰明的做法。
14,看待問題,相對于文字也許更在意數據的論證輔助,但不會唯結果論。對于自身發展在意過程細節,弱化對于結果的固執,但會預設多個結果的備案。
15,極度聰明的人非常樂于觀察和思考,而且享受思考,對他們來說生活的方方面面都是教材。這也是極度聰明的人和書呆子的區別。小到鄰居大爺的日常言行,大到政經商事件的先后發生,每個點都會引發他的連帶思考。比如:他會從一個鄰居大爺的言行切入點,進入去了解上海的老年人口比,進而城市保障和產業規劃,老年人婚戀娛樂市場,年輕人的流動走向,相似社會現狀的他國處理經驗等等。
而且會避免先入為主的過多評判,從而避免進入狹隘的自證怪圈。
16,極度聰明的人可以無掛礙的打破自己身上的“自戀屏障”。他們審視自己的時候比任何別人都狠,深挖且不留情面,像在冷冰冰的手術室里,自己給自己做手術一樣,抽絲剝繭分析自己的處境,條件,痛點。所以極度聰明的人如果在和外界交流時被指出問題,往往反映非常就事論事,情緒穩定。反觀一些看起來比較聰明的人,則通常無法接受別人的批評,無論對方所言對錯。
17,極度聰明的人往往不局限于一種社會角色,大概是因為一種社會角色不一定可以滿足到他們內心強烈的探知欲,以及對于生命的體驗感。但是他們會選擇主要暴露幾個核心社會角色,這樣有助于實現社會關系價值的最大化。
18,極度聰明的人,能真正看得清楚,自己眼下得到的東西,是祖輩物質資源給的,還是運氣撞上的,還是基因優勢得來的……而不是會盲目把八成的因素歸結為是自己的“聰明才智”。
(這一點更新其實和上面的部分有重疊了,但確實最近生活中遇到了一些資源咖,極度自負自作聰明,忍不住心有感慨追加此條)
試問,這個時代里,在認真生活的人,有幾個不努力?又有幾個算得上愚笨呢?所謂的極度聰明就是在走向“智慧“的層面了。
19,(在明面上)堅決不碰別人的利益,堅決不碰不該得的利益,面對別人用利益來示好的時候,高度克制和冷靜。這里所說的利益包括但不限于物質層面,還要精神層面,權利地位層面等。
————更新
20,極度聰明的人,有一種從他處找到,一系列問題答案的能力。這種能力建立在一種比較強的感知力基礎上,解決方式看起來經常沒邏輯。答案常常不在教材里,而在生活里。比如玩游戲的時候,看到游戲角色涼涼了,突然搞明白了自己的生活方式哪里出了問題。
聽音樂的時候,隨著音律起伏,突然懂了小說的節奏怎麼設計。這種情況,在一些文學作品里常被描述為“靈光一現“。往往智慧的人,會傾向于放棄對問題的執著,或者質疑問題本身。一般聰明的人,容易對問題進行簡單歸因。普通人,容易放任問題結束。
21,極度聰明的人不自負,也不自卑,ta給人感覺就是“玩兒”,做啥都是,而且不是特別追求結果的玩兒,也不和別人比,就是自己玩兒。工作像在玩兒,談戀愛在玩兒,解決困難也在玩兒,鍛煉身體也在玩兒。ta的評價標準,常常是好玩兒,和不好玩兒。當然這個里面也是綜合維度看的。
22,極度聰明的人,別人很難看清楚ta到底要什麼,也很難看清楚ta到底怕什麼。ta好像永遠在路上。ta尊重的是自己的信念。
23,極度聰明的人,很渴望與其他極度聰明的人連接。畢竟人生的一大美妙就是心意相通啊。哪怕是惡趣味也可以。
以上原創,后續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