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用。
不懂的知行合一看再多的書都沒用,最后就會變成書呆子。
你以為余華的活著是憑空想出來的,他為什麼能引起那麼多人共鳴,而且不同的階段讀會有不同的感悟,就是因為書中故事抽象于現實生活,是經歷提煉出來的。
王陽明的書是好東西吧,關鍵是你讀的懂嗎,不是說你從頭翻到尾這本書你就讀懂了,你沒有經歷做支撐你是看不懂的,而且越是經典的書越是要反復看,反復琢磨。
而且讀書這玩意兒還需要點天賦,也就是悟性。
就像你玩游戲,技能介紹啥的對每個人都是一樣的,為什麼有些人玩的好有些人玩的啥,玩得好的人善于從實戰中去總結,然后再去比對技能介紹,時間長了就內化于心外化于行,玩的不好的看個大概就以為自己會了,不總結不復盤,這不就跟看書一樣嗎,會看書的隨著自己經歷的變化反復去琢磨一本書,而后書中的內容早已與自己的經歷合二為一,這就叫把書看活了,這種人讀一本經典的書勝過別人讀十本讀百本。
毛選是好東西吧,我甚至覺得一個人能真正把毛選看活了,看成自己的東西,他必能成大事。這就是成功寶典啊。為什麼,這是偉人寫的書啊,書中的內容都是偉人的經歷閱歷抽象成的精華,你要是讀透了你不就跟偉人同頻共振了嘛,而實際上是大部分人讀不下去也讀不懂。
很多人讀書總是忽略質量追求數量,以質量來代替質量,而且看書教條化,不辯證思考,不懂的結合自身的經歷和生活,看的越雜腦子越亂,最后走火入魔,變成書呆子,這樣的人不在少數。
不要以為看書簡單,會看書的人很少,大部分人看的都是皮毛。
書是好東西,我們大部分人是沒有機會跟偉人一起生活一起工作的,但是好在有書,我們可以跨越時空的去感受。
但是真正會感受的人少之又少。
看書不要功利不要浮躁,有一個好的初心才會有一個好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