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真煩打廣告的,先說結論,你要是沒有什麼讓五星紅旗插遍世界每一個角落的決心,那讀書對你來說就是無用的。
如果你拿有沒有用的標準來衡量讀書,那我可以告訴你一個永恒不變的真理,在這個世界上你只要有錢,其實很多東西都是沒有用的,包括你寒窗十年上個大學,就是為了畢業有份好的工作,那歸根結底不還是錢的事嘛。
你們扯的最多的修身養性問題,沒讀書之前我脾氣不好,我也知道我脾氣不好,一開始讀書的時候我感覺自己道法自然,心如止水了。
剛畢業沒工作沒社交,一年差不多看200本書,隨著我積累的東西越來越多,我逐漸發現一個事實,讀書修身養性那純純就是裝的,說白了就是自我感覺良好,有點類似阿q精神,只不過省去了挨打的過程。
你覺得你不跟別人一般見識,什麼別人不惹我,我也不惹別人,其實你根本就是虛張聲勢,誰也惹不起,自己臉上還掛不住,該罵就罵,憋心里難為自己干嘛?
再一個積累知識,人的記憶分瞬時、短期和長期,一本書你就看一遍,你能積累個6呀?
像諸子百家四大名著,其實只要你不寫作文,它們幾乎沒有用武之地,除非你時不時的拿出來裝一下。
還有一個,看書是真的貴呀,像《資治通鑒》《船工遺書》這種成套的起步價就是三位數,當年差點逼的我這個沒工作的去當保安,后來因為負擔不起,自己開始寫小說了。
看了這麼多書,當年心中的疑問還是沒有解開,跟哲學碩士粉絲也聊了聊,沒有啥用,我感覺她比我還迷茫,現在還為畢業找工作發愁。
書是知識的載體,如果你心里不像我一樣對人生有大疑問,愿意犧牲社交和時間來鉆研它,那真的別跟自己過不去。
其實我很多時候看了一天的書一句話都不想說,我就想找個軟點的地方靠一下,閉上眼睛聽聽音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