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的聰明人是什麼樣的呢?就一個標準。能把想象變成現實。
真正的聰明人不是反應快,不是記憶力好,不是讓其他感覺他很精明,而是一個維度,他能把想象的,變成現實的。
為什麼?
因為從想象到現實,需要跨越幾個困難。第一,你要充分了解想象,充分洞察現實,然后你要組織想象和現實,才可能把想象變成現實。
把想象變成現實有多難?舉個最簡單的例子。你在學校里學習,多數人都希望自己能學習好,那為什麼大家的課本都是一樣的,老師也是一樣的,為什麼最終的考試分數就相距甚遠呢?因為你掌握的知識,你頭腦中的知識,落到具體的考試上,無法實現。只有成績好的人,才更好地做到了知識到解決問題這一步。這還是最簡單的,單一維度。
到了社會上,你要創業,涉及的維度就更多的,更多從想象到現實的維度。
比如,公司的流程需要你設計或者先想象吧,你要招什麼樣的人需要先有個意向吧,你要花多少錢賺多少錢都是你提前規劃提前想象的吧,到最后誰都希望開公司賺錢,但多少人,做了才發現,現實和想象差別太大了。你費盡想了半天設計出的產品,根本沒人愿意用。你以為的痛點需求,根本不是真正的痛點。你以為這個工資水平可以吸引到A級人才,結果連B級人才都不愿來。這些想象和現實的落差因素多了,你最終想象的結果和現實的結果也必然有巨大差距。
怎麼把想象變成現實?
我想舉一個簡單的例子,是一個能看到對比的例子。在民國期間,蔣介石提出了新生活運動,按蔣介石的解釋, 就是提倡禮義廉恥的規律生活, 以禮義廉恥之素行、習之于日常生活衣食住行四事之中,使一般國民日常生活能夠整齊、清潔、簡單、樸素、迅速。
蔣介石的愿望當然是好的,但當時,中國多數人根本吃不飽飯。而蔣介石認為,核心重要,是資本家的利益,以及讓少數精英分子支持自己。
而毛澤東則不同,他始終重視中國的大多數人,他認為中國的未來需要依靠人民,尤其是農民。所以,要讓農民有積極性比什麼都重要,所以提出了:打土豪,分田地。
就這麼六個字,你感受下,是不是更加直接,更加讓吃不飽飯的人知道該干什麼,怎麼干,能獲得什麼。清晰明了。甚至立刻就想行動。
不要小瞧對外發布核心口號,這往往是一個領導者想象的凝練,更是一個領導者核心思想外化的根源。
蔣介石的想象基于他看到的,他由于資本的扶持而得勢,所以他需要權勢鞏固地位,所以他的口號自然很平和,因為他不希望別人挑戰他。
所以他的想象是脫離現實的,他的想象是自我中心的,所以必然失敗。
毛澤東的想象也基于他看到的,思考到的。他眼中始終是人民,他相信:人民是歷史的創造者,他認為人民只要組織起來,就可以發揮無窮大的力量,他相信,得民心者得天下,所以他的想象是更基于現實的,他的想象是符合大多數人民需要的。同時在實踐中,他還把想象和現實不斷融合,他提出:實事求是,依靠人民,不調查沒有發言權,這些不僅是對自己的要求,也是對所有組織內人的要求,當所有人的想象都和現實相融合,自然可以成就大事業,大奇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