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就同一個普通人一輩子到底可以攢多少錢的問題一樣,因人而異。
首先怎麼定義普通人?誰去定義普通人。
比如我說去掉賺得最高/最低的百分之二十,剩下的都是普通人,很可能有人覺得應該去掉10%,5%…
有人覺得身邊人都年薪二十萬,那賺二十萬以下的應該都算普通人;有人周圍的人都是公職,就會覺得考公才有安全感。
再看從誰的角度分析。
每個人性格不同,需求的安全感也不同,甚至有人根本不需要有安全感,敢去借一輩子都還不上的錢去賭,去創業;有人拼命攢錢,一分也不敢多花;有人喜歡今朝有酒今朝醉,因為誰也不知道明天與意外哪個先來;有人覺得人生已經夠苦了,需要去旅游,去吃好吃的來犒勞自己;有人一定要有自己的房子,哪怕掏空4個錢包,還貸20年。。。。
最后肯定是錢越多就越有安全感。200萬不嫌多,一百萬也不嫌少。
普通人一般攢不下200萬,一年攢10萬還要20年,所以200萬絕對能有安全感,當然你也可以定一千萬為一個小目標,賺到了你就不是普通人。
如果嚴謹一點,我覺得如果一個人能攢下五年的凈收入,就應該能有安全感。這樣可以保證只要失業五年內找到工作就行。再怎麼經濟下行,只要你別太挑,五年內怎麼都應該找到工作吧?如果你再節儉一點,小到不點外賣,大到不結婚,不生孩子,五年凈收入也許可能夠十年八年花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