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神話看書,書籍對于日常習慣看書的人來說,就是一個娛樂和擴展認知的方式而已。
我長年累月看書,看書就只是看書而已。
我每天百分百閱讀4-5小時,如果今天比較閑,我可能閱讀時長會超過10個小時。
怎麼做到的?
如果我健身、做飯、打掃衛生,手頭做一些瑣事,我就會開個小說在那邊聽。
如果我停下來,我就會看實體書,或者拿閱讀器,或者電腦,或者手機,看一些工具書。
現在工具是很方便的,例如電腦上,一邊看書,一邊開一個印象筆記,就可以用截圖記錄自己想記錄的筆記。
工具書的話,如果中等難度,一般對書中所載方法,自己使用過就會了,這種不需要太糾結。如果是非常難的,我一般就不看了,我會選擇出錢找這方面的專家為我服務。
我看的工具書,一般和我個人職業和工作還有生活有關系,例如,怎麼拓展人脈,怎麼經營圈子,怎麼提升認知,怎麼時間管理等等。
除非是創作相關的工具書,可能我才會緩慢精讀。
其他的書籍,一般采用一邊閱讀,一邊記錄筆記,有時我也會在小卡片上,寫上自己對這段話的理解和認知。
這是昨天看書的時候,寫的一段。
我看書想法還挺多的,蠻喜歡一邊看一邊自己長篇大論嘰嘰歪歪。
除非是經典中的經典,否則大部分書籍,回頭看自己的這些長篇大論、嘰嘰歪歪的卡片,基本上就可以幫助我回味起來看這本書的感覺了。
當然相應的,還有我經常給不喜歡的書長篇大論的惡評,和一些熱切的推薦。
我昨天還在想,我這麼喜歡看書,是不是應該做一個推書的項目,例如每天展現一下,我的筆記和想法,【我偶爾感覺特別好的時候會】。
但是朋友圈、知乎啥的,陌生人蠻多的,我有時候覺得,啥都曬啊,總有一種好像特別想要跟人傾訴的羞恥感。
有時候話題又挺尖銳,就不太想再說。
尤其是,微信還有自己喜歡的男生,很怕人家看到我的想法,會影射到他之類的。
我覺得,看書,就是普通人多見見世面的一個方式而已。
不神話看書這事,但是看到有答主一周看2本書,都讓一些人破防,我是真的忍不住,想吐槽。
我一年都看300本左右——
即使工作最忙的時候,也要聽著書入睡,每天睡前,不看一些文字,不聽點書,我基本上是睡不著的。
沒啥神話的,就是愛好和娛樂的一種方式。
就好像有些人喜歡玩游戲,有些人喜歡刷抖音,而我喜歡看書。
我一個月大概就刷2-3次抖音,基本也不打什麼游戲。
幾乎沒有其他的娛樂,我所有的時間都拿來看書了。
當然看得多了。
涉獵范圍也很廣,但大部分其實集中在懸疑小說和社科類。
這是我在微信讀書的閱讀偏好。
我日常,看書或者刷一部好的影視劇,基本就是我所有的愛好了。
我倒也沒覺得,看書多,讓我有什麼改變,畢竟因為我是從小就看書的。
但看書多讓我和很多人不一樣,倒是真的。
例如,由于看了太多的書,加上書籍的作者之間難免有掐架,反而導致了我在青春期也沒有迷信什麼權威。
有些人看一個人的書,就開始崇拜這個人,我不會,因為我常常還會看到他們對家的書。
他們截然相反的想法,往往會讓我祛魅。
那些作者啊,權威啊,也就那樣,一樣吃喝拉撒放屁。
所以我十來歲,就開始自己寫作,用作文本寫言情,寫一些亂七八糟的想法。
我覺得,看書多,想法多,反而是我今天能以寫作為生,很重要的基石。
因為看了太多的書,心里屁話是真的多。
看到一句話,想法往往叭叭叭——